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經由MOTO7 許可轉貼
內外俱進:KYMCO G6 150 VVCS 300km 訓車測試報導

奔騰車系自誕生以來一直都是許多年輕族群所喜愛的車款,在KYMCO 不斷的研發與進化後奔騰車系到現在也已經演化到了第6代了,雖然說「奔騰」車名現在只能在車主手冊上能看到,不過車系的血統始終沒有消失,一直的延續到了現在的G 世代。
G6 車系自2012年推出以來,因為優異的性能與完整的便利性一直是許多年輕朋友的購車首選,在經過三年的產品週期後,小改版的G6 150 VVCS 在一個月前於高雄舉辦的104年度交通安全巡迴教育種子教官培訓現場首次亮相。
雖然在亮相之後MOTO7 很快的為各位讀者們做了一次新車介紹,但許多讀者們對於新版G6的改變細節以及車上所搭載的LED 大燈與VVCS 系統依然有很大的疑問與好奇心,這次MOTO7 再次為各位讀者帶來更詳細的G6 150 VVCS 新車介紹,同時對VVCS 系統與LED 燈組也會做更進一步的解說,接下來就請各位讀者往下捲動您的滑鼠吧。
300km 訓車測試-何謂訓車
本次測試的G6 150 VVCS 因為話題度相當高也相當的熱賣,因此MOTO7 決定自行添購一輛G6 150 VVCS ABS 版本來做詳細的測試,既然是公司自行購買的車輛,在長遠使用的考量下就必須進行「訓車」的動作了。

MOTO7 直接向KEN 旺佳重車訂購G6 150 VVCS,交附相關證件與發票。

交車時核對行照與牌照是否正確。

交車時核對行照與車架號碼是否正確。

交車時核對行照與引擎號碼是否正確。

檢查全車設備做動是否正常。

原廠附上的說明書、快速操作手冊及改裝指南。
何謂訓車?如何訓呢?相信是許多要購車的讀者們所好奇的問題,所謂的「訓車」就是要讓剛買的車輛進行「磨合」的動作,因為剛組裝完的新車活塞與汽缸還未到達彼此契合的最佳形狀,因此需要經過「磨合」這個階段;雖然說有些車廠的新車在出廠前會在廠內先做動力測試、試運轉等等的動力品保程序,不過大多數的新車使用手冊還是會建議車主做一段時間的磨合動作。
至於訓車要用哪種方法呢?其實這個問題也沒有一定的答案,雖然原廠有建議的訓車方式,不過許多車主都有自己的一套訓車方式,以目前而言有照原廠建議的緩和訓車派以及快速訓車的暴力訓車派兩種,本次MOTO7 則是依照原廠的手冊建議來訓車,以中低轉速、緩和的油門開關來訓車,訓至300km 後再回車店將含有磨合金屬屑的髒機油換下。

MOTO7 使用的是一般的溫和訓車法,首次換油為300km。
小編在這邊也與大家分享一下,訓車其實也是在訓人,在車輛不能大開油門的磨合期,車主能夠在這時慢慢掌握車輛的各項特性,等到車輛磨合完成後車主對於車輛也有足夠的熟悉度,能夠更有信心且更安全的體驗車輛的完整性能,在還未掌握車輛特性時就胡亂衝刺對車輛與車主都是會造成危險的。
300km 訓車測試-外觀特色
G6 150 VVCS 在外觀上雖然改動的幅度看似不大,不過許多小細節都做了更動,第一眼望去會給人怎麼好像更順眼的感覺。新的G6 150 VVCS 在外觀上的變化朝向俐落、簡潔兩個方向去更動,除了全車的車貼做了樣式的更動外,在零件表面的壓花以及車側的線條也做了改變,如此一來雖然外觀更動幅度不大,但視覺上更加的協調。

