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Kuo wrote:
唉...只能說台灣的...(恕刪)
Haiker講的重點是"人",而非車子好嗎?
平平都騎國慘125塑膠車
Rossi來騎,跟你騎出來的單圈速度就是不一樣
好,你瞧不起塑膠車
那換騎了M1,你就會比Rossi騎M1快嗎?
有時候,與其改車換車,不如去磨鍊自己的騎乘技巧
KenKuo wrote:
前面不少朋友舉了一些...(恕刪)
副總~他不說沒有人知道啊~又不像別牌~JOLIN出現大家都知道它是誰了~那幹麻還要自我介紹!!
GP不能提??一樣都是造車技術...日系某牌能說自己的車有GP的技術...另一日系品牌牌說了會被罵說小綿羊說什麼跟GP有關...國產品牌就更慘了~直接被罵到死...
這根本就是觀念的不同而已!!
實際上造車理念就是這樣~只是形狀和材料的不同~加上組裝上的技術!!
今天G5跟G4有沒有不同...單從最基本的車架就能看出來...今天車架不同剛性不同引擎不同...車身空力線條不同...尺寸也不同...視覺上不管內外都已經跟G4不太一樣了...
這種G5跟G4沒差的論調~讓我很無言就是了~事實不就在那邊!!到底還要辯論什麼呢??
我一值看你說沒差~那你也沒半點要辯論的內容出來...請說明你認為的理由!!
KenKuo wrote:
前面不少朋友舉了一些...(恕刪)
由知名度不高的副總來拍廣告
那是光陽自己的考量與策略
也許他們覺得由副總出面,代表光陽對此車種的重視性,諸如此類,我們不得而知~
你不喜歡並無所謂啊~
而針對那句廣告詞的著墨,正經的回了你,你不接受可以
但沒必要說人家愛光陽愛到腦袋有問題吧?
你又知道他人是光陽骨子底,還是他牌擁護者客觀的評述?
缸徑x行程,差很多知道嗎?
G5為了拉高轉速,將缸徑加大,行程縮短200條上下,你知道嗎?
普利盤跟G4是不一樣的,不能完全套用直上的,你知道嗎?
如果以上這些部份在你所謂的"本質"上還是相同的
那麼,我想市面上的氣冷速克達對你來說的根本就一模一樣吧
不是要戰你,你可以發表你的意見,但攻擊別人這點,在目前看來,多做點功課也許比較重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