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在買了TIGRA150之前本人就已經有一台愛將150+汽車代步
但每當遇到雨天要出門時
騎打檔車出門雖然雨衣攜帶不是問題(有裝漢堡)
但回家時看到油箱以下全部都噴成土黃色的愛車心裡就只有

處理起來浪費時間不處理又實在看不過去
而開車出門卻又得面對塞車+找車位+油錢之苦
於是萌生了購買代步車的念頭
我的要求很簡單:
1.12吋胎(或以上),因為胎大表示穩定+安全

2.15匹以上馬力,不是我喜愛競速,12吋胎以上的車款通常車身較重,大動力除了加速快爬坡有力之外(家住山上沒辦法

3.路上同款車不能太多,沒辦法,天生就對冷門車情有獨鍾

於是最後只剩RCK180和TIGRA150二選一
TIGRA的車架設計似乎比RCK好(畢竟車架是無法改裝的)
價錢也便宜了10K多
於是一看到預購消息出來
便連試騎都沒試過就下訂了(我承認有一部份的原因是TIGRA便宜才買的

等待車到的過程是漫長的
終於過了一個多月後(大約七月初訂的車)
接到車行電話說車到了
但剛好當時有事就過了幾天才牽車
抱歉廢話有點多

那不囉嗦了
看官們,請賞圖吧

實車比照片上看起來還大台

側面來一張

車頭PGO標誌

驗明正身:主水箱和風扇

側面排風口+反光板

H4頭燈,亮度非常夠用,但原廠的角度太低了,想調高時發現調整非常麻煩(車行是把把手殼整組拆下來調的


燻黑方向燈殼(但個人覺得125上全透明的燈殼辨識度較佳)

尾燈組,全車指示燈都是LED的喔


造型



坐在車上的角度看龍頭

這就是標題說的遺珠之憾,其實本人反而比較喜歡125儀表的造型,就那個螢幕面積實在太小了!於是稍微影響了辨識度,而且也讓時間和里程數無法同時顯示,日後換儀表里程數一定會歸零,到時候所有的零件保養里程就必須重新計算,算是牽車到現在唯一的遺憾吧!

左手邊開關

右手邊開關,多了很實用的危險警示燈(雙黃燈)


多功能鎖頭

鑰匙,旁邊那塊紅色的磁石實在是有點突兀...

中間高度坐墊,為了以後可能會借給家人其所以選擇低一號的坐墊,目前乘坐的感覺還不錯,支撐性很夠又不會太硬

看起來很大的車廂

但深度稍嫌不足且中間凸一塊東西


斷電開關,它連啟動馬達的電都斷,且儀錶板上會顯示斷電開關未開,防呆且不會因為忘記開開關而打馬達打到沒電(這點RCK就輸了,RCK熄火開關扳起後啟動馬達還是打得動)

個人是車上3C產品重度愛好者(衛星導航+行車紀錄器+手機/MP3充電),所以車充算是不可或缺的配備,設計在車廂中在使用時電源線就必須拉很長,但相對的下雨天還是可以照常充電,還有一點就是萬一車充頭太大顆車廂蓋下後就有卡到之虞


ONE TUCH飛炫踏板,不知耐用度如何


前煞車,單二卡鉗

後避震,掛瓶的喔


後煞車,前面用單二後面用對二?!


金屬油管,重點部位有用套管包覆,有用心


排氣管,個人蠻喜歡這造型的,且防燙蓋包覆面積頗大,不容易發生燙傷的危險,但使用時也發現排氣溫度頗高的


前段也有防燙蓋


傳動箱和空濾總成外觀

機油濾心蓋,TIGRA的濾心跟之前印象中比雅久的設計不同,現在設計成無金屬外殼的紙濾芯,也許是為了節省成本吧


沒想到才半天時間就開始出現戰火了

請各位理性討論,理性討論阿

其實大虎也並非完美到無懈可擊的地步
我大致上整理了些個人感覺到的優缺點
優點:
1.動力充足(跟RCK180有得拚,雖然差一點但畢竟車價便宜了不少

2.龍頭重且過彎晃動少
3.煞車對我來說夠利且很好控制
4.乘坐空間比照片中看起來要來的大(腳踏+坐墊)
5.配備齊全,基本上不太需要再加裝改裝品
6.稀有度高,相對的吸睛度也高

缺點:
1.組裝品質有待加強,車殼間的公差有點大
2.烤漆殼細部有瑕疵(凸點),但我一買來就打算跟別台車擠在一起所以就沒去凹保固囉

3.剛牽車大燈沖過高壓水槍後騎乘一段時間就會有水氣,回經銷商老闆說因為大燈有設計透氣孔所以是正常現象


4.水箱位置設計雖然有助於散熱但夏天熱氣可是會直衝小腿的,但為了引擎散熱只好忍耐囉

5.機油濾心設計的位置很容易造成換濾心時機油會沿著中柱流下來

目前總里程數只有12X KM
所以連第一桶油都還沒用完
這幾天找機會會盡量其稍微遠一點來測試油耗
但訓車期間轉速低油耗一定不怎麼好看

待小弟我和TIGRA相處久了以後再來報告心得吧
----------------分隔線-----------------------------------
相信各位一定有很多問題需要解答,
那不嫌棄的話就讓小弟來為大家說明吧

1.行照上寫的是150cc並非當初資料上寫的150.1,所以是不用繳牌照稅的(圖片為證)

2.當初本人也有試騎過雷霆150和雷霆王180,個人是覺得這兩台車龍頭都輕了點,而我要的是較穩重的騎乘感,還有雷霆的外型真的不是我的菜,雷霆車主和車迷小弟在此說聲抱歉

3.儀表部分就如同樓下複製的官網聲明,所以我拿到的485號是125的儀表,其實前面有說過本人對125或150儀錶的喜好了,會覺得心裡有疙瘩純粹是日後保養里程計算不方便(又要加加減減

4.油耗部分小弟還沒能跑完一桶油所以還沒有實際上的數據,但如同一開始所說,與其買台馬力不足的車然後拉轉徒增不必要的油耗和磨損,我還是傾向馬力夠輕輕鬆鬆騎乘的感覺

有問題也歡迎各位提出來交流
但還是一句話:理性討論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