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真的要看個人的喜好,非常同意之前有人說的一句話:
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
家裡有過一些車種:
RG50
豪邁125
名流150
Zing 150
G4
Address V125G
到GSXR600
(不小心就透漏出自己的年紀...

撇開重機不談。
每台車都有他的個性,最合我胃口的,很奇怪都是Suzuki的車:RG50跟Address
基本上車子我都是自己弄,自己去材料行(原廠)拿材料,自己換。
除非是比較麻煩的,這些車基本上沒去過車行。
材料價格部分,其實真的沒啥差別,我反而覺得Suzuki的材料稍微便宜一點點。
但是真的差沒多少,以原廠來說。
以以前來說,我知道的是,Suzuki維修上真的很機車,換個東西,要一路拆進去,只為了
換個小零件。這也就造成了後來很多車行都不願意碰Suzuki的車。
對車行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搞一台Suzuki的車,其他品牌已經可以弄兩台以上了。
到現在Suzuki的車也慢慢的改善,維修上便利很多。
但是以Address來說(四期,G版),還是有部分龜毛的地方。換個齒輪油,要把腳踏發桿拆掉,
傳動外蓋拆掉,才能更換齒輪油。
我通常都自我催眠,也好,定期檢查傳動系統(都拆到那邊了,就順便吧)。
不過,時代在進步,後來的Address也改進了這點。
以我個人來說,騎完Address,再去騎家裡光陽的速克達,就覺得怎麼整個人好像沉下去,車頭
浮浮的,一整個不對勁。
寫了一堆廢話,其實重點還是一句話:買車要看適不適合。青菜蘿蔔各有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