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o wrote:
原以為原本的缺陷真的...(恕刪)
對於自己騎了兩年多的鐵拳,不難看出本篇測試文將些問題直接硬坳。
但是就某些方面來看,這台車還是有他的優點。
1.油箱設計
設計在椅墊下有個好處就是無需使用泵浦供油。
減少一樣故障因素,也不用怕類似某牌車泵浦一直掛一直修雖然是免費的。
但是修的人捫心自問這樣免費一直修爽嗎?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不少前置加油口的車,使用久了油箱蓋會彈不起來。
也許是少數例子,但是我身邊友人的FT GTR Racing 都有發生此情形。
我前一台車G5甚至要加油的時候怎麼轉都轉不開,後面一堆人等著加油。
真的很丟臉。

2.後腳踏設計
我覺得後腳踏設計不設計飛旋是很聰明的決定,
相信用手撥兩下腳踏不會浪費幾秒鐘的時間跟多少卡的熱量。
但是如果飛旋踏板壞掉收不回去的時候,看起來很醜很蠢。
更讓停旁邊的車主感受很差。
不過值得一提是,ADDRESS後腳踏設計的位置真的有問題。
我165公分的人坐前面,也會干涉到後腳踏的空間。
可惜ADDRESS 125SS沒有改善這個問題
3.坐墊設計
這個我就很認同,後座真的不好坐。
前座很舒服但是有次讓我朋友騎我的鐵拳,從板橋載我到信義區的吳興街。
屁股整塊麻掉,在這真的要感謝我女朋友可以忍受這麼硬的後座。

4.置物空間
也許要看個人使用需求放的是什麼東西
像我自己主要放的是安全帽
RR5 SPEC-1R 等無鴨尾的全罩(Size L)可以輕鬆全放下去不用壓還能塞雨衣
但是換成之前的G5車廂很大是沒錯。
不過要放頂全罩很抱歉,用手拿比較實在。

5.煞車系統
我也不得不說,原廠配單1活塞就知道為什麼車價會比較便宜了。
還好總泵很夠用換顆Brembo大螃蟹跟對四剛剛好。
6.輪框材質
畢竟ADDRESS 本身定位便是短程通勤車,主要訴求就是將車主從都市A點載至B點。
材質用鐵框也是能了解的。
7.無超車燈設計
剛從G5換鐵拳很不習慣,現在也習慣了。
我只能說沒什麼差,不都是要按開關嗎?
8.中控鎖設計
磁石鎖是不覺得難鎖,舊款磁石在鑰匙正上方就真的超難鎖(頭還要刻意靠近看鎖點在哪)
對中控鎖唯一不滿的大概就是沒有免熄火開坐墊功能吧。
不過這個也很簡單買顆強扭力馬達+按鍵+Relay就能做出功能了。

9.大燈光形
address 四期G版 我感覺那大燈有跟沒有一樣,比較起來可能跟他牌的定位燈差不多亮。
鐵拳則是看的到光形,但是很淡...很淡。近燈照在路上也是快趨近看不見的狀態。
但是遠燈就看的頗清楚的。
整體來說是比四期G版好很多了,因為G板我是連個光形都看不到。
10.回油頓挫感
這個方面一個人騎乘是沒什麼感覺,但是雙載就比較明顯了。
因為後座的安全帽會一直對我敲木魚。

可以試著回油輕輕的回。
自我總結
其實以目前的市場來看,六萬元能買到這樣的125算是不錯了。
相較起來各家旗艦125,什麼都有都沒錯。但是車價呢? 七萬八萬甚至賣到九萬
ADDRESS花點小心思 用2萬去改可以改的很多,你的車會比市面上那些八萬多的125好騎
算算我自己改裝的費用
油管 500
卡鉗 4000
卡座 900
避震 4300
後箱 2500
貨架 700
燈泡 200
坐墊重包 1000
機車小U 800
前叉油重灌+勁戰彈簧 1200
以上大概花了16K
但是制動力有了B牌大螃蟹 可以雙載微翹後輪(未按到底)
舒適度有了,坐墊要多厚有多厚要多騷包有多騷包。
置物空間有了,可以放下ARAI RR5、SUOMY SPEC-1R加上包包跟兩件雨衣
加上去跟那些旗艦車款差不多了,但是我已經改到我想要的樣子了。
那些花七八萬的人還要再花一兩萬改車,因為他們的車廂不能放全罩甚至更大點的東西。
煞車依然不夠力、避震依然不夠Q、大燈依然不夠亮。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只有更貴的車價。
聰明的人都知道我在表達是什麼。
言盡至此,在多說只怕SS版又變買菜車。


0102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