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我加了1.4 cm預載,衝減速坡明顯沒有觸底的感覺,也不會感覺過硬,吸震性也很好。我認為原廠彈簧加預載就很夠用了。
順便解釋一下我的看法,加預載並不會改變彈簧的K值,所以不會讓避震器變硬;網路上說的謠言完全沒根據。那加預載是幹嘛咧? 是為了充分利用體重所消耗掉的行程。以我本身來說體重會用掉2 cm 行程,所以如果我加入2cm預載就能完完全全追回那2cm 的行程;也就是當我坐上車完全沒有任何下沉。
第二點,由於預載只會增加行程,不會改變彈簧K值;所以如果想獲得不一樣的避震軟硬感,只能換K值不同的彈簧而不是加預載。換改裝彈簧跟加預載是完全不同的解決方案。如果是體重100公斤的人,建議是換硬彈簧;因為那樣能匹配這個系統的振動頻率。但我覺得這個彈簧的軟度是我要的,我只要解決觸底問題所以加上預載。
第三點預載的極限在哪? 理論上前叉彈簧的可壓縮範圍遠遠大於行程(那彈簧至少有30 cm吧),行程是被阻尼棒所限制。所以把彈簧加入預載是完全可行的方法。但預載不可能無限增加行程,最多就是加入跟你體重相當的預載,再多就失去彈性了(因為避震桶向上的預力大於體重)。所以也有人是用普麗珠加長阻尼棒,這麼做可以製造出額外的行程;不過同時龍頭也會升高,碼表線也會不夠長。
第四點加入預載有何缺點? 應該是彈簧長期處於壓縮狀態容易彈性疲乏,不過都老車了沒在怕了。軟化頂多換掉彈簧就好。另外雖然壓縮端的行為沒有改變,但回彈力道應該會增強;不過這部分有阻尼去承擔所以我不擔心。
這次嘗試我沒辦法直接加2cm 預載,原因是太難裝進去了。想像要付出體重一半的下壓力才能組裝前叉,必須有超人般的臂力。不過裝入1.4 cm預載也夠嗆了,這次就分享一些跟別人不一樣的改裝經驗。
首先是買這種虎王的三分華司,直徑25 mm,略小於10元銅板。



拆卸的過程就略過了,太多前人的分享。值得注意的是三角台有兩根螺絲,上面那根是定位螺絲,會卡住前叉凹槽所以要完全抽出才能卸下前叉。前輪軸在拆卸前先用油漆筆作記號,鎖回時扭力才會剛好。
前叉的大魔王有兩關,C環跟底部螺絲。底部我用火焰扳手拆裝所以完全沒有難度,今天來分享我如何對付C環。
撬開頂蓋會看到C環跟頂塞,這個頂塞就像香檳的軟木塞一樣可以上下移動。我的老車因為這裡些微生鏽完全咬死,頂塞完全不能下壓。


接下來的大絕招,組裝10號套筒與一小段延長桿



這時候拿出挑C環神器,五金行買的錐子與老婆不要的毛線勾針(掏寶十幾元的次貨)。

放入墊片剛剛好蓋滿彈簧,


裝回時先抬桌子,跟剛剛一樣套筒先對好頂蓋,再慢慢放下桌子就頂住了;小心不要側滑不然整根前叉倒下來,油可是漏滿地。我這次預壓快要50 KG桌子都鎮不住啦,趕緊再加重物。用桌子頂住就可以空出雙手慢慢裝C環,不需要特工你也辦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