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SUZUKI的車爛嗎,後續維修很麻煩嗎

新塭風華 wrote:
為什麼到現在.......(恕刪)

不知未滿60夠不夠格說說話
60-70年代台灣機車被日本三大車廠操控
本田----三陽和光陽
山葉----功學社khs和萬山
鈴木----鈴木和石橋
國內車廠誰不聽話誰就倒楣 因為日本車廠會給對手新的車款 所以誰敢不聽日本主子的話 真是可憐
那時 有家純臺製的新三東機車想在夾縫中闖出名號 可是缺乏日本技術 很快就收攤了
後來功學社 接著起義 闖出khs名號 還是不敵日本技術 最後回歸入yamaha
當時是三分天下 山葉鈴木主打 二行程 125cc 鈴木最有名
本田主打四行程 150cc本田最棒
後來因為空氣汙染問題 逐漸淘汰二行程 轉向四行程
本田不受影響 二陽並自立更生
山葉母廠提供技術轉型
齡木未獲大力奧援 市場慢慢萎縮 造成今日的景象
大致上 臺灣機車演變就是如此 就本人的經驗提供大家參考



網路上看到討論相關文

突然有所感想

當初看過台灣機車發展史

就對這家車廠心生佩服~

雖然就這樣落默的倒了 ~

曾經唯一的台灣造機車

曾經傲視馬達電機市場的老大

如果再給它一次機會 ~

三洋馬達 東元馬達 本田機車 光陽機車

世界的版圖是不是會不一樣呢

認真的活過一回 ~ 輸了 ~ 青史不會遺忘

以下開始認真介紹該廠~取自腦海槽/機車狂熱資料夾/新三東

SST ~ 台灣新三東 ~ 曾經傲視台灣機車江湖的本土小廠

老闆吳清雲是位鐘錶學徒 對精工零件很善常

後來進入電機廠學習有成自己開廠製造

因為作工精細耐用~曾經在內銷市占達45%

當時政府鼓勵機車零件自製率

新三東因為握有啟動馬達的關鍵技術

發展成由協力廠轉手跨足機車產業

開場是攬用日本東京發動機的離職人員

不過似乎是搞設計的...!@#$

對引擎開發上不是很厲害

所以算是由"逆向工程"而來
~與目前祖國的亂像雷同...

也是因為這樣的淵源發展

培養出國內掌握引擎核心技術的人才

使得該廠最先取得完全獨立的技術系統

在日系傀儡車廠雲集的台灣殺出一條血路

該廠的優勢產品 50SA-1 ~ 省油耐用便宜

曾經叱吒風雲於50年代

後來大概是財團跟政府搞鬼

50年代先來個禁止50CC雙載

日系廠紛紛對應多個1CC..25CC...

新三東大CC引擎技術不夠純熟還待開發時間

使得一夕間內銷大量萎縮 滯銷

待逼不得以硬上推出尚未成熟100CC~準備背水一戰

結果市場陸續出現問題 不及處理~繼續潰敗

當時孤注一擲發展50CC二型程MINI BIKE外銷美國

與HONDA MINI BIKE搞對打

雖然引擎穩定度有所問題

靠著車海戰術~與優異的引擎速度

還在當地比賽獲得優勝

外銷因為售價低一路暢望~卻被當地唯一代理的華人婊了

台灣賣150美金 ~~~當地賣到300美金

後來也面臨萎縮的局面~~~

當時老闆堅持在馬達廠也要做到世界第一

因為野心太大快速擴廠採購連當時東元也不敢下手的新機器

造成SST當時還在研發的125與180CC引擎技術金費受阻

一路....狂洩

就這樣 台灣唯一的SST

掰掰

等它倒了 政府的工業局還是那一個單位

又重新裁定說 "50CC開放雙載"

SST...跑得快...你說奇怪不奇怪

延伸閱讀連結:
http://tw.myblog.yahoo.com/art-ok/searchblog?p=%E6%96%B0%E4%B8%89%E6%9D%B1&my=1
http://www.wretch.cc/blog/flywing1985/5834337
網路上看到討論相關文

突然有所感想

當初看過台灣機車發展史

就對這家車廠心生佩服~

雖然就這樣落默的倒了 ~

曾經唯一的台灣造機車

曾經傲視馬達電機市場的老大

如果再給它一次機會 ~

三洋馬達 東元馬達 本田機車 光陽機車

世界的版圖是不是會不一樣呢

認真的活過一回 ~ 輸了 ~ 青史不會遺忘

以下開始認真介紹該廠~取自腦海槽/機車狂熱資料夾/新三東

SST ~ 台灣新三東 ~ 曾經傲視台灣機車江湖的本土小廠

老闆吳清雲是位鐘錶學徒 對精工零件很善常

後來進入電機廠學習有成自己開廠製造

因為作工精細耐用~曾經在內銷市占達45%

當時政府鼓勵機車零件自製率

新三東因為握有啟動馬達的關鍵技術

發展成由協力廠轉手跨足機車產業

開場是攬用日本東京發動機的離職人員

不過似乎是搞設計的...!@#$

對引擎開發上不是很厲害

所以算是由"逆向工程"而來
~與目前祖國的亂像雷同...