閃亮藍為本次G6 150 VVCS 的主打車色,採用霧面塗裝的閃亮藍漆面質感細緻;在不同的光線角度下會呈現出不同的色澤,相當的吸引人。

車側造型是本次G6 外觀改動幅度最大的地方。

新設計的後牌架捨棄舊版層次感分明的雙色設計,將線條給銳利化,讓車尾的視覺效果更加上揚,車側銘牌也改為廠慶板的樣式。

新版的下側板面積加大並增加了造型銳利的進氣道幫助散熱,在側板後半段也有碳纖維紋路壓花增加質感。

延續原本G6 的側板進氣孔設計。

從後側45度看過去,G6 150 VVCS 的線條變得更加銳利。

車頭小盾相較舊款除了增加立體線條外,表面也改為碳纖維紋路壓花;G6 150 VVCS 的小盾經證實可與舊版相互流用。

G6 特色的LED 定位燈依然保留下來。
300km 訓車測試-LED 大燈組
改版後的G6 採用的是KYMCO 新研發的LED 大燈組,這也是繼AEON 之後國內第二家在150CC 車款上採用LED 大燈組的廠商,不過G6 的這組LED 大燈照明方式與AEON ES150、OZ 150 POLINI 並不相同。
G6 150 VVCS 的LED 大燈並非使用與AEON 相同的魚眼式燈座,而是採用與2015 T-MAX530 相同的反射照明式燈座的設計,這種照明方式的特點就是在燈組的正面並無法看見燈泡,燈光照射方式與傳統大燈組相同,是經由燈座反光面反射出去,因為反光面的角度設計得宜,因此G6 150 VVCS 的LED 燈組在夜間時,從正面看去甚至比傳統燈組還要柔和不刺眼,燈型也與傳統燈組較為相近,但廣度與亮度卻大大提升。

G6 150 VVCS 採用的反射式LED 大燈組,上半部為近燈,下半部為遠燈,上下的燈座設計並不相同。

G6 150 VVCS 大燈的LED 燈泡在燈組中間的位置,遠近燈切換的反應相當的快。

G6 150 VVCS 燈座角度設計的相當良好,在保有亮度的同時也不會讓對向的來車感到刺眼不適。
另外許多讀者一定很好奇,G6 150與G6 150 VVCS 版的大燈差異到底有多大?本次MOTO7 特別找來一台G6 150 50週年廠慶版來做亮度的比對,看看G6 150 VVCS 的LED 大燈組與G6 150原來的傳統大燈組究竟差異有多大。

測試環境如下
時間:午夜12時
地點:無燈光的田野小路
使用器材:NIKON D5300
光圈:F/4.5
ISO:100
曝光時間:1秒
焦段:18MM

此圖中可以看出G6 150 VVCS的LED大燈與G6 150傳統大燈的照明差異,因為LED大燈的亮度更高;燈座也重新設計從側面看去就像是「光束」一樣的向前射出。

G6 150 近燈

G6 150 VVCS 近燈

兩款G6 近燈同時照明。
在近燈方面G6 150 VVCS 的LED 大燈不論是在廣度以及亮度都較舊版的G6 15 0要來的優異不少,將兩台車放在一起打開近燈可以發現,G6 150 VVCS 的LED 大燈亮度直接蓋過舊版G6 150的傳統燈泡。

G6 150遠燈

G6 150 VVCS 遠燈

兩款G6 遠燈同時照明。
遠燈在經過對照後發現,差異較近燈來的小,G6 150 VVCS 的遠燈在廣度上與舊版G6 150差異不大,不過在亮度上G6 150 VVCS 的LED 大燈表現依然非常的亮眼,除此之外,G6 150 VVCS 的光型邊緣亮度衰減也不大,整體而言,雖然遠燈的照明廣度,差不多但實際騎乘時對路況的辨識非常明顯。
300km 訓車測試-動力系統 & VVCS
這次的G6 150 VVCS 官方文宣表示擁有14.1匹馬力,我們也將剛訓完300km 的G6 150 VVCS ,換完機油與齒輪油後,送上馬力機,實際看看輪輸出表現;在禾倉車業的協助下,我們分別進行了鎖定傳動與不鎖定傳動的測試;既然都將傳動蓋打開來進行鎖定傳動的動作,我們也順便測量一下普利珠重量,結果G6 150 VVCS 的普利珠比前一代的G6 150 的13g 還輕,每顆普利珠僅僅12.4g。

