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進口胎跟國產胎的差別在於高速的時後,在高速下急停跟麋鹿測試的時後才會發現,一般順順騎的人也不會發現。
這裡指的麋鹿測試說明一下:
汽車的麋鹿測試是在測試車子底盤的安全性。
機車沒有所謂的麋鹿測試,這裡指的是測試輪胎的安全性,就是高速過S 灣道(類似汽車教練場那個S 灣道),看你的輪胎會不會撇,這是遇到危險時後的反應。
個人曾經測試過某顆國產胎,錶速80 過S 灣道,後輪就撇了。換上某顆進口胎,同樣的S 灣道,同樣的錶速,平穩通過,差在這裡。
也是遇到危險的時後能不能平安通過的差別。
而加92 和加95 一般人會發現的差異則是在幾萬公里後才會發現。
自己的經驗是,加95 加了幾萬公里後,引擎已經積碳了,再回頭加92,會有明顯的差異,車身會震得很明顯,尾速明顯降低。
平常都加95,幾萬公里後改加92,加第一次不明顯,因為油箱裡還有95,等於混用。
加第二次92,就有明顯的差異了,車身震到後照鏡都看不清楚,加95 時的錶速可以過100,變成不到90。
記得看過一篇前輩分享的文章,文章說,建議加92 的車,不要加95,加95 會容易積碳,而加92 就別想能跑多快。
就看各人的取捨在哪裡。
潘德拉 wrote:
新車沒有太大的差別,...(恕刪)
應該是92的油燃燒起來會比95的還沒力吧
也符合你說的論點
現代都經濟取向 省汽油外
也建議用相對比較便宜的汽油
就是省到極致的概念!
=
我那台已騎二十多萬公里的4期機車
引擎沒拆過 幾乎都是加95
整個動力 也沒差新車時期很多
如果按你的理論 它應該積碳到幾乎沒什麼力了
解釋92, 95, 98辛烷值 也可用 92比較容易點燃、95次之、98次次之,車商既然說可加92 就表示設計是以92為燃料設計測試出的各項性能數據,不會產生爆震,一般若有爆震檢知器也會在發生爆震後調後點火角度避免爆震。
既然調整點火角度是發生在爆震後的事。且車廠保證加92不會發生爆震+ 車子電腦並無識別 你是加92、95、98哪種汽油,也就不會因為你加什麼油去改變引擎的燃燒條件;理論上加哪種油都一樣才是,反倒是油價不同是比較有感的,每公升 95比92貴1.5元、98比95貴2元。現在機車都很省油想加什麼油高興就好不會壞,只要不要加車廠規範以外的油就可。
https://www.rfecu.com/blog-98.95.92.html 不錯的網站,專業的版主解析很多機車引擎原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