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台灣的車商,真的很不長進


DSNT wrote:
插個話除了 Kawa...(恕刪)


我門知道有再做小車..

但是是不是在日本當地生產的...

我知道的是很多都是回銷的~~

所以這個是日本組裝的小車??

還是賣出的量?

Kawasaki真不愧是男子漢~~只有武車!!


orea2007 wrote:
難怪台灣進步龜速,公務員可以爽爽做。
老百姓不能對政策有怨言,不能希望自家的國產品
質量能跟上進口商品的腳步。...(恕刪)


近期有評論家表示,兩岸新世代青年已呈現一種鮮明的對比:狼與羊~

前者充滿自信心,面對現實一切不合理的建制或是競爭對手的目前坐擁的優勢,他們不但不將其視為是自身的拘限,反而視為一種刺激、一種挑戰!甚至有欲成為「世界第一」的企圖心!
而後者…就是溫良恭儉讓…

誰不希望可以在自己的國家以最低的成本換得自己最想要的東西?對於目前二輪的競爭環境,每人心中都有獨到的認知與解讀,但我想,無論如何,愛之深所以責之切吧!

本樓明明在討論台灣車商是否不長進?就是有人可以把焦點硬是導向「嫌貴就別買啊!吵什麼啊?」、「台灣不過鼻屎大,150cc以下才是王道,做這麼大的車幹嘛」…
輕輕鬆鬆一句話就能叫人閉嘴,讓人討論不下去…江山萬里情,這中國人真行!

天生是頭羊,你怎能期待他有狼一般的思考?
對待某些執迷不悟的羊,您看看笑笑就好啦!

xboy200 wrote:
近期有評論家表示,兩...(恕刪)


用台灣市場去看當然覺得150才是王道阿~~

別人都是看全球~~~

日本3C已經嚐到在自家HIGH的後果了~~

你在自家HIGH的時候人家已經往外打了~~

自家沒市場~~外面沒有嗎???如果當年日本4大廠是這樣想~~

現在也就真的跟兩陽差不多了~~

反正買不起絕對不是政府車廠的問題

一定是自己不夠努力~~

恩~~~遇到這種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xboy200 wrote:
天生是頭羊,你怎能期待他有狼一般的思考?
對待某些執迷不悟的羊,您看看笑笑就好啦!(恕刪)


在網路嫌東嫌西就是狼??
嫌臺灣車廠不進步的網友~請問有那幾位月收入平均6萬以上的?

網路上~還真多人跟下圖的情況真吻合....


說話~我在現實也很少聽過大家在說臺灣機車有多爛~多不長進~多廢~多破~多醜~~
怎會一上網看就一大堆勒..??
s90711 wrote:
我門知道有再做小車..
但是是不是在日本當地生產的...
我知道的是很多都是回銷的~~
所以這個是日本組裝的小車??
還是賣出的量?


就算看不懂日文,左上角那個「生產統計」應該也可以讓你理解這個表是在講什麼吧...
日本四大廠還是有三個半有在日本當地生產你口中的小車的,這點看起來是無庸置疑。
你有興趣去找賣出的量的話請自行設定條件搜尋,網址如下:
http://jamaserv.jama.or.jp/newdb/index.html


xboy200 wrote:
誰不希望可以在自己的國家以最低的成本換得自己最想要的東西?對於目前二輪的競爭環境,每人心中都有獨到的認知與解讀,但我想,無論如何,愛之深所以責之切吧!
本樓明明在討論台灣車商是否不長進?就是有人可以把焦點硬是導向「嫌貴就別買啊!吵什麼啊?」

誰都想呀,我也想呀,只是又何必沒辦法達到自己要求時就去指責別人不長進?
甚至拿出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子來舉例? (#122樓 and #123樓)

一個車廠再怎麼有崇高的理想,人家還是得先想著要怎麼讓自家企業繼續存活下去。
大排氣量數的產品一定比小排氣量的產品要來得有利基,
這個你知我知獨眼龍也知道的事情,沒理由三陽黃家和光陽柯家不知道,人家為什麼不做?
是像#122樓裡面提到的那樣:「就只有靠保護傘不想精進技術往大排氣量
搶高利潤市場,只能在國際大廠不太注重的小綿羊領域裡拼便宜」嗎?...我私心認為不是。
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從最近的產品線看來,兩陽是有在努力的,不是嗎?

一個產業剛開始發展時一定會有很多先行者,最後這些先行者分為兩種:先驅和先烈。
等到這些先驅已經漸漸成形站穩了腳步,先烈們都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後,
後起之秀要再在這個產業立足,所需要花的心力一定會比當初那些先驅們更多,因為前面已經有堵巨牆。
更別說兩個競廠發展的歷史差距甚遠,人家已經是世界名廠了我們才剛開始用 KYMCO 和 SYM 的名字。
還是我之前說過的那句話,你要說兩陽的技術比不上日本,我想這個應該沒有人有異議,
可是你要說怎麼日本四大廠做得到的兩陽做不到,我只能說區區 20 年你就要兩陽趕日超美,
你是太看得起兩陽還是看不起其他在這個業界的競廠?

