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2013 KYMCO主力125/150 G6 萬年樓 車主報到帖:)

是時候開一張這個帖了吧?! 哈哈>M<







01/21牽車,22弄到好,騎到現在 里程:308.
常雙載,過彎穩定,車身穩. 騎乘舒適,好車一台. 愛台灣啦!

---------------------------------------------------

我黑油習慣用的品牌為:SupreXX MOTO Oill 系列 (參考.)

eni i-Ride moto 4T 10W-50 夏天用
Agip 7004 5w-40 冬天用
Total 10W-50 適合通勤用

G6 150 夏天(推薦): 普通騎: 15W 50 很操騎: 10W 60
G6 150 冬天(推薦): 普通騎: 10W 40 很操騎: 05W 60

齒輪油 建議選擇高黏性的.
推薦CP值款.
美國 SXX牌 齒輪油
CC數有 120CC 跟 180CC 包裝
油色跟 美耐吉、KP、速馬力 一樣 但是效果大大不同.
行駛靜音度約=飛登紅色,行駛中感覺就很安靜.
使用在G5跟金牌上都有一樣的狀況.
換油時磁石上鐵削量也很少.

價位跟C/P值來說 勝出.@@!!!

---------------------------------------------------


換黑油參考:
目前市面上引擎機油黏度大多是以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簡稱SAE)所訂定的標準分類。黏度分為含英文字母W及不含W兩大類。W即英文字冬天(Winter)之字首。含有W之黏度等級可適 用較低溫的地區。

以台灣地區為例:10W、15W、20W皆可提供優良的冷車啟動能力(=低溫流動性),
0W、5W雖然有更優良的低溫啟動能力、低溫流動能力,阻力小 引擎拉轉更快,不過價錢上也較昂貴。
前面的數字代表低溫啟動黏度,例如0W即為-30°時流動指數為3250mPas,
5W則是-25°時為 3500mPas,數字愈大對應的啟動溫度就愈高。

市面上所銷售的複級黏度(Multigrasde)機油,
常見的有SAE 20W-50, 10W-40, 15W-40, 10W-50, 15W-50, 0W-40, 5W-40, 5W-50, 10W-60,
主要是能在兩種高低溫氣候中都能維持合適的油膜黏度。

後面的數字同樣代表黏度,多半為100°狀態下的流動指數,數字愈大黏度就愈高。
高溫時機油黏度夠才有強韌的油膜,在機件與機件間潤滑發揮保護機件功能,
否則油膜破裂造成機件快速磨損。因此對於氣候炎熱的國內來說,
後面的數字所代表的含意 也遠大於前面的數字。
在台灣的夏天氣溫很高,從台北至墾丁最熱約40°C,且一整天持續高溫,
所以適用#40或#50機油,而低溫的黏度可較不需去考慮 (經濟考量為優先!)。

W前的數字選用(in Taiwan):
冬天選0W、5W、10W;夏天選15W、20W
新車選0W、5W;一般車輛選10W、 15W;老舊車輛選20W
住高山低溫區選0W、5W;住平地常溫區選10W、15W、20W

W後的數字選用(in Taiwan):
一般車輛或新車選40、50;老舊車選50
平順操控者選40;操駕激烈者選50、60
新車無吃機油選40;車吃機油選50
輕負荷小車選40;重負荷大車選50、60
短程通勤者選40;高速公路或長途用車多者選50、60
平路行駛者選40;常塞車、常慢速爬山者選50、60
欲較省油者選40;欲引擎較靜者選50、60

黏度是潤滑油最重要的單一性質,
但不能單靠黏度去判斷油品的好壞(黏度大小不等於品質),
就如同我們吃麵、粗麵條和細麵條,那一種品質好(粗細 不等於品質)。 From夢想家教.

---------------------------------------------------

順便分享騎乘感想:

該怎說... 基本上一台150的車子,有什麼好說的呢...我想想.
本人算是非常喜歡競戰的使用者,前一台是10年款的競戰.
為什麼會喜歡它呢,因為它過彎穩,低懸吊給你很舒適的騎乘的感覺!

G6的特色在哪邊,我也跟你說一下好了.
為什麼會挑這時間點換成G6,第一,我現在常載我女友,常雙載.
又跑市區,很少跑遠,或郊區...所以我很希望能夠有非常好的蛇形(超車)穩度,還有優秀的起速.
所以我選擇了這台車.
也是我把10的競戰汰掉的理由,雖然還有在騎.
第一.他過彎非常的穩,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基本上原廠出來的配備,就非常穩定舒適.過彎不輸RCK的穩定度.

