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9999 wrote:
esp引擎和blue...(恕刪)
ESP看似差沒多少,
但魔鬼藏在細節裡,
機油可耐五六千公里,
不會吃機油的引擎,
運轉的肅靜性、
以及運轉質感也不一樣。
引擎以外有個重點,
就是無刷馬達兼發電機,
特點除了無聲迅速啟動,
以及銜接很迅速的怠速熄火,
綠燈輕轉油門直接出發,
完全沒有頓挫與適應問題,
國內目前是宣稱也有該技術,
但沒看到成品無法比較,
這在國外已經推出數年,
品質經得起考驗。
再來是高可靠度,
持有ESP車款三年兩萬五千公里,
電系、零件,都很耐用,
不會台幣五萬一台車,
就陽春到寒酸,
而是水冷與聯動碟煞,
以及怠速熄火與Led燈,
小地方從螺絲、烤漆,
還有其他金屬表面處理,
三年多還是閃閃動人,
不會東鏽西鏽,
腹內的軸承等級也比較好,
不會便宜車就給你爛軸承,
好比曲軸軸承那麼重要,
還能有車廠出包我也有點訝異。
光是不會漏水的水冷,
就讓我對水冷重拾信心,
之前騎九萬台幣的水冷車,
新車開始修小毛病,
水冷也出包過,
騎沒三年進出車行數次,
連引擎都拆修過了。
換了本田,他沒有多神,
但是技術底與耐用底的品牌,
讓我持有三年至今,
除了換油與耗材,
加上五千公里才換一次油,
車行根本很少在去,
過去是修車修到跟師傅變朋友,
現在是好養到師傅問我怎麼不去找他。
最後是物料問題,
從國外訂購輾轉回台,
許多耗材好比皮帶、空濾,
普利盤等等,還比一些國產便宜。
我真心期盼國產保護牆的倒下,
但目前看來是完全沒有機會,
若讓更多國民體會到我的心得,
我想多數人都會有我心中的感慨。
若沒辦法有拿得出國際大廠的技術,
那麼回頭把舊引擎做耐用做便宜,
我也是可以接受的,
以一個技術玩數十年不變,
我想我的要求相當合理,
車價打七折,用料不要偷,
不要再靠政府輔助來修飾車價。
但國產是怎麼對待國民的,
說國外市場大結果銷售也沒國內好,
我想雪亮的眼只會越來越多,
再這樣搞下去,
不長進不降價不顧好品質,
然後持續提高進口門檻,
持續在保護下漲價坑國民,
搞鎖國愚民政策,
那我寧可改騎電車。
真的,舊引擎無所謂,
價格合理化,
不要陽春又Costdown,
為何東南亞可以讓買菜車,
擁有新技術與不差的質感?
看看我們暢銷的買菜車,
廉價感如此重,配備還將就,
是看不起台灣人嗎?
液晶表、Led與碟煞算炫砲設備嗎?
人家買菜車就標配了好嗎⋯⋯
我自己也是騎Address 110,分享我的心得。
1,坐姿上真的舒服,尤其在騎乘上更有感。也不用擔心腳撞到前面。
2.14吋胎加上整體設計,面對台灣的道路真的很棒。
3.省油就不用說了,本車的賣點之一。
好了優點說完了,如果以上三點打動你的心就可以買。
接下來說到的點如果不能接受的話勸你別買
1.有習慣腳踏處放物品的人
2.嫌加油要開坐墊的人
3.希望機車有液晶螢幕或轉速表的人
4.可以接受飛踏要手動的人
5.可以接受裝漢堡的人(不裝真的不夠用)
外型的話很主觀就不討論。
售價的話只能說很無奈,環境就是如此,只能接受或不接受。
以上只是一個小小心得,然後很多人是不會看到更細節的地方,
例如引擎、用料、車架設計等等,普遍的人就只是問說便宜能用就好,
就只是一台速克達要求那麼多幹嘛,光我列出這幾點就可以讓一般的消費者
做出決定要不要買這台。
我都會跟朋友說你如果不是很想了解機車的話,就買光陽、山葉、三陽
你如果有去稍微研究再加上你有很信任又會修的車行,其他廠牌可以列入
購車清單。市佔率是不會騙人的。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