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address V125G跑北宜山路的下場(不是摔車)

ORIS100 wrote:
上禮拜六又跑北宜到宜...(恕刪)



抱歉!!小弟看你PO圖說輪胎吃滿胎的樣子
不知道是你拍照的角度,還是我的視差
我看不太出來哪裏像滿胎
下方這張圖你認為有吃滿胎嗎!?
我個人是覺得還沒吃滿胎啦!!
因為我怎麼騎,極限都只有這樣,不敢再下去
可能是年紀的關係,我的心臟承受不了這樣的刺激
年輕時傾角可以做很深,年紀越大傾角就..........



小弟最近也買了跟你一樣的車,也在研究這台車的傾角
兩邊和你一樣磨到,但是我沒磨到側架,是磨到洩油螺絲
害我現在洩油螺絲拆不下來,但還是謝謝你告知有這樣的東西可以改
以後就不怕磨到洩油螺絲了


※ 我很好奇GSR和address到底哪一台傾角最深,有人可以告訴我嗎!?
我愛星爺 wrote:
看起來大家都玩很大哦...(恕刪)


我自己也是原廠組的....

除了前後輪有換過~~

去跑山路的話~~

左右真的很容易磨到....

我也是磨到就會收一點點...

而且完全吃不滿0.0....(差很多)...

不過騎久了~~也大約能感覺能壓多少下去~~

是覺得自己要懂自己騎的車的特性~~

不要硬壓.......超過它的極限了...

左右磨到了離吃滿差很多~~

但我是自己覺得比吃滿了~~

結果滿過頭噴掉了還好.......

就當作磨到是一種警訓...(不能再下去了)...

簡單便宜十塊錢 wrote:
10吋胎玩人車同頃很容易就把傾角用盡了


說到奔騰車系的痛處了...(G5除外)

自從學會側掛...在山路上騎快一點不側掛過不了彎阿

在台七乙上好久沒磨到中柱了...路線熟悉的關係吧!!


強者我朋友...

當我掛得好不快活之時

看看後照鏡騎新勁戰的朋友

正在用輕鬆寫意的同傾過彎....這是十吋胎的宿命嗎?
www0212kino wrote:
※ 我很好奇GSR和address到底哪一台傾角最深,有人可以告訴我嗎!?

ADD的傾角不是GSR可以拿來相比的吧
www0212kino wrote:
抱歉!!小弟看你PO...(恕刪)

address跟gsr是不同級距的~所以無法比較XD

這個沒滿胎喔!!會磨到側柱是避震太低太軟!!
我的是換DNM避震,調很硬,約高原廠1.5公分!!
坐上去下沉1 公分,激烈壓彎下沉2公分,胎壓33,夠硬吧!!
磨到的是中柱的側架(駐車時腳在踩的那支),接近傳動箱下緣!!
右側磨排氣管右下側,因為前叉未作加強,使後面更高!!
這樣還離滿胎2mm!!
http://i668.photobucket.com/albums/vv50/maymax2009/ADDRESS/draw282x145.jpg
話說~
我的AV後避震裝過原廠長度、325、330、340、350、365(325加增高座的)、370(330加增高座的)、....很多種
目前的長度是350,前叉是競戰內管
等於是前後都有加高

大概加高到340,架中柱起來輪胎就會稍微碰到地,350是會碰到地無法轉動輪子
加到370,中柱是還有用啦...只是架起來車子會有一點點能左右搖動
我最後不想裝那麼高是因為我騎不習慣那麼高的小車....騎起來有種說不出的~沒安全感
但是奇怪~我騎到同樣是要墊腳尖的競戰卻不會有這種不安全感

把輪胎換大一點是對頃角提升有幫助
但是好的胎~像是進口熱融胎,大都是350或100/90
其他有少數輪胎有更大尺寸~但有出色抓地力的似乎沒有
之前還有象牌ME7有120/70 這條抓地力似乎跟TT92有拼了....但單價不便宜且似乎停止引進了
若輪胎抓地力不夠好,換大胎提升頃角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因為發揮最大頃角時輪胎抓不住...
輪胎抓不住~相對的過彎速度就不能快,雖有大頃角...但也枉然
不過基本上還是有一些幫助的啦....

且以AV原廠2.15的框而言,裝110以上的胎真的不太適合...
假如是2.5的話則還可以考慮


還有以我的經驗....
後避震加長到370,除了傳動蓋磨的到(這個除非裝大胎,不然是無法解決的)
然後不只機油蓋還是磨的到(已經削薄成5mm+底下被磨到導角的)還會磨到引擎吊架 (我中柱拆掉了)
加長後避震只是讓他不容易磨到而已~不會真的都磨不到
另外~我的側柱腳的邊邊有削過,所以磨不到
還有以前裝330以下的避震還會磨到鎖側柱的底座,但是在我裝超過330以上避震時
就幾乎沒磨到過了~連摔車也磨不太到

所以就太高的後避震操控困難且能壓榨的頃角相對沒那麼多、太短的後避震很容易磨到機油蓋,三者取一個平衡點~
1.前叉沒加長,後避震長度我覺得335~340最好
2.前叉改競戰內管加長(頂蓋沒車),後避震最佳長度是340~350
我還沒試過改了競戰內管又車頂蓋的前叉~這樣大概前面加長了3公分
真不知騎起來是怎麼樣.....


AV跟GSR頃角誰大?
就兩台幾乎一模一樣的CASE且後輪一樣是100/90-10的輪胎來說~
AV比較容易磨到傳動蓋,GSR則很難磨到傳動蓋(都會先磨到側裙下的車台)
磨傳動蓋~除非是改大胎,不然無法改變磨到傳動蓋的頃角
就此推論....AV頃角比較大
www0212kino wrote:
抱歉!!小弟看...(恕刪)

這個我確定已經吃滿胎了~那張照片是三天後拍的~加上最外圍的胎面是第一次磨到~所以不明顯~但當天跑到宜蘭礁溪下車察看底盤有沒有磨到順便查看輪胎~確實邊緣面已經磨到了~只是沒有像大大的輪胎還有毛毛的~還是說滿胎是要吃到輪胎側面的字體才叫滿胎??
還有原廠只改了機油螺絲蓋還是會磨到其他的東西~像是側柱~排氣管前段等等!~歡迎加入av行列阿!!


maymax11111 wrote:
這個沒滿胎喔!!會磨...(恕刪)

我前面有提到~我那台車是全原廠都沒改~所以後避震的長度也相對短~如像大大所說的改了後壁震加上夠硬的胎壓~加上每個人的體重都不相同~當然不會吃到滿胎~不曉得我這樣解釋對不對
Luke Chen wrote: 而比賽車甚至還有用到360mm的

比BW'S的還要長耶
等蛋同學牽到BW'S X之後,要不要拆那個掛瓶避震來玩看看呀
如果擔心空濾會卡到的話,我可以用沒掛瓶的跟你交換
Luke Chen wrote: 車頭高了1.5cm

嗯,車頭跟車尾要一起加高
如果只加高車尾,前煞車又太強,說不定會來個前空翻
我以前也跟你一樣是個嘴砲咖 直到我的帳號中了一箭
拍泥當搞笑郎 wrote:
比BW'S的還要長耶...(恕刪)

BWS是兩支避震的設計,拆一支下來裝在ADD上肯定會太軟啦~

前空翻的問題我認為是還好,因為ADD的重心本來就偏後,要是懸吊有設定好的話也許後面高些會更好騎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