300km 換油,看起來機油還是很乾淨呀。

機油濾網也拆下看看,一樣相當乾淨。

換上新的機油,準備上馬力機。

普利珠重12.39g
實際推上馬力機,每個設定都進行四次的馬力測試,縮小誤差;在鎖定傳動的情況下測出為11.27,而不鎖定傳動時測出12.06匹馬力,約為官方提供的引擎軸馬力14.1匹的85%,相當合理,以空冷150 單缸車款來說,KYMCO 的G6 輸出依然是水準之上。

在禾倉車業的協助下進行馬力測試。

同時也將傳動固定,測試少了傳動變速下的馬力輸出。

認真的拉了好幾次馬力。

傳動鎖定下的馬力圖,最大馬力為11.27。

沒鎖定傳動下的輪輸出,最大馬力為12.06。
何謂VVCS?VACS?
本次G6 150 VVCS 最大的特色就是搭載了首見於小排氣量機車上的可變汽門揚程系統,不過除了VVCS 系統外G6 150 VVCS 在區軸與活塞也經過優化,除了引擎運轉品質更細緻外也提升引擎的耐磨耗度。

G6 150 VVCS 引擎優化後運轉細膩度與耐磨耗度皆獲得提升。
G6 150 VVCS 亮相過後,許多讀者們對於VVCS 到底是什麼還是搞不清楚,並且很容易與VACS、 VTEC 兩個系統搞混,在這邊也特別對幾個系統做一個淺顯易懂的解說。
VVCS:可變汽門揚程系統,如果用最簡單的說法來講解就是改變進汽門開啟幅度的系統,透過油壓機構在讓汽門打開的幅度改變,讓高轉速時獲得足夠的進氣量,這套系統的所在位置是引擎汽缸頭。

G6 150 VVCS 車身上有VVCS 雷雕貼紙。
VACS:這套系統的目的是改變進氣道的長度,透過切換不同長度的進氣道讓車子在低轉與高轉都能保有適當的進氣量,安裝位置在空濾到引擎間的進氣道。

VACS 機構,可以看見從空濾伸出一粗一細的進氣管,較粗的一端有個電磁閥,根據轉速來開啟,達到更大進氣量。
VTEC:相信許多讀者一定很熟悉這個名子,不過這並非HONDA CB400 上的HYPER VTEC 系統,HONDA 運用在汽車上的VTEC 系統為可變氣門正時與揚程控制系統;VTEC 系統除了汽門揚程外,連點火正時也會因應不同的轉速而改變,VTEC 的汽門揚程改變方式與VVCS 非常相近,安裝位置同樣位於汽缸頭。
至於大家熟悉的機車用HYPER VTEC 系統則是改變「汽門的工作數量」,一汽缸的四個汽門在低轉速時只會有兩個開啟,高轉速時才會四個汽門同時工作。
最後把所有系統在比對一次,VACS 為進氣道優化,VTEC 為VVCS 的進階版,除了汽門揚程外還控制正時點火,HYPER VTEC 則是控制汽門工作數量。

紅圈處即為控制VVCS 系統的油壓機構。

G6 150 VVCS 的汽缸蓋料件號為AAG1 與改版前的LKB3 不同。
為了讓大家能更清楚VVCS 機構,我們特別請升馳車業協助,將整個G6 150 VVCS 的引擎汽門蓋打開來。為了要方便作業,要將整個引擎卸下,打開汽門蓋後就看到傳說中的可變氣門機構,進氣氣門有兩組搖臂,而排氣只有一組,我們再繼續拆下去,將凸輪軸取出,一切都更明顯了。