也是因為這樣的淵源發展

培養出國內掌握引擎核心技術的人才

使得該廠最先取得完全獨立的技術系統

在日系傀儡車廠雲集的台灣殺出一條血路

該廠的優勢產品 50SA-1 ~ 省油耐用便宜

曾經叱吒風雲於50年代

後來大概是財團跟政府搞鬼

50年代先來個禁止50CC雙載

日系廠紛紛對應多個1CC..25CC...

新三東大CC引擎技術不夠純熟還待開發時間

使得一夕間內銷大量萎縮 滯銷

待逼不得以硬上推出尚未成熟100CC~準備背水一戰

結果市場陸續出現問題 不及處理~繼續潰敗

當時孤注一擲發展50CC二型程MINI BIKE外銷美國

與HONDA MINI BIKE搞對打

雖然引擎穩定度有所問題

靠著車海戰術~與優異的引擎速度

還在當地比賽獲得優勝

外銷因為售價低一路暢望~卻被當地唯一代理的華人婊了

台灣賣150美金 ~~~當地賣到300美金

後來也面臨萎縮的局面~~~

當時老闆堅持在馬達廠也要做到世界第一

因為野心太大快速擴廠採購連當時東元也不敢下手的新機器

造成SST當時還在研發的125與180CC引擎技術金費受阻

一路....狂洩

就這樣 台灣唯一的SST

掰掰

等它倒了 政府的工業局還是那一個單位

又重新裁定說 "50CC開放雙載"

SST...跑得快...你說奇怪不奇怪

延伸閱讀連結:
http://tw.myblog.yahoo.com/art-ok/searchblog?p=%E6%96%B0%E4%B8%89%E6%9D%B1&my=1
http://www.wretch.cc/blog/flywing1985/5834337


PS:雖與該話題跳TONE~不過SST是家好廠~提出嘉勉他們為MIT的努力
感謝樓上幾篇文章

真是長知識了!

15151515
蘇秦曰:「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兩陽的車毛病真的不少~~
Suzuki的車毛病真的很少~很耐操~
零件是比兩陽貴了點~但耐用度比較高~

目前Suzuki的市佔率越來越高~
懂得維修的車行也變多了~維修絕對不會麻煩的~~
但也有很多車行完全不會修~因為設計上差很多~
就會嫌棄suzuki的設計很差~
零件貴?

這打哪來的說法

被車行貴跟零件貴是兩回事喔

兩陽常常買很多零件要叫"總成"

鈴木山葉算很好了很多東西都可以單一個小零件叫

而且如果懂得異種流用你會省到不行

改裝品也不在話下


akuma0123 wrote:
大度路超過40就算超速 超過限速20公里 多罰了不少錢

我前天才中一張..
我才騎60而已....
這個月以經領兩張了...
舒洪道..騎65..剛好被拍...
手排狂 ..心態,決定一個人的氣度。

sturozech1 wrote:
現在騎AN250

月用量大約3000公里

好會騎.丫.
不知道這台騎起來跟GSR會差很多嗎?!
靈活度...
爬波能力...因為我住山上..這很重要..
可以分析一下嗎?!
手排狂 ..心態,決定一個人的氣度。
裔揚 wrote:
好會騎.丫.不知道這...(恕刪)


AN250是大羊 250CC(SKYWAVE)
跟GSR比?
GSR600跟GSR125 是天差地遠
應該要比刺激250或是馬車250吧.....
爬坡能力?
這不用懷疑 日本進口250.......一台20萬多一點點
已經沒進口了....市面上都是二手車

hsuchiehhao wrote:
AN250是大羊 250CC(SKYWAVE)
跟GSR比?

一樣都是羊丫...
不能比嗎?1
騎乘的舒適性...之類的..

hsuchiehhao wrote:
刺激250或是馬車250

不考慮s牌以外的車...
手排狂 ..心態,決定一個人的氣度。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