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208 wrote:
公道自在人心。人在說...(恕刪)
消費行為
本來就該自己研究
如電動車和你講續航多少,結果是以龜速來跑的續航,這有意義嗎?

買中古車老闆講得天花亂墜,難道你不保持猜疑的心態頂高車子親自檢查有沒有大修痕跡?
買房不理建商評價?

世界有那麼單純就好了
alanchen71 wrote:
通常延長保固,是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
另外,也有要求消費者前往自己的維修體系保養的義務。
這其實無可厚非,
買三陽,然後到光陽保養。或是買光陽,到山葉保養。
無論你的選擇是什麼,
對於習慣去車行保養的消費者來說,
其實都一樣,沒有什麼差別。費用也相差不大。
對廠商則是可以將消費者綁在自己的維修體系內。
有維修記錄,比較可以瞭解維修保養狀態,
對於未來保固爭議,的確可以減少許多未知的麻煩。
除非你都習慣自己換油 / diy保養,才有比較大的區別。
其實台灣這個小島內吵這個實在沒啥意義,
世界那麼大,市場遲早要開放的,
若沒有競爭力,未來就會慢慢地被淘汰。
外面都在世界大戰了,
你還在家裡爭誰是老大?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