在升馳動能車業的協助下,來看看G6 VVCS 究竟長怎樣。

拆解所需的全部工具。

這裡可以看到G6 150 VVCS 已經取消了前一代的VACS 機構。

拆光光,紅圈圈起來的是OCV 電磁閥接線。

看到汽門搖臂機構了。
凸輪軸上共三個凸輪,一個對應排氣汽門搖臂,兩個對應進氣汽門搖臂,兩個進氣凸輪的高度不同,而進氣搖臂除了一個主搖臂直接連結到汽門外,另一個與更高的凸輪連結的搖臂則是一個獨立活動的機構。當轉速到達6,500rpm,電磁閥開啟導入油壓後,該搖臂會與主搖臂聯動,因此汽門的揚程也跟著變高。

OCV 機構,透過電磁閥控制油路開關。

凸輪軸,兩個同樣角度但高度不同的凸輪,都是負責進氣汽門揚程的部份。

高凸輪對應的搖臂機構零件,獨立於主要進氣汽門搖臂。

A 搖臂對應較低的凸輪,B搖臂對應較高的凸輪,A與B 在OCV 未開啟油路時兩者是獨立的,由只有A 與汽門連結,因此汽門開啟高度是跟著與A 連結的凸輪高度。一但OCV 開啟油路,B 會與A 連動,由於B 所對應的凸輪更高,因此汽門揚程會以B 的為主。
300km 訓車測試-懸吊制動
G6 150 VVCS 前懸吊在外觀上與舊版相同,但是後避震這次不僅是變更彈簧的顏色而已,G6 150 VVCS 的後避震彈簧為均等密度設定,並非沿用前一代的上下疏中間密設計。

新版的三段可調後避震彈簧設定與舊版不同。
在制動配備上,G6 150 VVCS 這次在頂級版車型搭載了BOSCH 9.1M 的ABS 系統,並且採用與Racing King 180 ABS 相同的專利式輪速感應器,因此G6 150 VVCS 的輪框上並沒有ABS 車款常見的感應圈,要分辨是否為ABS 板的G6 150 VVCS 僅能從車頭斜板的貼紙判別。

G6 150 VVCS 這次升級為240MM 浮動碟盤,提升制動力。

後卡鉗同樣為單二卡鉗,採用金屬油管讓剎車手感較為線性。
在G6 VVCS 訓滿300km 後,除了進行馬力機的馬力測試外,我們也拉車到大空地,實際進行繞錐操駕;在實際的認真操駕下,G6 VVCS 的重心與現在運動性最指標的CYGNUS-X 相比,要高出不少,換來的是更敏感的傾倒反應,卻也少了點穩定感;而原廠的中柱設計盡可能的貼近車體,在右彎用盡傾角極限時,先磨到的反而是排氣管下方螺絲,換句話說,即使沒拆中柱也已經是原廠車體傾角極限。

訓完300km 就來認真操駕一下。

G6 傾角表現相當好。

緊貼角錐迴轉。

大傾角加上高重心,S型繞錐相當滑順。

另外我們這次也進行了相當特別的ABS 測試,既然ABS 能保持輪胎不打滑,那麼如果我們在彎中利用後煞減速時,有ABS 的車款是否就能直接扣下去,而不用擔心?在板主實測之下,G6 VVCS 的ABS 在傾倒轉向時依然會介入,雖然會感受到車尾因點放煞車的些微晃動,但整體來說不會影響操控,這是不是代表著之後會發展出利用ABS 帶煞過彎的技巧呢?
不過這裡要強調,不同車款的ABS 邏輯不盡相同,G6 VVCS 可行不代表其他車款可行喔。

