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RC wrote:
一般來說應該是這樣
因為左邊傳動溫度高還要驅動盤子
還有凸輪軸內鏈
早期大概都是配兩邊一樣大
二行程 ~ GY6
GY6 兩邊都是 SC04A86(22 x 56 x 15)
KDU 後就是左邊傳動側大一號 6305 (25 x 62 x 17)
右邊還是 SC04A86
某廠後來則是選擇更大一號的軸承
預留 CostDown 空間 不過也因為如此
該廠引擎後來都不太會壞 但其它地方偷料偷太多
像油封護油圈偷料 凸輪軸外蓋一定漏油
曲軸油封
油封一般普通是黑色 (耐溫 90 ~ 120 度)
高檔咖啡色 (耐溫 180)
價格可差到數倍
YAMAHA 原本也是左右一樣 6205
到勁戰規格也是左邊 6305 右邊 SC04A86
規格和 kdu 一樣 但曲軸耐用度好像追不上人家
動力也沒比人強
但還是有例外的 像 SUZUKI ADDRESS 就是右邊特別大
6007 (35 x 62 x 14)
大概是因為 SUZUKI 內鏈在右邊
曲軸軸承會不會壞有三要素
1. 車種先天設計...這個最重要
2. 用到那些牌子...事實上這個也很重要
3. 運氣
像以前的GY6 豪邁迪絕 以耐用度來說先天設計優良
所以就算沒什麼機油 曲軸一樣不太會壞
某牌 125 潤滑系統有問題 一般機油都是從曲軸右邊流進曲軸大端潤滑
不過該牌卻是用一根油槍在噴噴噴 一個轉很快的東西你拿油槍去噴
油都甩開了 造成潤滑不良 還有看過油槍歪一邊的
早期用日本料問題還不明顯
後來都用國產料後 曲軸大端短命 和豪邁迪爵同時的車
豪邁迪爵都還在跑 該車就都報廢光了 除了一些最老的
不過這樣也賣了幾十年 後來應該算有改善吧
該車車殼很爛 隨便都會爆體 特別是左右腳下的側條
這個問題事實上能解決的 這種潤滑設計也有它廠使用
但別人卻不太有這個問題 因為他們大端軸承有找軸承廠特別設計過 國內第一吧
雖然先天不良但後天還算有救回來
台灣搪缸廠也有解決方案 原本連桿洞小 大端滾針是 針細且多
台灣搪缸廠就推出 強化曲軸 連桿洞變大油比較容易噴進去
大端滾針變成 針大支較少 針大支耐用度會比較好
原廠放著不理賣幾十年 台灣人是很漸忘的
某牌二行程曲軸軸承 原廠很奇怪都喜歡用 C4 大概是為了應付操很兇的人
二行程運作溫度上下可以差很多
間隙太大 所以就算你慢慢騎 20 ~ 30 四五萬曲軸軸承還是會壞 但二行程對這問題耐受性比較高
加上二行程 100 會選四行程 125 的規格 所以問題不明顯 壞了但仍可用
不過啟動盤容易有問題
某牌四行程100 曲軸軸承 因為車動力不錯但軸承規格設計錯誤 所以問題很多壽命短
就算用了日本軸承還是一樣壞 廣告還特別強調日本
原本採用的是規格同 125 但珠子比較小的軸承(通常荷重會比較低) 日本製的歐...不知道在攪什麼鬼
但問題一堆 後來又改了兩次吧 但耐用度一樣不好
中間還穿插曲軸廠商機台出問題
曲軸用久平衡會跑掉 造成引擎短命
最後終於把軸承改成大顆的
所以這一名字的車 引擎 前後期 化油四期噴五期噴 零件不能通用
到後來五期噴射應該已經解決這問題 可喜可賀
但兩勾開閉盤和怪叫中柱 不知改了沒
該廠的特色就是 有問題不死人就不會馬上改 因為這些問題只要定時保養就OK 啦
某牌 125 化油車到四期噴射 因為算錯曲軸軸承間隙值
造成曲軸軸承短命 兩萬KM 就壞要拆引擎 雖然該公司都用 日本製的
但還是壞 牌子和上面那間同樣 個人認為這是日本最差的牌子 耐用度和 SKF 相比
差 2 倍 不過是在惡劣環境 不僅軸承規格常算錯 連油封設計也有問題 一代漏油王
最後該車廠找上台灣軸承公司解決 當面表演 日本廠商才承認錯誤回去改
後來的車有解決這問題 油封設計也整個改過 無論是規格和材質
處理算快速和某廠相比 不過買到這時期車的人 衰
該車廠銷售量原本一度竄升 但他們在化油和四期噴射時的一堆設計問題
又沒主動招回 造成銷售量又掉下來 一堆人還在狂推用日本軸承 看了就想笑
化油時期的
短命引擎 曲軸左右油封漏油一定漏油 進氣岐管一定斷 啟動繼電器
接地不良 汽油泵浦和化油器油管容易斷的問題
可謂 罄竹難書
不過該車廠改的算快和某廠擺爛不一樣 問題後來大概都有解決....大概
汽油泵浦和化油器油管容易斷的問題 沒解決就是了 我就是斷的比別人快
以上是先天設計問題 但重來沒主動招回過 反正你遇到就走壞運
牌子不同 可以忍受的程度就不一樣
機油可以用爛一些 裝的時候可以不用那麼講究 運作環境溫度可以高一些(一般不要超過 120度 瞬間140沒問題)
震動負載可以大一些都沒關係 但用到爛軸承一切就要很講究
運氣 不過就是上面那些問題的總合
阿共仔軸承最大的問題就是品質不是很穩定
部份人可能不會很快壞 但走拍運的人
20000 KM 就會遇到
你要拆引擎 10000 有找
和拆齒輪箱 5000 有找
會壞曲軸的人一定要注意齒輪箱
原始設計有問題 改的最快的是 PGO
通常新零件可以直上
....我竟然打了這麼多
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