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kaihara wrote:當年電能車也是靠更高的補助與話題性才能這麼熱銷,Many EV只沾個小邊再順便賣iRent共享才能有這樣的成績。但這幾年電能車補助少了果然開始退燒,實用性也離省油車越來越遠,消費者等不到對電車的期待: 現在要玩電動車...找輛中古的綠牌Gogoro viva就好了短程市場買菜車好用,只有一個電池不太重他所有電動車,我只會想買這台viva另外viva這台車,goshare應該幫了不少忙很多人都在租viva來騎做短程市區中心通勤用
grason00 wrote:現在要玩電動車...(恕刪) 你提的幫助是啥? 增加銷售數量還是讓更多人體驗到電動機車?光VIVA的領牌數約39000左右goshare車輛總數在2020年底是6000之後沒找到報導現在2022 算他增加三倍18000好不好?goshare全都是VIVA?你知我知大都知. VIVA的實際銷售量遠遠比goshare用的還多另外我上篇提到New Many EV 他是白牌車. 跟iRent用的綠牌不同.2019年度銷售的大概還真的都是自用的. 所以別老以為拿去給共享機車用灌水銷售數據.更不用說共享機車使用率高還遠遠比自用機車來得環保太多了.算哪門子的灌水.就這樣了.
yoli1478 wrote:表示其他車就算便宜也(恕刪) 看圖表:很明顯你能看出來誰是成長的 誰是衰減的誰把誰的份額吃掉, 誰成長帶動了YoY是正數不像有人還說啥Covid影響銷售啊有人就是沒被影響而且還吃掉別人的至於為啥很就很簡單啊人家願意做出真正的新品 不是換換殼換換貼紙換換名字
oggyoggy wrote:SYM全新迪爵08月(恕刪) 不景氣又通膨錢越來越薄的年代,省油、空間大、價格實惠的車當然大受歡迎啦!我在中國買這台小牛電動車才二萬多台幣,加買一顆鋰電池總價三萬多元,我內人騎了四、五年了,人家這二萬多台幣的電動車還有定速功能,app還能定位還有你車子被移動時app還會警示。
SPITFIRE02 wrote:不景氣又通膨錢越來越(恕刪) 才1400W的東西你是要放在拿比啥?勉強掛上這個牌子你以為跟VIVA一樣了?VIVA有3000W, 啥最高時速跟續航里程的就不貼了重點是你在人家聊普重125 隨便都超過6000W的討論裡面丟一個只有1400W說他好便宜 台灣機車好貴是在裝可愛!?是你離開台灣太久不清楚普重出力還是你已經頭暈目眩了?再來Niu MQI+sport 國際版要價2299歐元.(折合台幣是70000以上)感謝中國大力發展電動車吧 不然你哪來的超實惠售價所以你倒底是拿這東西要來講啥? 發言謹慎點我本來都不想打這麼大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