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議售價:八萬八千元
本次PGO為威力125設定了八萬八千元的建議售價,並提供一萬五千元的原廠購車金,而在8/31前購車還享三千元的首發加碼優惠,此外還有12期、24期零利率分期專案。
如果符合汰舊換新條件者,政府補助貨物稅減免可以再減三千八百元,加上舊車回收金三百元後可再折抵四千一百元,以目前最高折扣計算最終最低價可以壓在六萬五千九百元。

本次PGO推出的威力125定位明確,主打青年男性通勤族群,同時也適合作為家庭用車,主打SMART TRI-MAX智慧三核心,強調MDI2.0雙火星塞技術、TriVolt高效充電技術、AI智能雙動力油電系統、Y-ONE一體式車架,透過引擎、電控、車架三重提升滿足消費者需求。

其中引擎部分搭載的MDI2.0雙火星塞智慧燃控系統讓兩顆火星塞可以在不同的引擎工況下採用不同的點火策略,降低怠速抖動、強化加速效能、提升定速燃油效率等多重功效,同時搭載TriVolt高效充電技術,根據電壓降幅自動判斷開迴路整流器需要提升多少回充,搭配無刷啟動系統的電能輔助技術,讓全速域皆有0.6到0.8匹馬力的動力增幅。

不過最大電力輔助時間長度並不長,根據現場工程師說明,在瞬間大油門的狀態下,如電壓充沛可提供2~4秒左右的最大電力輔助,過後會因為電壓降幅設定,回歸到常態性的電能輔助設定,雖然現場並無提供完整試駕,但我們還是爭取到在小範圍內體驗起步加速,而在電推輔助的狀況下起步扭力表現相當飽滿,有近似150c.c.級距的出力感,搭配儀錶上的電壓錶可以明確知道電推系統有提供加力,並非單純是仰賴引擎出力。

而車架部分,PGO這次導入了高張力鋼材,選用的材料為SPFH590,即抗張強度達到590N/mm^2,管材本身具備優異抗腐蝕性能外,更是目前國內摩托車廠中選用材質強度最強的車架,搭配新導入的車架彎管、焊接製程,實現更高精度與強度的自製車台,而新車台也透過Y字形架構,提升30%縱向剛性與48%側向剛性,相信會與過去PGO較為人所知的軟車架特性有天壤之別。
外觀與配備
在外觀部分,威力125採用了大量的菱形意象構成全車造型,除車頭外,大盾、車側都可看出明確的菱形構成。- 車頭
- 車側
大盾上還做出了一點空力造型,雖然無實質效果,但也營造出一點動感。

車前下緣採用與內裝同材質的塑膠件向前延伸,在方向燈兩側加入了六角蜂巢壓紋,讓車頭部分視覺感不那麼單調。

車前燈具部分皆採用傳統燈具,對車輛使用頻率高的族群來說較為友好,大燈造型中規中矩,方向燈部分則採用了一個...有點類似鐵甲蛹的勾狀造型。
- 大燈
- 方向燈
給沒看過寶可夢的朋友參考。

