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鈴address大減價原由

splendors wrote:
看您說得整嘴都起泡...(恕刪)


嘻嘻
我還沒完整講哩
怕越俎代庖發生問題
或被鄉民罵死

第一
個人認為台鈴新春優惠3000元
20日之後調降貨物稅實施後
直接再多降1000元
我想一般民眾可能都會接受
但台鈴願意維持原先3000
再配合政策降4000貨物稅
這一點我很想誇讚台鈴
不是一個小鼻子小眼的公司
但個人無法了解台鈴公司的想法
所以就稍稍保留

第二
個人不敢大力勸敗
只是認為機會難得
將降價始末說一下
讓大家自己去判斷
誰也不知道年後會不會有更優惠的促活動
貨物稅會不會再降
或是消費券加碼再發一次

第三
address G的車友向來是反勸敗
以保持稀有度
個人這幾天加入address G的行列
又發文告知機會難得
可別引起address G車友的公憤

至於個人對address評價
我覺得我說得會不準哩
因為個人對機車不是這麼了解
我之前騎的車是1995年出廠
不知道過了幾手的50cc的小綿羊
說實在
address起步加速沒50cc二行程的小綿羊快
畢竟車重不同
但address中段加速反應還算靈敏
目前馴車階段
老闆說順順騎就好
右手很聽話

不過煞車系統弱了
特別是後煞
實在是軟弱

個人沒騎過別個牌子的125
也說不出來address好在哪兒
唯一能說的
是address設計簡潔
看起來很清爽
這也是我選擇的主要原因
好便宜阿

樓主:地址新車.. 實際只花43900元辦到好

假如又配合家樂福2000送200

就便宜到翻是真的
總而言之,想要5萬內把ADDRESS牽回家,還剩下半天時間可以猶豫,因為下午搞不好就沒辦法在今天內領到牌了
就我所知事情並不是這麼單純的"瞎貓碰到死耗子"......
還記得去年上半年3大車廠拼了命的在法規限制生效前(98.01.01),安排生產線
"全力"生產化油車種,大家回憶一下,那時候新車每10台賣出去"至多"只有3台是噴射,
(車廠的應對方式是噴射車接多少台就做多少台,不擺放倉庫裡,剩下閒置的產線全部以化油第一優先)

噴射跟化油的銷售比例粗估是1:5上下,那時大部分民眾選化油的原因很多都是怕噴射系列不好修而且修起來都不便宜,加上車行老闆很多都跟這樣跟"老一輩"的顧客洗腦!
所以各車廠判斷化油機種還能在"噴射新元年"(98年)來臨前,做最後的光榮一戰!

這不是玩電玩HALO,車廠這樣搞大規模囤積化油車種,把倉庫的水線拉到歷年最高,這跟景氣好時你把庫存水位拉到最高,意義是不同的,因為景氣好你不怕賣不出去,還怕客人急著要買車而無法立刻做出來給他(這時後車廠的OS應該是"即便我被顧客罵得狗血淋頭也都能面帶笑容",因為躺著都有急單進來,這副嘴臉80年代出現過一次)

但這次把倉庫堆滿來應對,卻忽略了去年中開始醞釀的"金融風暴",一下子景氣反轉
化油跟噴射紛紛中箭落馬,加上那波原物料上漲跟油價看去不看回的趨勢,
這下好了,屯了一堆的原料跟成品/半成品,就為了打化油車種的最後一戰,
(客官應該不陌生這跟華碩單季大虧30億,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且這一戰是有明令休兵的時刻(沒記錯是只能賣到4月左右),被景氣縮手這一道一擺
各車廠更是加緊腳步要下游經銷商跟車行協助"去庫存化",半強迫的要他們吃下
業績車/衝牌車/領牌車,所以三大車廠下的車行前一陣子店門上都高掛紅布條
"領牌車便宜5千"之類的銷售術語,沒想到這時候來了一個號稱"救市良方"的降稅政策,
到底是良藥還是毒藥??真的是雙面刃,對安安穩穩的小車廠來說(諸如..你知道的,就那4家碼),這無疑是天降甘霖,而且我也不搞領牌車這一套,因為我市場接受度小碼,我屯也不會比較好賣,就乖乖做多少賣多少盃!果然好心有好報,老天爺應了我的驗!

轉過頭來看看這3大車廠,領了牌的新中古車得不到政府美意,因為要1/19後領牌才能退稅,成本硬是比別人貴4K,加上新中古最少要折2K給客人,一下子我就虧6K了,
車行真的欲哭無淚,我本來一台車的利潤6K都不賺好了,我平讓給顧客,這樣都沒有人要上門了,因為小廠殺的比我更兇,還有什麼再加碼3K的,我倉庫裡的車還沒賣出去一台就要先賠6K,那我網站也不必更新什麼訊息了,這帖救市毒藥,就讓我先飲鴆止渴一下好了!

