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kaihara worte:一個月賣不了多少台不會有動作 沒辦法經營者心中只有市場跟利潤,沒有追求技術突破的野心或是設計出頂級產品的執念雖偶有佳作,但大都是別人先有甚麼我才會跟進,頂多拿個八十分就開始原地踏步
已經使用了五年,錶速依然有12X, 前叉軟? 觸底也沒真的發生很多一群人認為光陽就是吃機油? 很不巧這一台使用五年多少進去,多少出來倒是輪胎要換好一點,車體比較重,好的輪胎壽命跟抓地力有他的價值好車一台! 價格便宜
phos2019 wrote:沒辦法經營者...(恕刪) 總經銷維持市場母廠維持利潤本來就天經地義XD技術那是研發技師的事、又無法參與決策也要看高層肯放多少成本去研發怎麼可能給台灣級薪水、國產車成本去研發四缸賽車引擎,自找麻煩相信各行各業的研發技師都被成本綁手綁腳
mukaihara worte:總經銷維持市場母廠維持利潤本來就天經地義XD技術那是研發技師的事、又無法參與決策也要看高層肯放多少成本去研發怎麼可能給台灣級薪水、國產車成本去研發四缸賽車引擎,自找麻煩 你太誇張了吧,還四缸賽車引擎勒,國產車商有多少能耐大家心理有數,例如光陽連雙缸的技術都得跟川崎買,可見就算給你十倍的研發經費你也追不上日本四大車廠,就像你再會吹牛也無法把光陽捧上天是一樣的道理。技術是研發技師的事?對光陽來說或許是如此,但對某些時期的三陽來說並不是,例如國產車最先導入『4V引擎』或是『陶瓷汽缸』的好像都是三陽,但光陽在這方面好像一直都是扮演技術落後的追隨者的角色,會出現這種差距,跟經營者的經營理念是『技術導向』還是『市場導向』當然脫不了關係,這個才是我前文的主旨,而非你鬼扯的甚麼天經地義...
別為這種沒技術,只會搞換殼.換水鑽的差勁車廠.太認真400c.c的檔車,還拿"舊引擎"來用,唉!! 可悲之前還說 2019年 要拿下電動車.銷售龍頭,現在呢??只會說大話,毫無內在.只能騙騙不懂車的盤子!!phos2019 worte:你太誇張了吧,還四缸...(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