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賀軍翔 wrote:
人家說正,你只會說反,不管人說的如何,你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把自己的錯誤觀念灌輸在別人身上,即使你說錯,你也堅持對,把自己的反一套說詞說成合理化,就是正反合觀念,複製別人文章,拿來當自己結論,沒有自己一套說詞 很混。
你能這麼精確、貼切的描述自己蠻不簡單的

大溪賀軍翔 wrote:
沒你複製文章拿來砲...(恕刪)

大溪賀軍翔 wrote:
我承認我自己非專業,只是分享自己騎車、換機油一些小觀念,當下看你回的文我很生氣,我也說氣話

大溪賀軍翔 wrote:
狂跳番號或他牌油用(油的厚度不同),哇,你的車用的都是神油,引擎完全不會卡泥油捏




chiayingcool wrote:
所以我到底是複製什...(恕刪)

chiayingcool wrote:
我的車在4-5年內也換過5種不同的油品
拆開看時還真的都沒有卡油泥捏
請問用不同油品與產生油泥的相關性是?


chiayingcool wrote:我的車在4-5年內也換過5種不同的油品
拆開看時還真的都沒有卡油泥捏
請問用不同油品與產生油泥的相關性是?
大溪賀軍翔 wrote:
怎麼只拍引擎? 是你自己的車? 嚴重懷疑,你拆開的車種怎麼沒拍?如何證明是你自己車的引擎? 網路隨便截圖很方便這我知道。
大溪賀軍翔 wrote:
1.3張圖的第一張圖,一看就是清理過的,拿清理過的東西再來說自己的車完全沒油泥? 完全是斷章取義

大溪賀軍翔 wrote:
2.你用過5種不同的油? 機油罐的圖? 還是隨便說用個10灌、15灌,對方都要相信你說的?
chiayingcool wrote:
我複製別人文章當自己結論砲人的事你什麼時候才要交代清楚?....怒刪
chiayingcool wrote:
以我知道的只能告訴你
0w代表在-35度c左右時還能保有流動性
10w代表在-25度c左右時還能保有流動性
...怒刪

大溪賀軍翔 wrote:
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344709-1-1.html
文章日期:2012-3-5 18:20:39
回覆 9# KTC 的文章
留言者:canlin
補充一下"低溫啟動指數"和"高溫黏度指數"的差異:
"低溫啟動指數"→眾所周知,引擎在啟動的瞬間,磨損是最大的,流動性愈高的機油,愈能提早潤滑引擎降低啟動磨損,
然而在一些寒帶國家,由於氣溫很低,導致機油的流動性降低,機油別說提供引擎保護,連啟動都有困難,因此會有0w(-35'c)5w(-30'c)的寒帶機油誕生,
較低的低溫啟動指數,可以使引擎容易發動,並且快速潤滑引擎,以降低啟動磨損。0w(-35'c)表示在零下35度C時,機油仍能保持流動而不會凝結。
請問,是怎麼知道 ~~> 0w代表在-35度c左右時還能保有流動性? 難道有實際去測試? 不是複製人家打過的文,難道本身就知道實際數值?
對方在2012發的文,該不會又要說 2015的文比2012的文早發出去? 還是留言者是自己在那個網站申請的帳號?
1.請問如何證明 0w代表在-35度c左右時還能保有流動性、10w代表在-25度c左右時還能保有流動性,如何佐證?
2.某A油0w40 40度c時的黏度是85.9<~~為啥不是80或100呢?一定就是85.9嗎? ,某B油10w30 40度c時的黏度是79<~為啥不是60 或 90?
是什麼油也不詳細打出來,沙拉油?豬油?葵花油?打個某交差了事? 如何相信是真的數字? 該不會又是靠手指去感應黏度?
要證明自己,就專業拿自己拍過的測試圖 或 影片(不要別人的影片或圖片),詳細分析一下,讓我們了解 原來0w代表在-35度c左右時還能保有流動性、10w代表在-25度c左右時還能保有流動性,這樣我們才會清楚原來是這麼回事
請回答問題,不要選擇性跳過問題,拿自己做過的實驗來證明,勿拿別人的佐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