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雷霆150 前叉加預載有效解決行程問題

事情是這樣,我的racing是2011款里程數3萬4。由於從來沒有換過前叉油,想要自己保養。自從上禮拜自行拆洗,換美式馬15W油100 cc後,跟之前一樣沒什麼特別不同的感覺;路面小不平都能很舒服的吸收,像氣墊一樣,但大坑洞就很震。別人說前叉會觸底,本來不信,自己在前叉綁了束帶上路實測,果然很容易觸底。總行程6.1 cm,原廠未改;我體重70Kg,坐上去下降2 cm,小碎震約使行程達到4.5 cm;時速20km衝減速坡就直接達到6.1cm行程了。後來衝個不太嚴重的坑洞也是達到6.1 cm,顯示太容易觸底。避震對付不了路面,當然顯得過硬,其實那是觸底了。

先說結論,我加了1.4 cm預載,衝減速坡明顯沒有觸底的感覺,也不會感覺過硬,吸震性也很好。我認為原廠彈簧加預載就很夠用了。
順便解釋一下我的看法,加預載並不會改變彈簧的K值,所以不會讓避震器變硬;網路上說的謠言完全沒根據。那加預載是幹嘛咧? 是為了充分利用體重所消耗掉的行程。以我本身來說體重會用掉2 cm 行程,所以如果我加入2cm預載就能完完全全追回那2cm 的行程;也就是當我坐上車完全沒有任何下沉。
第二點,由於預載只會增加行程,不會改變彈簧K值;所以如果想獲得不一樣的避震軟硬感,只能換K值不同的彈簧而不是加預載。換改裝彈簧跟加預載是完全不同的解決方案。如果是體重100公斤的人,建議是換硬彈簧;因為那樣能匹配這個系統的振動頻率。但我覺得這個彈簧的軟度是我要的,我只要解決觸底問題所以加上預載。

第三點預載的極限在哪? 理論上前叉彈簧的可壓縮範圍遠遠大於行程(那彈簧至少有30 cm吧),行程是被阻尼棒所限制。所以把彈簧加入預載是完全可行的方法。但預載不可能無限增加行程,最多就是加入跟你體重相當的預載,再多就失去彈性了(因為避震桶向上的預力大於體重)。所以也有人是用普麗珠加長阻尼棒,這麼做可以製造出額外的行程;不過同時龍頭也會升高,碼表線也會不夠長。

第四點加入預載有何缺點? 應該是彈簧長期處於壓縮狀態容易彈性疲乏,不過都老車了沒在怕了。軟化頂多換掉彈簧就好。另外雖然壓縮端的行為沒有改變,但回彈力道應該會增強;不過這部分有阻尼去承擔所以我不擔心。

這次嘗試我沒辦法直接加2cm 預載,原因是太難裝進去了。想像要付出體重一半的下壓力才能組裝前叉,必須有超人般的臂力。不過裝入1.4 cm預載也夠嗆了,這次就分享一些跟別人不一樣的改裝經驗。
首先是買這種虎王的三分華司,直徑25 mm,略小於10元銅板。雷霆150 前叉加預載有效解決行程問題厚度一片是2 mm,一盒七片我全裝了。當然如果錢多多也是可以放入10元硬幣雷霆150 前叉加預載有效解決行程問題

拆卸的過程就略過了,太多前人的分享。值得注意的是三角台有兩根螺絲,上面那根是定位螺絲,會卡住前叉凹槽所以要完全抽出才能卸下前叉。前輪軸在拆卸前先用油漆筆作記號,鎖回時扭力才會剛好。

前叉的大魔王有兩關,C環跟底部螺絲。底部我用火焰扳手拆裝所以完全沒有難度,今天來分享我如何對付C環。

撬開頂蓋會看到C環跟頂塞,這個頂塞就像香檳的軟木塞一樣可以上下移動。我的老車因為這裡些微生鏽完全咬死,頂塞完全不能下壓。雷霆150 前叉加預載有效解決行程問題所以先像這樣用19號套筒頂住,槌子敲一下就會活動了。雷霆150 前叉加預載有效解決行程問題這時最好噴一點除鏽油,然後周圍若鏽蝕嚴重先用細沙紙稍微除鏽,因為等一下C環解除,頂蓋會因為這圈鏽斑而無法自動跳出。

接下來的大絕招,組裝10號套筒與一小段延長桿雷霆150 前叉加預載有效解決行程問題,一端頂住桌子,一端頂住頂蓋;下面用板凳或木板調整高度,使整體下壓約2cm就好。雷霆150 前叉加預載有效解決行程問題接著用手把上套筒用力上提,頂蓋就沉下去了。然後放開雙手,頂蓋會一直維持在比較下面雷霆150 前叉加預載有效解決行程問題