日本四大廠對於兩陽是如此,就像兩陽對於宏佳騰也是如此,你會這樣去要求宏佳騰嗎?

台灣有些人對於國產廠商都非常的「愛之深責之切」的,
要求兩陽要能夠比得上四大廠,要求納智傑要能夠比得上1A2B,要求hTC要左打三星右打蘋果,
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就開始酸,甚至有些是我在#79樓裡提到的那類美國人。

何必呢?又合理嗎?

台灣的工業發展和國外比還真的是殺豬公和上太空的差別,
在這麼薄弱的工業基礎下如果真那麼多產業能夠排名在世界第一?我還真是只敢想而不敢聽。
兩陽的產品是不是真的不堪一擊到只能躲在保護傘下吃自己,
我想從在海外市場似乎也多少賣得動的情況來看,至少應該值得大家拍個兩下手吧。

最後,我想 XOBY 你完全誤會原發文者的發文本意了,
在我看來就只是想藉題發揮酸酸兩陽而已,沒別的了。
DSNT wrote:
就算看不懂日文,左上...(恕刪)


恩~~我錯了~~謝謝指教~~~

我門一個月的量她們要賣一年....

台灣市場真大~~~

回樓下T2今年賣了320台..

去年421..
說都很會說
自己可以捫心自問是否有實際行動去支持臺廠
在中國在韓國我可以看到民族性相當強的國民
在臺灣我只會看到對養育他長大土地的一切人事物極盡所能就是酸的國民
這就是臺灣教育最失敗的地方
對這塊土地的一切人事物沒有認同感
有錯有不好當然可以批評
但是我在這群酸民身上看到的不是愛之深責之切
而是等著看笑話的心態
臺灣真的那麼對不起他們?
如果真的那麼有能力就趕快移民吧
如果沒能力就認份一點多燒香拜拜乞求下輩子不要在做臺灣人了

在下平常的興趣就是全臺灣到處跑
發掘臺灣的美臺灣的好
用盡心力享受臺灣帶給我的感動
跟酸民整天只想著要如何酸自己的母親截然不同
從一開始看到酸民會生氣倒也漸漸轉變成感慨了

希望臺廠如果做出大排氣量檔車的時候
真的如諸位所說的會加以支持
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不知道三陽T2從上市到現在賣幾臺?
shiyang99999 wrote:
說都很會說自己可以捫...(恕刪)....不知道三陽T2從上市到現在賣幾臺?

如果有三楊版的T-1000RR全罩跑車
v4或直4缸
150以上馬力
200以下車重
40萬上下的車價
會有人買單的
~No Pain; No Gain~ ~No Cross; No Crown~ ~No Change; No Chance~


shiyang99999 wrote:
說都很會說
自己可以...(恕刪)


T2每個月都還有三四十台的銷量

只是因為討論版的酸民歪風

導致後來沒什麼人想PO開箱或分享...
(好車自己騎爽就好何必上網被羞辱)


還有討論版的奇怪現象就是...

一堆騎著國產小羊買不起T2的人

卻拼了命地在酸T2

好像他們各個都騎CBR NINJA似的...


卡繆 wrote:
如果有三楊版的T-1000RR全罩跑車
v4或直4缸
150以上馬力
200以下車重
40萬上下的車價
會有人買單的(恕刪)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我對重車的認識只是個新手,不太懂行情,所以去查了一下下各家的行情:

Kawasaki ZX-6R: http://www.tw-kawasaki.com/kawasaki/products/ZX6R.html
(並列4缸, 128PS = 126.25HP, 191kg, NTD 595,000)

Kawasaki ZX-10R: http://www.tw-kawasaki.com/kawasaki/products/ZX10R.html
(並列4缸, 128PS = 197.36HP, 198kg, NTD 772,000)

Ducati 848 Evo Corse Se: http://www.ducati.com.tw/product2s/view/1340
(L型雙缸, 140HP, 191kg, NTD 1,078,000)

Aprillia TUONO V4 R ARPC: http://www.aprilia.com.tw/
(V型4缸, 167HP, 179kg, NTD 868,000)

就算是 40 萬 x 1.50,60 萬只能買得到 ZX-6R 的 126.25 HP.
如果是 40 萬 x 1.75,70 萬還不夠買 ZX-10R,更不要說 848 Evo 或 TUONO V4。

請問卡繆大,為什麼您覺得三陽如果出了一台符合您要求的條件的全罩跑車,
卻只有值 40 萬上下左右的價格?
或是如果我拿出來比較的機種不對,請卡繆大幫我找一下符合您的式樣條件又符合您價格的車吧
(x 1.5 or x 1.75 = ARTC 萬萬稅...XD)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