傾倒時全力進行後輪煞車,注意看左手完全扣死拉桿。

在ABS 的介入下,鎖死後輪甩尾的情況不曾發生。

最後,試了高速下全力煞車,在ABS 的幫助下,相當穩定且快速的停了下來。
300km 訓車測試-配備提升
2012年上市的G6 雖然在一年前有推出配備提升的G6 50週年廠慶版,不過由於是限量推出,因此並不能算是正式的改版,這次改版的G6 150 VVCS 身上不但有許多廠慶版的升級配備,還加入了許多新的設計變更,在方便性、實用性都獲得提升,全車的人體工學設計也作了小幅度優化。

高反差儀表樣式與改版前大致相同,不過儀表內增加電壓數值顯示,原本電壓燈號的位置則改為ABS 燈號。

USB 掛勾也成為了標準配備,實際使用下非常穩固,不會因為震動而讓充電線脫落。

G6 150 VVCS 改變了座椅設定,將舊版前後座落差較大的椅墊設定修飾的較為平緩;實際乘坐感覺起來,前座發泡棉支撐性提升,乘坐起來較為硬朗,後座則較為柔軟。

G6 150 VVCS 將電瓶空間更往後尾燈縮入,因此車廂長度獲得提升,在放入大帽體的SOL SF-1 之後還有足夠空間放置雨衣與手套。
300km 訓車測試-300km 訓車心得
G6 150 VVCS經過小編幾天的騎乘體驗後;對於車輛的表現有許多驚豔之處,首先就是在市區的部分,G6 150 VVCS在市區的低轉速反應相當的不錯,綠燈起步時油門柔柔的開啟就能跟上車流了,雖然G6 150 VVCS的車身尺碼以150級距來說並不算小,不過在市區騎乘依然很靈活,不過後避震的預載在出場設定時是偏向運動化,建議市區騎乘與舒適取向的車主可以活用原廠的後避震預載可調,將避震調軟點增加舒適度。
在運動性方面新的G6 150 VVCS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新的後避震在彎道的支撐性相當的棒,新版的坐墊在支撐性與止滑性也比上一代有所提升,兩者搭配起來在山路騎乘時的路感回饋比前一代更為清晰了,原廠的瑪吉斯配胎在傾倒過彎時也提共了足夠的抓地力與穩定性。

G6 VVCS 原廠配胎就一定的抓地力水準。

G6 騎乘三角,騎士身高178cm。


G6 雙腳著地性,騎士身高178cm。
雖然G6 150 VVCS 配備了ABS 剎車系統,不過因為介入的時間控制得宜,因此在一般使用下跟正常車輛是沒有差異的,不過經過實測再經過濕滑路面時後輪的介入反應很快,且介入的回饋感受並不會讓騎士感到不安,設計的相當好;前輪的介入時間則較後輪晚,不過這個設定讓車主在激烈操駕的時候能有更多的操控空間。
本次G6 150 VVCS 雖然可以視為G6 的小改款,但是改動的幅度在小編眼中一點都不小,許多細節的提昇讓G6 150 VVCS得到了更棒的質感,而這其中有許多是需要實際的體驗後才能發現的,不管是新的坐墊、更好使力的後扶手、ABS的安全性、LED大燈的明亮照度等等,這些東西都是要實際接觸後才能完整感受的,如果對G6 150 VVCS 有興趣的朋友們,建議各位實際到車店去看看實車吧!

同場加映:300km 訓車輕旅行
既然要訓車300KM如果只是漫無目的的繞圈累計里程實在是太可惜了,因此這次小編把握G6 150 VVCS 在小編手上訓車的時間,規劃了一個訓車短機旅,希望能找到一條對車輛負擔不會太大,又能欣賞美景與品嘗美食的路線;最後小編決定帶著G6 150 VVCS 到桃園非常有名的「新屋綠色隧道」與「永安漁港」來趟輕鬆的訓車短機旅啦!

