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人心理深深相信,當年本田對台灣機車業最大的貢獻就是留下一顆淘汰的GY6.
因為台灣機車廠沒自行研發的能力(所以就只會換換殼,換換貼紙蒙騙消費者).
因此不得已只能拿GY6來研究個透測.
也因為這顆GY6.被兩羊來個超級魔改.
排氣量加大又加水冷又上了噴射供油.....成了刺激500.
兩顆焊接再一起順便加大排氣量........成了買肉700.
縮小排氣量又可以變成MIO 50之類的.
GY6的淺力真是無窮,排氣量可以放大又可以縮小,更可以兩顆焊接再一起成了双缸.
我看四缸車也不會太難了啊?只要四顆GY6焊接在一起就好了.
說真的,這GY6的神話會一直延續下去的,只要兩羊不倒的話.
ytzhenry wrote:
弱弱問一聲 開發...(恕刪)
電動車的出力越大 電池蓄電量就要越大
電池的電只出不進 所以有理程及速度限制
電動機車能載的電池不大 所以里程無法很遠
加上電池蓄電力會衰弱 太多不安定因素
短距離騎乘沒問題 但你只願意都騎短距離?
電池很昂貴 充電需要時間
所以gogolo 採用直接換電池的方式
但你不會知道換到的是 新電池還是舊電池
充放電次數越多 電力衰退越快...你騎的安心嗎?
很簡單
去台鈴或是天馬車業(引進的)試騎
你會發現
台灣不管倆陽(洋)一葉還是啥CPI引擎都落後國外一大截
像本田印尼生產的車種
國內車商引進的空氣刀/LEAD/VARIO/MSX
還被酸說東南亞車款有的沒的
東南亞車款早與世界接軌海放台灣數十年
我去年想買台新的用來上班代步
試騎了現在很多款125/150的(SMAX155也騎過)
本來就鎖定了地瓜150或是SMAX要買
直到試騎空氣刀跟VARIO之後完全改觀
二話不說下訂VARIO150
不談引擎甚至其他技術也早被國外海放
台灣的怠速車款也見識了一次
停紅燈起步還有電刷啟動的聲音
我的VARIO只要轉油門就衝出去了
根本沒有電刷啟動的聲音
海放台灣怠速車種
真心建議想知道國外引擎的人
也不用聽太多有的沒的
去台鈴或是天馬騎看看就知道了
這些技術本田已經廣泛的使用在小型速客達上
而台灣只有少數人才知道它的好(也正在使用中)
以及
日本本田官網的ESP引擎技術介紹(圖文詳細)
我的部落格,歡迎來坐坐:blog.yam.com/weatherman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