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t94875341 wrote:可惜不會 回報你如果這台車有龍骨的話才會考慮去廁所哭 龍骨這種東西在台灣不是嫌惡設施嗎..跟汽車的手排一樣台灣人小白牌99.9%人不喜歡要是KRV180有龍骨大概一年少賣好幾萬台當年GMAX號稱貼地飛行,但是有龍骨,直接死刑
LIN KUN wrote:配備再好.外型在棒,(恕刪) 沒差 我只是想買台沒龍骨有腳踏平台的 可以載狗的白牌速可達 就這麼簡單~買KRV 純粹覺得外型不錯 配備也很好! 剛好取代騎了7-8年的SMAX~
這台車頂多開價12萬。再往上的話選擇太多了。HONDA的hornet2.0才賣12萬8(184cc,17.2P)CB350黃牌才賣14萬9除非非買有腳踏的速可達不可,否則12萬以上的選擇多到不像話。除上述兩輛新車外還有一堆二手黃羊可選。這台車目前的亮點就只有TCS跟PTM傳動系統。光靠這兩樣就想開高價可能有點困難。而且那個终傳皮帶最終還是得換成鏈條,到時候又得再花一筆錢。我看了不起跟TIGRA 200一樣開價117000,再高根本沒有競爭力。
RYAN1969 wrote:謝謝糾正, 請問是否有專業術語可以解釋中置與置中 ? 最好是原文的可以分享一下, 我不是運輸專科出身,但是希望可以得到真正的名詞與稱呼以正視聽 , 先謝謝了 ! 年底上班忙,給您一個[中置避震]的圖先意會稱為中置避震的主要關鍵在"避震器下座"的位置:後避震器下座,如果在後輪輪軸旁,稱為後避震如果在後輪輪軸前面,可稱為中置避震越靠近搖臂軸心,相同的避震壓縮行程,能夠有更多的後輪抬動幅度及更高的避震敏感度(細緻的路面循跡能力)實際上避震擺放會因為車架設計形形色色,可以多找圖來交流這個是個很有趣的學問,多連桿更是個可以變化受力位置並增強極端值的巧思ps你去看看MaxsymTL的後避震我覺得那樣設計,除了好調整座高以外其他跟後避震相比避震效能 可能沒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