這時候拿出挑C環神器,五金行買的錐子與老婆不要的毛線勾針(掏寶十幾元的次貨)。雷霆150 前叉加預載有效解決行程問題搭配使用不到三秒就搞定C環了,秘訣是用錐子插入C環與內管之間製造空隙;用勾針勾住C環往上拉就起來了。重點是先製造空隙讓勾針有地方能勾,如果沒有勾針我想用迴紋針折成鉤子也行。

放入墊片剛剛好蓋滿彈簧,雷霆150 前叉加預載有效解決行程問題疊七片看起來真的有點高啊。雷霆150 前叉加預載有效解決行程問題

裝回時先抬桌子,跟剛剛一樣套筒先對好頂蓋,再慢慢放下桌子就頂住了;小心不要側滑不然整根前叉倒下來,油可是漏滿地。我這次預壓快要50 KG桌子都鎮不住啦,趕緊再加重物。用桌子頂住就可以空出雙手慢慢裝C環,不需要特工你也辦得到。雷霆150 前叉加預載有效解決行程問題打完收工,前後約一個半小時。
2018-11-16 1:43 發佈
s110g wrote:
事情是這樣,我的ra...(恕刪)


看你有沒有拍阻泥棒的照片有在po上來看一下才能知道你是否需換新版阻泥棒

s110g wrote:
阻尼棒是'好物'那...(恕刪)


如果已經是改良阻尼棒了
剩下的就是 用上AGIP 15W 前叉油 不建議美式馬了,我這次 4萬多快五萬公里拆下來

AGIP 15W還可以看到 黃色油的顏色,美式馬1萬2KM拆下來黑的跟機油快差不多,耐用度差太多


再來就是所有的耗材一定要換
1.土封
2.油封
3.防塵套
4.底部螺絲+墊片(這特殊專用的)
5.彈簧
6.前叉專用油 15W

彈簧可以買DY的 上個月才剛右全換過,換一次用快5萬很便宜。

上DY彈簧+有改良的原廠阻尼棒,耗材都有換,那加載是多餘的,DY彈簧都有做的不用再加墊片
我的是G系列
問題點跟雷霆類似
我之前也是車子牽來沒多久就換油、加預載
一開始也是用華司,後來改用六角螺帽,一顆就夠高了

阻尼棒,原廠後來的新設計雖然不錯,但比較偏向慢速時好用
最上方的孔是活動的,下去的時候孔大,上來孔小
這本來很好,但快速運動時,會因為上來偏慢,連續上下
因為都是接近臨界值
雖然沒觸底,但實際上不舒服,因為回彈太慢,遇到新碎震,沒有多的下壓空間了

我是直接把阻尼棒上面那個活動小孔拆掉,讓它變成大通孔
阻尼油,原廠應該是5W,我是換成15W
騎乘實際感受,不管低速還是高速,都感覺比較舒服
s110g wrote:
事情是這樣,我的racing...(恕刪)


我2007二代戰在2015重灌油時也請車行加一普利珠/一墊片做預載。

預載就是預置一向上反作用力在那,過坑才比較不會壓縮那麽大像浪中乘船,
或許更不傷彈簧。

s110g wrote:
事情是這樣,我的racing...(恕刪)


很棒的文章~謝謝你的分享^^
願聞其詳~ 願體之享~
umax wrote:
如果已經是改良阻尼...(恕刪)

請問阻尼棒螺絲跟墊片要去哪買?美式馬是沒辦法已經買了先用完再說 ,不過如果只是換下來變黑那應該是磨耗產生的鐵粉造成的,畢竟它本來是透明的呀。我上禮拜換,昨天拆開時流出來一點點也是灰色的,應該就是混入鐵粉。至於油封,我上次挖另一台SF的油封有點嚇到了,太緊。所以現在覺得堪用就盡量不要去挖它,不然整個過程會拖太久。
m2263 wrote:
...(恕刪)預載就是預置一向上反作用力在那,過坑才比較不會壓縮那麽大像浪中乘船,
或許更不傷彈簧

補充一下,的確預載是預置一向上反作用力;但過坑的壓縮還是同樣的大小,只要那個坑本來不會造成觸底。

預載真的是好物,同意你說的;每台車都應該加預載才對

去年六月底幫一台G6有改對四卡鉗的處理前叉

內管組用GJMS

改裝的內管組大多都會改成內六角頂蓋

不過有稍微修正內部一點東西

但油是加30W的前叉油,預載嗎...20mm

車主體重80kg

剛開始他覺得偏硬

但騎乘了一個暑假後,倒覺得剛好

直至今天,他還是覺得沒有調整的必要...

車主輪胎都用100/90-12尺寸
可以推就推,不可以推就閃,閃不過就躲,躲不過就拖,好過背黑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