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人 wrote:
看你線多粗吧,如果...(恕刪)
如同這位大大說的...手工或機器都可..
手工具壓接端子..有六角式...也有其它種型式...工作場所或地型比較不受限...
至於用機器壓...也有分電子式或氣動式...適合量產用...

這個地方是我在拔下壓接端子時用斜口鉗扳開的,所以外形才會變成這樣,不是機車行搞的,造成誤會很抱歉
機車行上這個端子時,是用這種五合一剝線鉗剝掉絕緣皮後再用夾的把端子彎好,並不是用壓的方式
(前段兩邊是夾在銅線上沒錯,後面兩端是夾在絕緣皮上)

至於之前一次端子是像圖中紅線那樣橫著一條線斷的

我之後自己壓的端子是確實拿正統壓接鉗壓的,線塞進新的壓接端子時是覺得剛剛好

線壓好、鎖上電瓶後端子是要往下彎一點點,像圖中那樣,蓋子才能蓋起來,不彎的話會卡到負極線導至蓋子沒法蓋上
不過機車行老闆彎的太過頭了,所以才像圖中那樣那麼彎,我自己壓完後只有稍微彎一點點而已...

我之後會拆傳動是因為先前有提到每天爬山去學校上課,所以皮帶損耗較快,前陣子因為要跟同學衝奧萬大,剛好那段期間又覺得起步頓頓的,感覺很像網路上爬文的說皮帶快斷前起步會頓,所以才在出發前騎去給機車行檢查傳動,拆開看後是發現皮帶已經有多處龜裂了、普利珠也是磨出角了,但是老闆保證說再衝一次合歡山不會有問題,所以衝完山後我又騎了幾天去上課,才又騎去給機車行老闆換皮帶和普利珠(不過拆了後老闆說你這也磨太快,跟上禮拜檢查比起來損耗得更嚴重)
我後輪之後應該不繼續換熱融了,努力尋找硬一點的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