圖片來源:台灣寶可夢官方網站
前懸吊採用一對正立式前叉,搭配單向單活塞卡鉗與固定圓碟,標配CBS連動煞車系統,而前輪框還採用輕量化設計,輪穀處更有明顯鏤空減重,配胎部分採用正新輪胎的CITY CRUISER,前後輪尺寸皆為3.50-10吋規格。
- 前總配置
- 輕量化輪框
儀錶部分為雙環指針搭配一小塊液晶儀錶,指針錶部分分別顯示時速與油量,液晶儀錶部分則顯示里程與電壓資訊,另外還有方向燈及遠燈指示燈,分別位於儀錶錶盤兩側;左把手開關有遠近燈開關、方向燈及喇叭鈕,右把手開關則僅有電發鈕,並未配備警示燈,整體配置相當簡潔。
- 儀錶
- 左把手開關
- 右把手開關
由於威力125的屬於「實用取向」的車款,因此PGO為台灣車主在前置物空間設計了專利的手機溝槽,可以避免手機「跳車」,此外前置物空間容量也相當優秀,以iPhone14為例,可以輕鬆置入,此外還配備了一組QC3.0的USB TypeA車充埠,內裝中央位置也設有置物掛勾,不過掛勾部分並未加入防脫設計,較為可惜。
- 專利手機槽
- 前置物空間示範
- QC3.0車充埠
- 前置物掛勾
台灣騎士對於斜踏板的熱愛,PGO聽到了,威力125不只提供了能輕鬆放下登機箱的275mm寬敞前置腳空間,還加入了斜踏板設計,讓騎士可以把腳往前伸,中長程的通勤路上可以更舒服,此外前胸蓋部分也加入大面積開孔設計,提升汽缸頭的散熱效果,側裙部分這次三個車色都採用黑色烤漆搭配藍綠色廠標,別有新意。
- 斜踏板
- 胸蓋散熱口
- 側裙廠徽
坐墊為本次威力125的一大亮點,由於威力125主打家庭、通勤用面向,因此在坐墊長度部分特別強調可以男男雙載不貼貼的702mm椅面總長,而且座高僅753mm,雖然不是最低,但也屬於較低座高設定的類群,而後扶手也考慮到雙載抓握、牽立中駐的需求,抓握感強調垂直施力的狀態,手感不錯。
- 坐墊
- 後扶手設計
車箱容量也是重頭戲,威力125的車箱容量來到37公升,採兩側寬敞、深度充裕的佈局,不過可以見到車箱內還是有為節流閥、後輪留出空間,多少影響整體平整性,但37公升還是相當能裝,只是面對國內日趨流行的大帽體進口帽款,威力125是否能輕鬆拿下勝局呢?

答案是,沒辦法。
本次示範以SHOEI J-FORCE IV SizeL為例,不論正、反放都沒辦法順利關閉,現場也試過倒置,同樣無法關閉,不過放下兩頂復古帽款與兩人份的雨衣相信是綽綽有餘,想購車的朋友也歡迎帶著愛帽到經銷處實際測試。
- 正置
- 無法關閉
- 反放
- 無法關閉
車尾部分承襲了PGO一貫的設計風格,強調絕對的實用性與安全性,大面積尾燈與方向燈都採用傳統燈具,燈殼上還有磨砂處理,讓尾燈與方向燈看起來不那麼單調。
- 尾燈
- 煞車燈
- 方向燈
最後來到後總配置,威力125在後懸吊部分採用國民車常見的單避震,並配備預載可調,後制動則採用鼓煞配置,前碟後鼓的配置雖然稍嫌可惜,但對一般通勤族群來說相信是較好上手的規格,搭配CBS系統足敷應付大部分路況,而排氣管部分造型設計中規中矩,並採用單觸媒規格,不必用上兩顆觸媒排汙即可達標,相信與雙火星塞、與電推系統強化燃燒效率有關。
- 單避震
- 後鼓煞
- 排氣管
衝擊國民車市場?
雖然說PGO持續有在推出新車,但這幾年看下來,那種「想翻盤」的感覺倒是比較明顯,從數年前瘋狂推聯名車款的貼紙專家,到這幾年回歸本質,除了持續性的技術導入、科技升級,更將重心放回到把引擎做好、把車架做好兩件事情,雖然外型設計、品質評價等,仍有許多不受待見之處,但作為一個持續精進的品牌,仍是相當值得鼓勵,這次推出的威力125實現真正油電雙動力平台,似是要衝擊國民車市場,但消費市場很現實,PGO是否能在強調經濟性的這個戰場中取得優勢,就讓銷售數字見真章。

是說下午試了一下起步,推力是真的很有感啊!有騎過PGO旗下125c.c.燃油車款的朋友不妨去經銷試試看,紮實度不同以往喔!
我是大K,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