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Sym 車系挑選。gt125. Z1. Z1attila. 新迪爵

scmerp wrote:
新迪爵優惠到月底,九...(恕刪)

請問他優惠是指那8000元嗎?刷卡分期可抵嗎
kaiyuu wrote:
請問他優惠是指那80...(恕刪)


現金通常是優惠價 刷卡或分期會貴3千左右
除非該車款有分期0利率促銷活動

god52101314 wrote:
現金通常是優惠價 刷...(恕刪)

我是指這個有個優惠價是到8月底,不知道是不是8000那項

kaiyuu wrote:
請問以上車款優缺點...(恕刪)


我投阿提拉一票

1(抽菸詐騙酒駕下無間地獄) 2(發酒瘋鬧事買賣吸毒下無間地獄) 3(持非法槍砲吃檳榔下無間地獄) 請勿做以上之事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kaiyuu wrote:
我是指這個有個優惠...(恕刪)


那是每家車廠慣用的手法,不用擔心8000取消,
現金汰舊3500補助比較可能,
優惠刷卡和現金一樣,只是應該會多收%數
kaiyuu wrote:
謝謝回覆,會注意到suzuki是因爲他車廂很大,我自己騎車是想省油,車廂大,馬力夠不要過慢像vino那樣,還有不要常壞東壞西的,新迪爵你覺得缺點在哪,他車廂也很大,想知道負面的意見,感謝


新迪爵的優點其實蠻多的,在關鍵的用料方面個人覺得三陽有重視到
像是引擎,噴射系統,油封,整流器(用比較高階的),單避震但是是很不錯的單支避震
應該不打算讓它壞了迪爵這塊招牌

目前我訓車訓到二百多公里,打算滿三百時要換上等級較高一點的原廠齒輪油
機油打算試試亞拉的5w-40(有賓士認証的那一罐@@)
如果有不一樣的感受我再上來分享

==========

能比較的機車,我只有手邊的老gy6,還有十年前買過全新的勁戰125(但被家人A走許多年了)
可以遙想一下當時的感受比較看看
只是我現在真正的代步主力都是四輪進口車,四輪一定比二輪穩定太多,所以也許有點不準

缺點的話,就是前碟煞好像是180mm 單活塞,實測不像我十年前買的勁戰那樣敏銳
當年的勁戰是一按煞車馬上可以鎖死點頭的(其實很愛這種感覺,雖然雨天有"黎田"的潛力)
這台的前碟煞大致上力道和後鼓差不多,應該也差不多接近老GY6的前碟(剛換全新時)
夠用,且不會馬上鎖死(某些安全考量下,這樣也許是比較好的)

還有就是前叉避震,很硬
當你壓過路上很大的凹洞時,其實效果很好,屁股不會太難受
但是騎遠你會覺得,很小的震動,把手似乎都能感覺得到
說的好聽,應該就是路感很明確,但騎遠手會有一點麻
不知道是否新車,一出廠都前叉都灌得硬些
因為爬文也有人剛買山葉的Limi(目前的主力之一),也是說手震到麻到受不了之類的
以我"十幾年前",只有二輪小90,剛升級到當時的較頂級的車款勁戰125時,是覺得前輪制震相當好的
但如今我是從開進口車的手感,變成來試這台新迪爵,也許對我來說,我的手已經習慣要像汽車那麼穩才會覺得舒適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也許就等騎久後,前叉軟了些,或是換胎時換上較寬的胎,氣不要打過滿,會改善些?

後座的舒適度,內人覺得已經相當的好
對爛路的制震效果已經相當到位,應該還差勁戰一點,但比老gy6好非常多
不確定是因為勁戰是雙管避震,還是12吋胎的天生優勢

所以如果真的預算夠,直上雙管後避震,還有12吋的機車,應該還是比較給力的(至少在勁戰身上感覺出是這樣)
如果以單管來說,新迪爵已經相當好(避震器夠粗,還有三段可調)
如果要分清楚,到底是雙管避震影響比較大,還是12吋胎比較給力
恐怕我得有機會騎到z1 attila 才比較有可能分得出來

全新迪爵 單管 10吋胎
z1 attila 雙管 10吋胎
z1 雙管 10吋胎
jet 雙管 12吋胎
勁戰 雙管 12吋胎





先看是西門子還是京濱噴射系統
西門子系統直接出局
GT125 SUPER2就是
過彎時失速那種感覺很恐怖(現役GT SUPER)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