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壓榨馬力同時,引擎會處在強度高熱,容易掛掉,
只有上水冷,才能有效控制高熱來保護引擎,
對於講求省油效率的車款,
設計就是以低轉來達到省油目的,
因為它不會設計成可以拉轉到一萬轉的程度,
像JET SR應是可以拉到一萬轉,但全新迪爵這類的車款,
沒那種高轉的設定。
三陽唯一一顆的水冷125為何至今沒出現在其他車款上??
我想三陽可能是把水冷定義為高階車款使用,
未來可能也不會再把水冷下放到125上,
可能SL 125就是末代水冷125了吧,
水冷只放上158引擎,125用氣冷就夠了來區隔市場。
水冷最主要的用意是用來壓榨馬力同時保護引擎別過熱用,
油耗不是它最主要的作用。
用三陽的JET SR與SL來比較,
SR 125平均油耗是45.8公里/公升
SL 125平均油耗是48.1公里/公升
所以這樣的差距真的有意義?
還要考慮這二者的價差,
也許這價差就足夠你多騎個十年才能打平了...
又或者這台引擎是高效能,高轉速,隨便都能拉到萬轉?
假設拉真的有人去改轉速表,拉到8500轉就差不多了
在上去就要做強化跟改電腦了
以前DIO很多人去改水冷,但那是有動到引擎高負荷
Y牌以前有一台車二行程時代賣得很好
後來改為四行程變成50CC也罷畢竟市區代步用
又給你裝一個水冷引擎
到最後呢?
那台車叫VINO
那台車或許很多人都沒看過,沒見過因為在市場上沒幾年就再見了
被水冷系統搞死
更早之前的迎光也是
Y牌重機我不清楚
這種白牌速可達他做水冷,技術還沒到家
連大概10年前的S妹也沒好到哪裡去
84865426 wrote:
你覺得是被台灣車行修...(恕刪)
先去參考一下這台車的評價以及維修
價格從來不是問題,買菜車50CC足以
但是他就給你做四行程,而且才50CC
油耗不知道那時候沒幾個人會去注意
但是無力是非常確定
因為我騎過10幾年前去澎湖玩,當時租了一台青蘋果顏色的
里程幾千而已準新車
再來就是,因為50CC的機車後來價格跟100四行程已經差不多,甚至更便宜
而且更有力,所以市場才會汰除50CC這個選擇
更早期一台達可達50的只要2萬多,其實也很好騎
就來都是JOG跟DIO的天下50-90CC
那時候有出80CC的光陽有做叫啥我忘了
125最熱門就是迪爵,跟豪邁Y牌根本沾不上邊
有拉當時有一台迅光125,三個燈泡還是兩個我有點忘了的大燈四四方方的
更早的名流100跟領導50我也都有騎過
況且我養過水冷車,騎到報廢以前水冷系統都沒有出過任何問題
Y牌水冷車是真的不行
84865426 wrote:
你覺得是被台灣車行修...(恕刪)
在來補充一下如果要買50CC的機車,以現在來說
我寧願去買這個

我也確實買了一台,真的方便好用,充電比較慢而已(等這組鉛酸不行了,我就直接改鋰電了)
速度不快,但是可以動點手腳,確實日常使用完全沒問題
里程不高,大概20多公里畢竟我電池容量沒用太大,附近走走而已
但是耗材維修便宜,零件淘寶都有,一個電機才2000左右
其他零組件都是幾十幾百元
重點比顧顧路安靜太多,顧顧路在路上騎過去,你都還會聽到電機聲,或是鍊條聲
這台完全沒有
買了之後才知道原來這種車沒強制領牌以前,為何有這樣多人喜歡買不管是外勞,還是長輩
太好用,又輕毛病超級少,可以說是沒有,跟50CC的機車比除了續航,其他一點都不輸
連輪胎都便宜的跟狗屎沒兩樣,一條360而已3.00-10
要不是去淘寶買有關稅問題,淘寶更便宜
昨天我還給他外掛一顆LED大燈,晚上騎出去買消夜不用擔心看不到路了
Finepix~鋼 wrote:
先去參考一下這台車的評價以及維修
價格從來不是問題,買菜車50CC足以
但是他就給你做四行程,而且才50CC
油耗不知道那時候沒幾個人會去注意
但是無力是非常確定
因為我騎過10幾年前去澎湖玩,當時租了一台青蘋果顏色的
里程幾千而已準新車
再來就是,因為50CC的機車後來價格跟100四行程已經差不多,甚至更便宜
而且更有力,所以市場才會汰除50CC這個選擇
更早期一台達可達50的只要2萬多,其實也很好騎
就來都是JOG跟DIO的天下50-90CC
那時候有出80CC的光陽有做叫啥我忘了
125最熱門就是迪爵,跟豪邁Y牌根本沾不上邊
有拉當時有一台迅光125,三個燈泡還是兩個我有點忘了的大燈四四方方的
更早的名流100跟領導50我也都有騎過
況且我養過水冷車,騎到報廢以前水冷系統都沒有出過任何問題
Y牌水冷車是真的不行
你的對標示四行程 VS 二行程
同CC數的四行程當然沒什麼力
還有水冷車的機械油封
那玩意也是要定期更換的 很多車行都~~~~~
不換就是後面的連鎖反應 = 爛車
就跟2行程機油幫浦 油封問題
以前很多車行都便宜行事 直接用調混合比來解決問題
結果煙越噴越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