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發 wrote:
以前用的胎橇過軟,橇...(恕刪)
我家的機車有4~5台也是都自己換,拆到現在已經快20年了,一般的橇胎棒跟薄型的橇胎棒家裡都有,薄型的是近5年才買的。
雖然都是槓桿原理,抓到訣竅不會差異很大,但是一開始將尖端插入胎唇與鋁圈的間隙時,還是越薄的越好插入,比較容易將胎唇挖起來,我自己現在都只用薄型橇胎棒了,以上提供你參考~
pony1106 wrote:
+1目前為自己機車...(恕刪)
Yang.mr wrote:
我也買了一組,不過...(恕刪)
Frank0114 wrote:
我家的機車有4~5...(恕刪)
nva wrote:
找一下日本的寶山 HOZAN...(恕刪)
歐喬德 wrote:
會不好拆兩個重點要...(恕刪)
showpay wrote:
目前是用這種的薄型...(恕刪)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要撬的時候要先把胎唇先塞進中間深的溝槽內 然後一次挖一點點出來 就不用出太大力了 胎唇可以墊個抹布防刮傷
認真說起來現在的車不適合用翹胎棒了 我前不久就幾個眼睜睜看著師傅一邊聊天一邊把nsr框翹到變形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