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duke wrote:
我G6 1000KM...(恕刪)
所以當老闆一直要我買 G6 我頭也不回地走出去 跑到三陽 騎上 FT6 哈哈大笑 揚長而去

路上遇過G6 RCS 說真的 只有起步輸那一點
中尾速 跟本海假的

有本事 來三公里 全油門輸出 光陽很快就說再見了 汽缸硬度根本不足 別鬧了 跟三陽學學吧!

都有本田背景 一個高一個低 整天只會做平價車搶市佔率 讓你做一百年技術還是一樣低階阿 高價車品質卻不堪一擊 真的要長進阿 機車不是汽車 動輒幾十萬 白牌機車平價車 人人買得起 再貴一點的也不過十萬也是負擔得起 汽缸技術 就算山葉再不濟人家沒研發用東南亞技術轉移 還是比光陽好阿!要加加油了!
加油站若是沒有2行程汽油,可以先加高級汽油,再拿出2行車機油以約 4% 比例 混合之...

比如
你油箱是10公升 10x1000cc =100000cc x 4% = 400cc 即可
曉杯子 wrote:
大部分 2行程機車可以保存到現在的,我都覺得不可思議!!!
因為那年代~~男孩子大家都要當兵....一去至少2年...還有3年的!!!
所以當兵前...大多會處理好機車...說實在的,2行程機車真的不耐騎,問題&毛病很多...
那個美好~~在網路上有點被渲染過度......(恕刪)
我也是當兩年兵,下部隊在金門最長七個月回家一次
其實不難,養過一款老車後,其他款就差不多有保養經驗了
老車最困難的是零件,尤其速克達外殼通常最先斷料
早期我平時通勤外殼用舊殼,長途旅行或拍照才裝新殼
像這個就是 2003年10月中旬從新北市騎到墾丁風吹砂拍的,三天里程360,330,402公里

至於保養,目前里程最長在我手上最久的是1993野狼125 15.2萬公里
年份最舊的是王牌135,在我手上前後約5萬多公里,其他家中大都是1990年代二行程速克達為主
氣冷化油器車相對水冷車好修好養
引擎有問題就回歸三大要素找問題

二行程速克達更簡單,連汽缸都可用一般工具DIY更換了
工具成本比傳動零件更換還要低.(傳動要用特殊工具或是電/氣動板手更換)
加上現在網路資訊比1990年代發達,全合成機油也比1990年代便宜
電動工具也平價化,更適合DIY
至於耐用問題,二行程速克達汽缸
受限於材料和散熱方式,一般騎快的話很容易過熱無力或縮缸
所以我騎跨縣市時還要預混約3%機油比較保險
而且現在合成機油選擇多又便宜
不像1980-1990年代的人受限預算及知識,加的油不太好
甚至中油白罐也用在追風這類高轉車上
造成性能和壽命打折扣
至於汽缸壽命短的問題,會DIY換缸的話,可以省不少
就算去車行換副廠缸或拿去搪缸,車行收費約1600-2500
故當你對車輛結構完全了解,就知道優缺點在哪邊
這也是我不管檔車或速克達都是先接觸四行程後
再碰二行程會覺得結構有夠簡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