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酷龍一上市就買沒幾個月,油箱漏油漏到整個車架都是,油耗從40幾掉到約17km/L,不知道的還以為我騎重機咧到直營的服務站檢修,站長(應該這稱呼吧?)說這是正常的那時已有漏油前例是換油箱解決,但服務站堅持正常不願意換,之後我就不敢再買K牌新車了(後續還是有買一台二手酷龍給老婆一起騎,也有買一台二手KTR給兒子練車,二手車沒問題)
台灣的機車技術是很強的油耗並非分水嶺重要是主打族群賽車型、買菜型、輕巧型、旗艦型等然後在依各車型開發各種對應技術 如氣缸、水冷、車架、噴油、電動化、外型、騎乘感等從地理位置上來看 三陽基地在北部 的確可以吸收相對多的研發人才山葉是日本技術至於光陽 可能有家族因素吧 搞不訂到底是否要繼續這行
好好造車才是真的,過去這幾年光陽一直在抄三陽的創意,三陽推出懷舊車名新迪爵、全新迪爵,光陽也學人家出大地名流、新豪邁,三陽推出女性用車CLBCU,光陽也學人家推女性用車優格,三陽推出年輕化商用車 4MICA,光陽也馬上跟進推出商用車大樂,三陽推出JET 三車系,JET SR、SL、SL+,光陽也覺得不能輸,馬上就推出RTS 125、135、RTS R165,整天都在看人家推什車,你光陽也馬上抄別人推什車出來。完全沒一點自主性可言,整天都在等對手出什車,再來抄對手,能贏才有鬼。這些年,光陽唯一有創意的車就只有KRV這輛而已,只可惜,良率問題。老話一句,光陽太多老古董車款,太多兄弟車,這些老車不退場,光陽沒機會拿回第一名,只會想靠一台快二十年的GP 398來奪回冠軍嗎?去看看三陽與光陽的官網就知道了,三陽新車款超過一半以上,而光陽則是,老車款超過一半以上。三陽的所有車款早就已完成世代交替過半了,而光陽卻還是依依不捨靠著老車在續命,GP、VJR、金牌這些早該退場了。
覺得,光陽上市,才會進步。沒有壓力下,就造自己覺得好的車,你覺得好,市場不一定會買單。不知道光陽賣一台能賺多少?如果單純想衝市占率,一台車少賺30%,把售價降低,大概就回市占第一了。之前39800就證明了,便宜就是有人買單。油車拼不過三陽,電車又沒辦法贏過gogoro。目前的冏況,是光陽自己造成的。老實說,光陽造車不是不行,而是少了很多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