• 7

三陽真的是有認真在造車

winrom wrote:
大哥~
依道路規定速限內行駛以及保持安全距離我保證煞車距離
一定都OK
不過要是你不守法摔車那就只能自己糊牛屎了

如果自己守法,別人不守法呢?

車禍,往往是不按牌理出牌,在電光火石間就發生了。

煞車攸關生命安全,
能用最少的金錢,
進而減少煞車距離,
這才是良心廠商該做的事,而不是薅這種羊毛。

別家廠商可以220mm通風碟,銷售龍頭的廠商,卻只願給你190mm實心碟、180mm通風碟?

內行人都知道,碟盤不夠大,煞車距離必然有差,而網紅、殘酷擂台等,也是知道,卻不知為何?完全不敢測試,全新迪爵的煞停距離和加速性???只是專門測試油耗。油耗只是金錢差距,煞停距離,往往是一條生命,用錢也買不到。

網路上有多少人在說,大地名流的輪胎易打滑?又有多少人在說,全新迪爵的輪胎易打滑

以廠商的採購能力,購買3.50-10或100/90-10的成本,相信不會差多少錢(碟盤亦然)。

顯而易見的東西,都薅成這樣了,那其他的零件呢?

汽車輪胎有所謂節能胎,機車好像沒有這種標準?

莫非,廠商堅持採用3.50-10此窄輪胎,除了,可以優化油耗,此輪胎也附帶節能胎效果?而非純粹薅羊毛。

採用此胎,
莫非達到了,一隻牛趴三層皮的境界?
1、便宜
3.50-10比100/90-10便宜
2、減少油耗
窄胎比起寬胎,接觸面積小,可以減少油耗
3、節能
滑動摩擦係數小,滾動距離長

上述如果完全建立,
真是佩服研發人員,
其薅羊毛的功力。

言盡於此,你有換胎、改盤,或可保你平安一世,如果還是一意孤行,換胎仍舊故意窄胎,那屆時遇到劫難,可能不是糊牛屎而已,有可能躺病床,甚至進棺材囉!
龍三代 有出 249cc 26p馬力 極速180 放入全罩鴨嘴 斜踏 價格13萬
你再跟我說三陽有認真
Zood Reenk wrote:
那用瘦迪爵來與大地名流比,屬性較接近。全新迪爵為了省油在速度上無法很快,自然不需要大碟盤,這是產品定位問題,根據各不同族群的需求,當然要有不同設計,要快與剎車有力可選三陽其他車型。

你就有所不知了。

沒知識也要有常識,
沒常識也要有認識。

大地名流VS全新迪爵
新豪邁VS迪爵(瘦迪)

這是產品位階的對抗,
而不是胡亂抓對廝殺。

這種低階資訊,你還是自己上網搜尋吧!假使還是不認同,那就再次PO文反應,好讓我再次噹你囉!
怎麼感覺1450才有認真

也是外部換貼紙+內部優化而已
吹這麼厲害怎麼不買
看銷售量跟市佔就知道三陽有在認真造車了,畢竟品質如果不好,自然不會有人買
006208 wrote:
內行人都知道,碟盤不夠大,煞車距離必然有差


話說要那麼大做啥
買雙B原廠都未必會給吃到滿的大碟盤,最後大家還是去改車
煞車力道政府有要求吧,像紅黃牌驗車也要上機器驗剎車力道的
力道能達政府法規要求不就ok了

真的喜歡改車的,你給他220的他也會自己去改,不想改車的,反而覺得堪用即可
哪天車子老沒殘值需要換碟盤時報價便宜自己還很開心

這只是代步車阿.....
難道還要前後輻射B卡,前B牌直推,前後O老師..前後輪熱熔...
最好再來個碳纖維碟盤?

其實要談剎車系統的安全,沒掏錢買ABS之前都不算安全
CcCManCcC wrote:
話說要那麼大做啥

我有說大話嗎?
純粹只是就事論事而已,只是要讓大家認清事實,能換胎就換胎、想改碟就改碟。

人喔!買了之後,絕不會認錯,因為,一旦認錯,就會覺得自己是笨蛋。

朋友等,如果問我,買房、買物等的意見,我會先了解他是否已經成交、購買。

如果木已成舟、已成定局,即使這標的物有嚴重瑕疵,我會用很婉轉的話語,提醒他應注意事項, 而非,用買錯的語氣跟他述說。

如果,一切還未定數,我必然會義正嚴詞的告訴其嚴重缺點。

為何我會有如此反差的言論?因為人性啊!

如同你已經牽了全新迪爵,我闡述事實,你必然無法接受,完全無法接受缺點,因為,你不想後悔,不想面對錯誤,因為,一旦認同有缺點,會感覺自己是笨蛋。

我只能說,忠言逆耳,畢竟,車是你在騎的,你覺得好就好。
CcCManCcC wrote:
其實要談剎車系統的安全,沒掏錢買ABS之前都不算安全

說到ABS,
GP125去年又出了ABS車款,目前應該已經售罄。

在疫情前,GP、活力、迪爵等都有出過ABS車型。

因缺晶片等原因,車廠停產了國民車ABS車型。

然而,GP之後,限量出產過兩次ABS車型,活力?迪爵?

