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nter wrote:
從樓主以往的文章來看,我是認為你始終沒搞清楚一件事啦:「台鈴的問題根本不在車,而在人!!」
我認為你也是沒搞清楚一件事,
台鈴經營管理如何與我並不相干啊!
我發表自己和家裡買車用車的經驗感想,何須關連到台鈴.
站在消費者立場,尚能在台灣這種看似豐饒的荒土上找尋並買到品質可靠耐用的車就不錯了.
會買suzuki機車汽車的絕部分是衝著它的品質耐用而來,不是一般傻傻地看電視媒體和網路廣告而買.
再者,現任suzuki的車主也不是新手初次買車,大都是騎過其它品牌車款最後跳轉suzuki,之後一買就好幾台.
這年頭要是只要產品好就好,其他宣傳行銷之類的經營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大賣賣到數錢數到手抽筋的話,啊那些學行銷學學到快腦袋抽筋的專家是在行身體健康銷萬事如意的喔!? 單靠著所謂「口耳相傳」的印象行銷早就是老黃曆了,不然今天這個地球就不會有好大一群人是在靠真正專業的行銷學過日子。
優秀的行銷可以彌補技術上的不足,君不見兩陽一葉的產品早已不復當年勇,三不五時就哪個車款這邊出包那邊出包,結果呢!? 最殘酷的「市佔率」三個字他們還是一樣坐得穩穩穩比泰山還穩。
然後我只看到台鈴在那邊自怨自艾、孤芳自賞,感嘆沒人慧眼識好車,更有甚者有些人甚至怪罪到一般消費者都是眼睛胡到蛤仔肉喜歡買那些爛車。這是尛!? 是在說應該是市場配合你而不是你去適應市場嗎!? 如果真的是這種想法,那活該被市場淘汰餓死去吧。
從各地台鈴車行的分布情形就很明顯看得出端倪了。台鈴壓根就沒什麼心在經營台灣機車市場這一塊。台鈴機車耐用歸耐用,但是基本的保養維護還是需要,而且車輛損壞的情形也必然會發生( 有誰敢說哪個品牌的車"絕對"不會壞的!? )。能自己DIY的也就罷了,總是會有一些問題是一定要到車行幫你解決的,所以台鈴車行這時候就要派上用場了。而台灣機車市場最大的一個特徵就是:「旗下車行數量即使沒法開到遍地開花,至少也要經常能見才可以。一方面是無時無刻打廣告,另一方面是給予車主"我們隨時都在你身旁"的安心感」很遺憾,台鈴在這點不及格。
你說台鈴車行數量不多影響不會大!? 屁,影響可大了。台鈴車在某些設計上就是幾乎只有他家的車才採用這種設計,不太會修又硬要修的師傅很容易將之修壞,「車是被修壞的不是被騎壞的。」這句話,台鈴車絕對比其他品牌的車還更適用。我們先把多數車行師傅可能都是傻瓜不會修車的這個情況排除掉,今天你車行招牌敢掛某個牌,就是向客人表示你具有修這牌子機車的專業技術。那麼有多少車行掛台鈴的牌?? 如此就是一再的惡性循環而已:「台鈴不想多設維修據點 → 消費者想買台鈴車,但是附近根本沒旗下維修據點 → 逐漸影響銷售導致營收下滑 → 台鈴更不想多設維修據點 → ......」
最後我就不再多說什麼,我只覺得台鈴官方FB粉絲頁的經營取向,看起來台鈴好像決定把自己從「國產廠商」搖身一變變成「進口廠商」似的。一個有在台灣直接設置工廠的國產機車商用那種方式去經營官方社群網站......,如果台鈴確實是想把自己變成進口商的話我也是沒話說啦。
從你的發文可以看見是一位具有觀察力和思想的人
有此建言可以去向台鈴或日鈴投遞,在這種地方寫一大串是無用的.
原因你自己應該很清楚.
另外,機車行或汽車保養廠決定掛上什麼招牌主要是跟其自身利益有關.
哪些車款的故障率高維修量大或是那些廠商油商的利潤高就掛什麼牌子.
真正關乎專業技術而掛招牌的的沒有幾家.
換個角度看,騎suzuki的車主多半都會自己進行保養和維護,(不只suzuki車主,其它國慘車車主也會自己動手)
零件購買容易,又有技術維修手冊和零件料號可查詢.
由此可以看見至少幾件事:
1.suzuki的車根本沒什麼維修困難/零件取得困難之說.因為連一般車主都能自己維護了.
2.會說suzuki的車難修不好修的,這種店家毫無技術本位,專撿容易吃的,根本不用去.直接刷掉.
3.正因為普片充斥著這種專吃軟柿子卻又無能力栽種辛勤收成的店家,所以很多車主乾脆自己維護.
4.說車子是被修壞的,這除了上面幾點之外,就是網路上的謠傳.
以上,不單指鈴木品牌,是所有汽機車都一樣.
跑龍套也要找些專業的 wrote:
照理說賣了一段時間路上能見度應該蠻高的
address 125目前看過4~5次
address 110目前還沒破鴨蛋
能見度低是不爭的事實
物以稀為貴~這部真的是好車...(恕刪)
小弟有幸,今年見過一次address 110這款神車
真的超棒的,無與倫比的按啟動鍵就能發動的設計,更厲害的是轉動油門就會往前走
而且還有座墊可以坐
超羨慕那位車主能擁有這麼高品質的好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