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分享]號稱宜蘭第一台suzuki address v125G

應該買舊版的比較划算
新的v125g漲的比gsr還貴
搶劫喔

他說新款的address可能公差比較大......
(恕刪)


請問公差是什麼啊?





cuzmomo wrote:
恭喜牽新車 .....
地址真的有什麼BUG嗎?
說出來也好讓小弟我提早預防吧
(恕刪)


我也不知道有什麼BUG...
一般最被人家說的好像就是煞車不夠吧...
但對我來說已經夠了...
因為我不會其太快啦...頂多70-80...


smartson wrote:
應該買舊版的比較划算...(恕刪)


哈哈經過殺價...
我買的比舊版還便宜喔...

cuzmomo wrote:
恭喜牽新車

小弟...(恕刪)

OK, 如果你去研究Address 125噴射系統, 其並無如傳統噴射系統之汽油泵浦, 其設計為電磁閥與噴油嘴結合在一起, 為革命性的設計, 實現了零件簡化, 成本低減的目標, 本人亦相當欣賞. 但其亦有先天上之限制, 即瞬間需要大量供油時, 並無法
立即供應上來. 什麼情況下會需要瞬間大量供油? 急加速時! 供油不足時, 引擎轉速無法提升. 即加了油門引擎反應慢半拍. 緩加速即無影響.

Address車主, 應該都知道, 冷車起步急加油門, 會延遲0.5~1 sec引擎才會有反應, 熱車以後, 此現象會漸漸輕微, 但仍可感覺輕微遲滯. 但Address即定位為市區通勤車, 並無與人尬車之需求, 車主也許不會介意吧!

yihe wrote:


GP125i 四...(恕刪)


GP125i現在促銷價舊換新折一萬.

我並沒有訂GP125i, 車身對我來講仍覺得有點小, DINK180i比較適合我..

GP125i光陽並無特別強調此車性能, 因為會幹掉自家最近猛打廣告的G5.( 哈哈, G5被G4幹掉).

garret78 wrote:
OK, 如果你去研究...(恕刪)

就算有這種問題,我想它跟G4或GP比起來,應該還是高明一截吧?!
至少不會吃機油,轉個彎也不用擔心夭壽小的傾角害你常常磨中柱當農夫!
省油的能力更是超越對手許多...不過要比配備跟花俏,address真的輸了
椅子的塑膠套不拆掉嗎
急煞時屁股可能會坐不穩喔
SonyEricsson T630/K800i iAUDIO U3 HP iPAQ 4700 Dahon MU SL ^_^

塑膠為太重

整台車看起來,沒有什麼質感

125的車看起來像100

100的車看起來都比它還粗壯

不省油都難吧
fuperonck wrote:
塑膠為太重整台車看起...(恕刪)

塑膠味重,質感差,這都是事實
不過這台車設計之初就是以簡約實用省油為目的,所以也不令人意外吧?!
況且這台車的售價已經算是有誠意啦(當然再降價更好)
125的排氣量搭配100的車身,現在很多車廠都有類似的車款,很不正常嗎?
車子剛性與結構的好壞不是用看的或是比較大小就可以看出高下,車要試騎過才知道好壞
address的骨架你仔細研究過了嗎?下面的舊文轉自小老婆,雖然舊但還有點參考價值,
去看看吧!不要再用自己的想像去認定每件事!那並不客觀!
http://www.jorsindo.com/upload/article/suzuki/address_v125/SUZUKI_Address_V125_1.html
其實青菜羅蔔各有所好

各位朋友對不同的汽車 或機車 好惡分明的情況 是很正常的~

原因不外乎 對於外型的要求 或是 動力性能的要求 或是 經濟省油的要求 或是市區通勤的要求
或是 長距離通勤的要求 甚至其他各種原因的要求 比如說 突顯自己身份地位的需求 或是 需要去東區把妹要載妹的要求 各種原因 不一而足。

不要說這一部性能小勁駒AV125引起的不同好惡,光是說汽車就好了,非常多人討厭猛爆狂放的IMPREZA !但是它對許多人來說是好車一部! 相信也有很多人不喜歡M-BENZ的奢華俗氣,但是對於許多人來說 它的確是好車一部。

小弟自從十八、二十年開始使用過七八部機車(從NSR150.... 到現在的AV125 ) 、汽車交通工具(從福特、喜美到LEXUS、BMW) 我有一個心得: 那就是 我絕對不會輕易去評論一部我不太熟悉的車,因為那是很危險的! 太危險了! 因為我不熟悉那車 我又亂講的話。很容易會被車界人士認為淺薄的。

毎一部車都有它的優缺點,都有它設計的目的,尤其是經過市場殘酷考驗而佔有一席之地的車子,就是有被大眾需求的必要性。以ADDRESS為例,它可能比較不符合台灣機車用車人的需求,但是以在日本市場銷售的優良成績,還有我們台灣極少數擁有的車主親身體驗的結果,我只能說,非常實用、非常省油、非常快速、非常有樂趣!上下班的市區特急通勤,都讓你想要躍躍欲試。它...果然是一部好車!!

不過因為它太稀有了,不要說一般機車人絕大部分沒有騎過,連在路上看都沒看過(我每天台北到處騎,此車能見度趨近於0),當然無法體驗它的好,只能自行想像它的差~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囉~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會,設計出不同的四輪、二輪車!值得細細品味北方島國的極致工藝啊! BMW (E36)325盡
garret78 wrote:
OK, 如果你去研究...(恕刪)

對不起想請教一下,這部車是否沒有含氧感知器啊...如果沒有,那之後5期環保實施不就又會再改版啊,謝謝囉!
p.s.雖說極加速會lag,但...我還是追不上啊(96' attila SR,駕駛人約重0.11噸)
車,是買來騎or開,不是買來修的...但是我怎麼常常在修車啊?!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