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陽啊...你在迷惑甚麼呢

看到另一個討論串racing 150吵得亂七八糟, 心中覺得很無言
事實上racing 的外型是蠻有爭議, 同時覺得光陽最近一連串的表現...
雖然是很積極推產品搶市,但是好像老是找不到自己產品的定位

不知道有沒有光陽的人在看這個版的,我實在很想建議
何必一直汲汲營營要去搶鵝的市場,光陽有自己的優勢為何一直不好好用呢?
這個優勢就是像ego 250這種大型的小羊

我是6年前段班的,相信很多和我相近年齡,有個穩定收入的朋友一定都很想買重機
但是重機的停車,養車都是大問題,而xc250這類休旅羊對於在都會上下班鑽車陣尺寸上
仍稍嫌大了些,這時ego 250這種尺碼的車真是救星呀.......那種時速80之後的再加速力
真是讓人騎了就會愛上!!
但是ego 250那個有點太過歐風的外型,小毛病又不斷的評價實在讓人望而卻步;
囉嗦了半天結論是......為何不能出一款g5的外型250引擎的車呢?
Y牌和S牌最近都有很優的車,但是這兩家引擎受到日本控制較多,但光陽應該比較沒這層顧慮,
所以為何不善用這個優勢呢?

體積略大也無妨,但也不必250的車就得設計成"休旅"吧! 其實dink 180也不錯了,
但是180的排氣量有點尷尬,所以如果能以白牌的上限250出一款通勤型機車,
價錢壓在10k左右(當然越低越好), 相信會拿下一堆想騎重機又養不起的人青睞的.....
2008-05-17 0:03 發佈
既然要買250就不必考慮大小
設計得"休旅"大一點比較霸氣才能有所不同
否則跟滿街跑的小強(125)比較能顯現出什麼優越感
如要買250建議你有一部舊的125來代步吧!
長途旅行就交給250休旅型速克達吧!
光陽在國產車系外型的風格,我個人認為從G4開始,就比較沒有什麼特色
不過外銷車系,倒是蠻多不錯的作品,ex. SUPER 9
光陽要不要出個台規 250 cc 的SUPER 9,然後馬桶要跟G5一樣大
應該會蠻符合樓主你的需求。

我是6年5班,四輪的用途只剩下帶小朋友走長途(50km以上)
一般出勤,就靠RV2了(今天還給我電瓶掛點,1550飛了,12號電瓶,比我的紅牌用的7號還貴)
其實真的要鑽,RV250也是很兇的啦,只是油耗就有些難看了,大概剩25km/L吧
另外我還有一台,已經變成觀賞用的中黃蜂,老天爺啊,什麼時候才能與我的 hornet 600出去透透氣

最近開始改騎 bycycle了,應該能省點汽油唄
山葉和台鈴兩家都是日式做風
兼持自己的步調和風格
只是前者和後者的銷售命運大不同就是了

兩陽國產車的定位就是以臺灣市場為導向
隨者流行在走
所以老是被人詬病有仿照之嫌

其實他們以前出過的胖胖車體 一眼就能認出是那一家的車
例如光陽的G系列 三陽的大眼悍

現在停車場一眼望去
整排機車都是翹屁股和管的車

從山葉的RS100 SV MAX125 開始
不知道為什麼越來越多人迷戀尖銳造型的車尾(小弟曾經也是,敗入RS100)
然後光陽JR G5都是尖屁股
三陽RX GT FT 也是尖屁股

反而新勁戰BWS125和CUXI又不玩這一套了(舊勁戰的車尾燈也是尖的)
真打品牌形象戰 當然拚不過那些國際一流大廠
它策略只能以 做突破
例如 超大cc數 數據上的大馬力 噱頭性的東西如外星人活塞 斧頭引擎 含氧電腦
還有一些豪華的配備 和低價策略(當然低價策略不包括組裝地台灣)
不斷的改版出新車海 加上大量的廣告轟炸 來衝市佔率

也因為只能以點來搶攻市佔率 才會有一些怪怪的作品 顧前不顧後 例 吃機油呀 CDI火燒車

舉例像現在有台主打車~
超強馬力超級沒力
同級車最大但只比GTR
主打浪花碟送你單一鉗
硬上12吋 歪框拚經濟
鋁制的三角台 軟到可以
改成雙避震 引擎弔架就可偷斤減兩
還有個原廠會進水的算正常的齒輪箱
中國生產零件 再由台灣工讀生組裝.....
......其它問題繁不及載...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