PS:一切靜觀其變,車廠內部正在開會是真的要停損認賠殺出,還是裝做什麼都不知道,
靠既有的品牌優勢去推銷"車的品質"(這時侯真的好羨慕HXXDA有那麼多死忠護衛隊,拼了命的漲價都還一堆人買單),
不過你現在買便宜不代表以後不會出現更便宜!
S牌只是適時補上一槍而已,這不叫借力使力,根本是借刀殺人!所以你看短砲小槍能打的子彈"雖只有"新春加碼,但也能殺敵無數,糧倉即便不能長期抗戰(優惠一整年,搶市佔),不過也是成功的打下一塊小山頭,不得不說,這舟順水推的真好....

完...勿筆戰,單純的忠實呈現我所見,勇敢寫下我所言!
不認賠最後倒的是自己,這年頭真是先賣先贏,台鈴的策略是成功的

其實還有另一個族群更容易倒閉,就是二手車商,新車下殺速度過快,買方又比以前更精打細算,雖然二手車進價低,但庫存還是會積壓資金,只要不景氣持續久一點,財務狀況差的就撐不住了
kkcity520 wrote:
就我所知事情並不是這...(恕刪)


勇敢的人接受5分榮耀~將將將將~
武術~雖然是一種武裝的力量~但是我們中國武術~是包含了儒家的哲理,武德,推己及人!這是你們日本人永遠不會明白的道理~

kkcity520 wrote:
就我所知事情並不是這...(恕刪)

大大講的真是有道理呀 不過address搞了一年優惠
現在又多了政府的補助 真的很便宜說 可惜我已經先買 沒賺到
不過先買先贏 好車不怕價
kkcity520 wrote:
就我所知事情並不是這...(恕刪)


大大對機車生態真是了解
所以說
台鈴之前不太搞掛牌車
以現在這時間點來看
反而是件好事

xavierss wrote:
不認賠最後倒的是自己...(恕刪)


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認賠是要連車行的領牌車都要納入總公司的盈虧裡頭,而非算在經銷商上頭,
加上總廠倉庫裡頭還有一堆去年做的化油車,這些都要算在來年的會計報表裡頭!
這個消息一傳到市場,股價只會超跌!這是大廠肥貓最不想見到的事實!
所以現在只能拿裁員減薪來暫時彌補現金流的短收,先止血再說!
但只有引刀成一快,一次痛到底的大破大立才能擺脫景氣低迷造成的效售負成長!

如果真要如此"誠實面對",那去年有一半都在做心酸的,現在下游掛3大牌的車行全台灣應該沒有超過10家是只專售這個獨立廠牌的機車,多少還是兼售其他家的機車!
加上原廠一貫遇事的態度都是很明確的,寧願挺下游車行也不願"完全力挺"消費者!
很怕發生跟台朔加盟店集體跳槽到中油的事件一般,總的來說:車行才真真正正是車廠的衣食父母,這些可是幫他攻佔各縣市灘頭堡的一線戰將!得罪不起的!

另外,3大廠要倒很難(口袋不是普通淺),現在最好的辦法是:降化油車,漲噴射車!
化油車原本造價就低,那幾波原物料漲價各大廠紛紛跟進的漲價中,噴射有完整的反應漲幅,化油真的是有超漲的趨勢,因為相對比噴射好賣太多,我只要在一片漲勢中,放出假消息說不買的話接下來還會有一波漲價,這混淆視聽的消息一出現,這個月銷售一定有起色,看準的就是賺那些急著買化油車的消費者,噴射車今年開始要做多少台有多少台,
根本不急,眼下的爛攤子就是一堆的化油車該如何處置??這原本是最後一戰的主角,卻變成了票房的毒藥!只能怨市場的態度真是瞬息萬變啊!

台X現下應該是暗自竊喜(千萬別內傷),萬金都買不到的早知道,居然被我誤打誤撞給碰著了!可喜可賀啊!

另外給一直鎖定化油車種的消費者一個忠告,熬到最後一刻買化油機種絕對會有意想不到的價格,這是值得等待的!至於買噴射車能趕快買就趕快買!千萬不要等!
看了大家的文章之後
立刻跑去訂了一台address Z

因為實在受不了sym原本報價54000的車
調降貨物稅4000以後 竟然報價變55500
4000沒降之外 還倒漲1500

這到底是甚麼狀況阿
逼大家去買台鈴嗎?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