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都狼仔 wrote:小老婆已經貼出傳動照(恕刪) 有看到這一篇, 與你貼Honda的接近, 但是光陽應該有避開一些專利, 只是好奇, Honda有看到2個冷卻管路, 一進一出, KRV沒看到, 有看到前面Pully盤濾網與後面離合器的排風透過塑膠蓋的轉2個角度排出, 應該就這樣子吧?有人討論到2條皮帶的功率損失, 但是內皮帶因為距離短, 效率應該比之前的長皮帶好, 負責傳動後輪的皮帶有齒目, 效率應該不會比鍊條差, 期待之後的測試報告.
zcs0125 wrote:年底上班忙,給您一個(恕刪) 謝謝貼圖, 我也很喜歡研究懸吊系統, 我個人騎Suzuki DL650, 後懸吊就是多連桿中置懸吊,台灣上市白牌車除了G-MAX外, 還沒看到一台是真正的多連桿置中懸吊系統, 都是為了妥協置物箱, 連BMW大羊也都設計在左側, 從那之後, 一堆大羊放左側, 檔車有些放右側, 這些車的共同點, 避震筒一定是鎖在主車架或副車架上, 有一台義大利跑車, 我忘記了品牌與型號,她的後避震筒是鎖在自己的後搖臂上, 透過多連桿與車架連結, 意思是, 後避震筒運動時的應力, 可以對於主副車架的變形與扭曲達到最小, 這是目前看起最厲害的設計, F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