因為是平常日,因此前往永安的車輛很少,114線道沿線的紅綠燈數量也不多,因此可大多數時間都是照著速限在巡航。

在到達永安漁港前會有顯眼的左轉指標引導前往綠色隧道,進入綠色隧道前會先經過觀海橋,在這個橋上可以眺望整個社子溪的出海口。
經過觀海橋再往前騎約兩公里就能進入新屋綠色隧道了,新屋綠色隧道雖然是單車道,不過在平日是開放一般車輛通行的,如果不想在大熱天揮汗騎乘單車可以跟小編一樣選擇平日騎車來探訪唷!綠色隧道沿線有著許多的樹蔭,騎著車漫遊其中;就算穿著防摔衣也相當的涼爽。

在綠色隧道中因為樹蔭的關係,即使穿著防摔衣也非常涼爽。

在綠色隧道中間點,管理單位也貼心的設置了一個能夠眺望海景的涼亭給來訪遊客休息,在涼亭周圍也會有許多小販在此擺攤販賣飲食,讓大家補充體力。

涼亭旁邊的草皮是許多機車族與單車族拍風景紀念照的地方。
綠色隧道的終點前有個叫忘憂門的景點,此處本來是一個用漂流木所搭建的裝置藝術所在地,不過在經過幾次的颱風摧殘後現在只剩這個石碑是完好可辯的。

綠色隧道終點。

在忘憂門眺望著蔚藍的台灣海峽,方輕鬆的深呼吸發呆,累積的生活煩憂好像就能因此被海風給帶走了。

目前永安綠色隧道的終點:福興宮
福興宮興建於清光緒十一年,所供俸的主神為七府王爺、七位夫人、瑤池金母,福興宮為蚵間里、深圳里兩村莊之信仰中心,因為非常靈驗因此信徒眾多香火鼎盛,每到重要節慶都會有祭祀活動。福興宮的廟前廣場也是當地居民的休閒聚會之場所,在廟前老榕樹下時常可見到當地居民不分老幼在此聊天與玩耍。

廟前老榕樹下時常可見到當地居民不分老幼在此聊天與玩耍。
結束綠色隧道的慢活探訪後,時間也已經中午了,因此就掉頭折回永安漁港尋找美食吧!
永安漁港是桃園最有名的漁港,近年在成功轉型為觀光漁港後不但能夠在此買到新鮮的漁獲,還有許多海鮮料理、代客料理的餐廳,各類的海產小吃也有販售。
在許多重要節慶時,永安漁港也會舉辦許多的大型活動,如演唱會、煙火秀等等,因為備有腹地廣大的停車場與完整的硬體設備,因此永安漁港也是許多車友假日車聚、情侶夜晚談心的熱門地點。

永安魚港觀光魚市。
停好車後進入觀光魚市會先經過熱食區,這邊有許多的代客料理與海產餐廳,在遊客走過時也會賣力的招攬,不過這時可以先往前走,到前面去購買小吃與海產後在返回這邊帶入店內一同食用。

永安魚港熟食區。

漁市的中間以販賣海鮮炸物與夜市小吃為主。

漁市前端為海產販賣區,在這邊可以慢慢挑選喜歡吃的海鮮或是生魚片。

購買了飲料、炸物與生魚片後再返回熱食區坐下來點盤炒麵、或海鮮料理,對於預算不高但又想吃到海港美食的小資族群來說是個相當不錯的選項。
吃飽飯後可以到停車場旁邊的觀海橋去眺望海港風景,這座橋到了夜晚會有漂亮的燈光做點綴,是許多情侶晚上談情說愛的好地方。


從觀海橋最高點的觀景台可以眺望整個永安港。
經過一天的行程後G6 150 VVCS 的里程也多累計了不少,雖然今天是平常日,攤商沒有假日這麼多,不過少了假日的車潮與人擠人,騎著車慢慢的享受迎面而來的海風也是很棒的。
如果最近買車想要來趟訓車之旅的朋友們,不妨考慮看看永安漁港與新屋綠色隧道這條路線吧!沿路風景優美且紅綠燈少,除了能維持前進的步調外對新車的負擔也不大,騎累了路線周邊也有許多攤販與超商,可以讓人與車都短暫的休息後再繼續上路,對於剛買新車的朋友們是個相當不錯的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