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G小劉 wrote:有空再去找研癮..(恕刪) 為何PO網看到的綿羊測試車都有一個公式1.新設計塑膠成形外殼..要跟AKIRA一樣兇2.寬斜大尖前斜板,可動式的加一個前輪鳥頭蓋..也要尖頭造形3.12吋以上大輪圈4.步進加數位儀表板..最好能有七彩炫光5.前輪鋸齒狀煞車碟加卡鉗噴個紅漆6.LED後燈..LED白紫色定位燈7.後雙避震器8.同一隻尾管搭配不同造型防燙蓋..至於隱藏在車殼內的車架及引擎有那些變化就不暸了..希望每年有幾十萬輛以上掛牌的台灣機車市場能有不一樣的設計風格及全新的造車觀念及新技術的上市日本機車有可變汽門的引擎及可手動換檔的CVT變速箱..那台灣的綿羊車有什麼?.依比率放大的機械結構?還是放柳橙汁不會倒的SSC水平式懸吊?還是質輕散熱快的史帝田鐵汽缸有品牌不代表能一直舊瓶裝新酒..哎!抱歉有點失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