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albaby wrote:
有沒有人能解釋一下電...(恕刪)
光看PGO的設計概念是全域電推,基本上就可以理解是電力輔助推動區軸讓引擎運作更有效率的概念... 實際上能不能達成就看電控的功力了。
引擎不是在任何條件都有最佳的運作效率,理論上可以維持在一個最高效率的負載(轉速),就可以達到最佳油耗。所以你可以看到有燒油的純電力驅動車,就是為了維持內燃機在最佳條件下,輸出給電動機(當然中間會進電池儲能和緩衝)進行驅動。
但以目前PGO這台的設計自然仍是以內燃機驅動為主,引擎本身的的運轉受到CVT機構本身的限制,在行駛速域上就大幅度決定了引擎的輸出效率及傳動效率,一般的概念上可以理解在低速和極高速域時,引擎會呈現較低效率的運作,自然油耗不會理想。而電推的能量來源除了一開始電池活化本身的化學能及充電時給予的能量儲備,後續運作時就是內燃機運轉時給予的能量,為了維持電池充電的需求,絕大多數這用以充電的能量都是高過於需求,因此怎麼處置這些多出來的能量就是可以考慮的地方,像使用能動態調整輸出的整流器以從源頭直接降低發電線圈對於曲軸的負載也是常見的方法,但若結合電推,還可以在引擎運轉時,根據需求去編輯電控的邏輯,在特定時刻使用電瓶儲備能量來降低區軸負擔,尤其是起步時,有效縮短引擎從低轉低負載的低效率狀態到理想運作狀態的時間,又可以提供使用者良好的輸出體驗,應是以在引擎怠速和高效率運作時能有效回補電瓶的電量來達成。
實際上這個電控怎麼寫的,就要看PGO實作上怎麼進行,邏輯上激進點就可以讓電推性能和省油更顯著,但電瓶本身要承受的風險就更大,若是保守點,那電推的效益就不顯著,尤其要達成全域電推的話,太過保守就是全域接近無感,若電推MAP和傳動能搭配得夠好,我相信至少在低速起步應該是會很有感的,接下來就是觀察妥善率了。
我個人對於PGO這次的設計概念是有正面評價的(但雙火星塞我個人不喜歡),尤其是如果全域電推的設計到位,那麼接下來的重點就是怎麼去擴增電瓶的儲電量,並且加入外部的充電設計,往"真正油電"的方向走去... 至少我自己會想往這方面去"改裝",畢竟對於我個人性能的追求來說,應該是會有相當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