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小問題中的大問題,引起火燒車的原因就是這樣來的。這條汽油管線從油箱中經過電動馬達加壓到約 燃油壓力:294±6kPa(約 3kg/cm2) ,如果將那個鐵製束環拆開後將發現汽油會因內部壓力而噴射出來,所以聞到汽油味應該還是好的,到了汽油滴下來到地面還不處理,那麼這台車距離火燒車就不遠了。其實只更換那個鐵製束環為不銹鋼旋轉壓迫束環,個人認為還是不夠。新車在製作出廠檢驗時為什麼可以通過檢驗? 因為那條雙層油管的材質還是新品,彈性夠。當那個鐵製束在加壓後就能讓汽油不會滲出來,但是機車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那條油管會因為老化,材質衰退,鐵製束環的壓迫力不變,但油管變得老化,當然就會滲出,滴出來,甚至噴出汽油來。所以如果將機車外殼拆開了,會建議將那條油管與束還一併更換掉,提高安全係數。
您的汽油管路這種情況,在一般5 年以上的汽機車上面經常可見。汽機車油管的工作環境是非常惡劣的,雖然沒有風吹日曬雨淋,但是汽車引擎室內或速可達的機箱內,當引擎工作一段時間後,溫度都可能高達 50度以上,而且汽油作為一種溶劑,是會侵蝕油管壁,時間久了內層就會失去彈性,龜裂,脆化,當外部的金屬束環沒有再繼續施力時,汽油壓力就會開始滲漏,聞到汽油味,如果再不處理,汽油就會噴出來,當引擎在高溫工作時,滲漏出來的汽油達到燃點後就會開始燒起來。您只是很好運的沒有燒起來,趕快更新會比較安全一些。化油器的車,因為汽油管路的輸送是靠引擎的活塞真空吸力,將汽油從化油器的油路中經過化油器噴嘴與空氣混合霧化後再進入汽缸燃燒,所以油管壓力小,比較不容易老化。噴射電腦車的汽油是靠電動馬達的高速轉動將汽油壓力提高到約 2~3 公斤/cm2,所以油管內部的壓力會比較大,也容易老化,龜裂,而且這種高壓油管也有分等級,使用的材質與耐受壓力等級。建議更換時盡量選擇歐洲車使用的規格等級,會比較耐用與安全。
以下的圖片是我去年購買汽油管時的油管規格: 8mm 雙層包紗,高壓,汽油管 耐受壓力 14 kg/cm2雖然汽油馬達的壓力規格是 3 kg/cm2,但是油管壓力規格卻買到 14 kg/cm2,好像超標使用,但是個人覺得安全有保障一些。在去年9月更換時,原先認為只是油管而已,只要能耐住汽油就好,所以第一次我去購買化油器使用的單層汽油管。這條單層油管在更換汽油馬達後做初級實驗時也很正常,後來我就將機車騎出去,騎了約 20 分鐘後,就在回程路上,這條單層化油器油管居然破裂,汽油噴出來濺濕了我的長褲,嚇得我立即熄火停車,最後牽著機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