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用一個很簡單的方式跟你說。假設賣一台你貼的那台車可以賺100美金,在台灣或大陸賣都一樣賺這麼多。台灣人口約兩千四百萬人,大陸約十三億人。再假設抓個人口總數的5%來評估”最低可以賣出去的數量“。你是商人的話你要賣到哪個國家為優先???這樣講就懂了吧~沒市場對商人來說就是沒商機沒錢賺。更不要說這台車引進的後勤訓練,零件庫存,廣告行銷等等投入所需的花費,在台灣賣的話根本入不敷出。賣身體健康的。
其實大家都說錯了,就算進到台鈴做到死,也不可能有參與本地銷售車種決策的機會!最多,內部調查時能出點聲音說,某某款式比較好,如此而已...。真的想要有決定權,請直接向日本SUZUKI 二輪事業部丟履歷,假設得到"部長"的賞識,幹個十五、二十年,做出一番成績,如果沒去東南亞或對岸賣命,才可能有機會選擇到台灣駐廠!目前對岸的車尚未開放整車進口,所以想在台灣看到豪爵的鈴木車系,第一招是化整為零,第二招是等兩岸統一,第三招是日本SUZUKI在第三地設廠進口或直接由台鈴出面購買料件回台組裝。第一招的風險是保證無法通過車檢及領牌,被監理單位抓到直接扣車。第二招必須有絕對的耐心與毅力堅持下去!第三招台灣市場太小,單位成本費用過高,除非一台能賣到大陸售價的2~3倍或許才會被考慮。此外,雖然這一招有其他台灣車廠採用,但因為台鈴決策日本原廠方面有主導權,所以要看日本人給不給,不是台鈴自己說了算,如此就可得出履歷應該丟哪裡了吧。
B46 wrote:合資生產... 大陸這一招真的很狠毒.以廣大15億人市場當誘餌, 以超高的關稅逼外商到大陸合資, 把[資金+技術+管理+市場行銷]一狗票通通都學去, 然後把外商合夥人設局坐黑牢自己拿印章亂蓋吃掉公司, 或是自己開一家和你一樣但是成本比你低, 把你澈底打到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