之前在大潤發,也有銷售過新名流ABS車款。

而且GP125ABS現金價只比碟煞版,貴了兩千元。

光看輪胎、碟盤、ABS,這三件事,很明顯就可以分出,哪間公司的社會道德高低。
006208 wrote:
我有說大話嗎?純粹只...(恕刪)


我說的那句是
"話說"...要那麼大幹嘛
不是說你說大話

我騎進口白牌的
所以不要覺得我是車主幫忙講話

說真的年紀都一把了,又不是以前大學生在那邊沒錢又要比較機車,一點點小地方都要比個你死我活

對這種買菜車的定義就是便宜(包含零件),耐操,好修就好
輪胎寬度、碟盤大小,還真的不是我看車的條件,我反而會去想以後換胎輪胎貴不貴
像大羊胎一條4000,紅牌胎一條6000,還都不是頂規的跑胎,你會喜歡這樣買菜車弄那麼大的胎燒錢?
前些天才看年輕人騎白牌擋車,輪胎都出鋼絲了還捨不得換...沒錢還買大輪胎車款


車子的成本,賣多少錢,是難以計算的
很多人以為看配備表就能算價錢
不同鋼材,不同廠商,甚至看不到的培林,這些都是無法估算的
沒有BOM表,還真無法計算成本
JJ Ch

再怎麼便宜 輪胎也不能省 你如果知道10吋胎 進口胎跟國產胎只差距1-200元而已 你就知道輪胎不能省 自己都說你騎進口車了 預算不是問題啦

2025-07-05 9:40
CcCManCcC

那是以前會跑山路的想法和,現在我自己打算換國產胎呦,中年了騎車方式,和年輕小夥不一樣了,而且都是上班用用。不過我要換的是巧克力胎就是🤣..純騎造型的

2025-07-06 19:39
有人提到100/90-10是主流,用3.50-10是為了美化油耗和加速。
盤點了光陽、三陽、山葉、台鈴、摩特動力及宏佳騰10吋125c.c.的車款,共28輛,
車款及輪胎規格如下:

光陽
新豪邁/100/90-10
大地名流2.0/100/90-10
yogurt/100/90-10
K1/100/90-10
MANY/90/90-10
VJR/前90/90-10後100/80-10
金牌/100/90-10
GP/100/90-10

三陽
全新迪爵/3.50-10
CLBCU/前90/90-10後100/80-10
4MICA/100/90-10
Z1 attila/3.50-10
新迪爵/3.50-10
活力/3.50-10

山葉
Limi/90/90-10
勁豪/100/90-10
Vinoora/90/90-10
JOG/90/90-10
RS NEO/90/90-10

台鈴
SUI/100/90-10
Saluto/100/90-10
Swish/100/90-10
NEX/100/90-10

摩特動力
Spring/90/90-10
new J-bubu/90/90-10
ZAN/3.50-10

宏佳騰
co-in/90/90-10
DORY/90/90-10



1.
以100/90-10為主的車廠有兩間,分別是光陽及台鈴,共10款;三陽以3.50-10為主,共4款;而山葉、摩特動力及宏佳騰則以90/90-10為主,共8款。以規格統計整體數量如下:
100/90-10:12
90/90-10:9
3.50-10:5
前90/90-10後100/80-10:2

2.
3.50-10與90/90-10在胎寬上雖然帳面上存在約1mm的差距,但考量到不同型號輪胎之間的差異及各種客觀條件,這1mm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因此若要從胎寬做區隔比較,3.50-10與90/90-10應該算是同樣的。
將3.50-10與90/90-10的車款合併計算的話為14款,略高於100/90-10的12款。另外100/90-10的12款車中,有一半是來自於光陽。

3.
參考「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所整理的2024全年累積銷售量前15名的數據,10吋125c.c.用100/90-10的車款上榜的共三款,皆是光陽的車款,共72,306輛;用3.50-10的車款上榜的共三款,皆是三陽的車款,共112,004輛;用90/90-10的車款上榜的共一款,為山葉的車款,共39,938輛。
用3.50-10及90/90-10車款的數量約為100/90-10的2倍。

綜上所述,不管是從廠牌、車款還是銷量來看,應該都不能說100/90-10是目前的市場主流。

4.
3.50-10與90/90-10最主要的差異其實是在胎高,3.50-10的胎高略高於90/90-10,與100/90-10相仿。
因此10吋中以操控、抓地力為訴求的性能胎來說,雖然基本上都會有3.50-10、90/90-10與100/90-10的規格,
但只要是沒有干涉的情況下,前3.50-10後100/90-10是很常見的搭配,因為胎高一致,前輪靈活後輪穩定。

近年來各家主力運動型速克達車款已從10吋陸續提升為12吋及13吋,目前10吋的車款主要是以通勤代步為主的款式,但歷年來10吋的性能胎如BT39、TT92、TT93、MT701、M6012R、MA-R1、S98、MC0等等都有3.50-10的規格,3.50-10並非什麼只是主力於低價胎的規格。

5.
若用3.50-10是為了美化油耗和加速這邏輯成立,那要如何解釋為何不是使用90/90-10規格?
同樣條件下90/90-10的規格比3.50-10更小更輕,對於美化油耗和加速豈不是更有優勢?

同樣的邏輯,山葉、摩特動力及宏佳騰都以90/90-10為主,目的也是為了美化油耗和加速?
光陽有兩款車不是使用100/90-10,分別是MANY(90/90-10)及VJR(前90/90-10後100/80-10),也是為了美化油耗和加速?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