第二.你載的"那個人",椅墊加高,她可以很輕鬆的靠在你肩膀,也可以很輕鬆的把手掛在你脖子上!
更可以一直往前滑,好害羞噢,不是!Orz...

第三.優秀的起速,而且穩定車身,省油的油耗,剛操車的時候,三天騎200公里,油才去一半多(全部十格,還有3.4格),以六公升來算.平均油耗40.4x6=242.4,非常省油,平均速度在50~75不等.
新式的引擎,轉速6500以下怠速,還有非常棒的油耗表現我非常喜歡!

有車友分享 加98油耗更為理想.
VACS可變進氣解密 - KYMCO G6深度測試報導 可以Google關鍵字.這篇報導很讚!

第四.好用的飛旋踏板,彈出扭,我覺得非常好用,人性化. 自動上升的坐墊,也非常方便!

第五.現在原廠送的精品非常多,雖然超五也差不多.但是整體感覺,顏色搭配,非常耐看!台灣味啦!愛台灣啦!
旁邊的踏板 剎車=白色 行駛中=橘色 配我的紅色車身,在夜晚真的是超殺超亮.
還有路人跑來問,這是G6嗎? 好亮XD!

第六.我本來就很喜歡大燈放在上方擺頭,隨著擺頭左右照.
我不喜歡RC.競戰,放在前頭身的設計!

最後.我之前就很想買超五,可是那時候在當兵,退伍後,電腦買完,房子看完.就買車,剛好這台上市.
天意><
選車,是代步工具,以自己最需的去選擇,而不是看別人怎吹,你就怎聽,你永遠不會買到自己想要的.
這是個人淺見,希望你可以接收><

附圖一張. 備註:後面是我老婆! 安安


目前騎309公里.已經第一階段換黑油.齒輪油.跟清濾網.
至於缺點.也是有的.

第一點.前避震太鬆,在非常顛簸的路段.非常晃,手不舒服! 除非你身段很軟,你會感受到那差別!

第二點."X"OO的... 我才牽兩個禮拜就撞車了是怎樣XD........

第三點.大家對超五80開始車頭會飄的印象依舊存在,無法對G6有認同感.(以實際去騎的話.)
本人騎過G5 150 超五來說,其實有改過一些東西,真的穩很多,車頭飄,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壓車頭吧!
G6 150 G6來說,雖然車身在100以後會有飄起來的現象,但是我覺得漂浮度比超五來的更低,更穩!

第四點.電子晶片感應的鎖頭,通常大家會有個習慣,鑰匙就直接插進去了.
大錯特錯,只有一個方向才能正式解車,另一個方向,會一直在那邊逼逼逼,不給你發.
機車誒,兩邊都能夠插鑰匙,為啥晶片只放一邊?!K牌!蒜你狠!

第五點. 停車的時候抖動有點大.應該是離合器的問題.G系列的通病?! 請專業車友解答了XD...

以上.實際體驗,的感想. 觀感各有不同歡迎討論.

---------------------------------------------------
2013-02-04 17:20 發佈
1/17領車,出沒中和&三峽一帶
參加了兩個G6 FB社團
正尋找勇者調教前叉方式中


自己設計G6反光貼紙,看起來真GG~



現小改行車紀錄器+電量計+盾牌燈(紅)+側燈(藍)
待破解如何拆前側板後裝LED反光片後,考慮分享如何不剪線DIY方式

蠻精闢的解析!

不過發文的感覺和用字好像01的話題人物。

應該是錯覺。


aeslaal0428 wrote:
蠻精闢的解析!不過發...(恕刪)



小弟大概看一下也直覺的連想到那位紅人..........
你說的該不會是..擁有GGGGG跟神鵝 的那位大大巴

話說回來..樓主說G6是C/P值很高的車...

aeslaal0428 wrote:
蠻精闢的解析!

不...(恕刪)
我好好奇你們在說誰耶...XD 真的!! 救命 誰來幫我解答><"
哈哈!!


aeslaal0428 wrote:
蠻精闢的解析!不過發...(恕刪)

孤寂的美學 wrote:
小弟大概看一下也直覺...(恕刪)

超五哥嗎!
嚴禁不明廣告以及衝動性具攻擊力的偏頗字眼,違反者逮捕歸案 南區分局
galant3310 wrote:
超五哥嗎!...(恕刪)


我也是一個月前知道超五哥的偉大後,就買了G6
台中 白色 G6 簽到~

歡迎中部人的加入^^

FB搜尋:光陽 G6 中區車友板-風 http://www.facebook.com/groups/228834067246873/
台中

藍g6 簽到~~

但明天才牽車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