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這一波操作,是要清庫存嗎?上個月150大促銷81200促銷價58800,號稱賣了3000台訂單,雖然月底的前10大銷售機種沒有150,但是絕對相信10月的銷售量150一定可以衝到前5,只是我搞不懂大地名流125上月賣了2千多台進第10名,幹嘛現在就出125的2.0版?更何況這次只有油耗提升,配備規格都沒變就漲價 8500~9000,然後125定價比150貴。定價邏輯很奇怪,先漲價後折扣 ??這個操作到底是要打誰?
促銷這種事,很多都是呼弄不會看仔細的消費者!例如:說讚的,當下我拿了一串~後來看仔細後,我又放回去了!!!羊毛出在羊身上...大公司做促銷都是精算過的!消費者很難是最大贏家,除非找到漏洞...例如卡神事件!但在正常的供需上,掏錢消費有沒有多少賺一點...就看自己怎麼去評估了!>>定價邏輯很奇怪,先漲價後折扣 ??這一點也不奇怪,而且很普遍!純粹製造促銷價與原價的差異幅度......幅度越大,消費者就會覺得賺越多~這絕對是刺激消費的好方法之一!星巴克這招玩得爐火純青!每到買一送一,除不適用活動門市外,全國哪個門市不擠爆...買一送一還有利潤,你就能概略能知道~平常賣原價雖然入客數少,為什麼還能撐住店面營運了!!不過新任CEO將改變這一切......口袋不夠深的,小7也能坐著喝咖啡啦~後來麥當勞也仿效,各品項幾年內連番漲了幾回...客單價從平價速食連鎖升格到西堤連鎖餐廳層級!然後最燒錢的電視廣告變多了,促銷變多了~但消費者有沒有相對得到更多?我想沒有...最終麥當勞有沒有像星巴克那樣門庭若市我就不知道了!拒吃麥當勞快10年了吧......拒吃的理由就是售價一直漲,但漢堡尺寸一直縮水!例如大麥克早就不大麥克了...除非是股東,否則消費者不需要知道這個操作到底是要打誰?只需要知道商品價格划不划算?自己買不買單就夠了!
鬼殞石 wrote:看不懂這一波操作 自從光陽稱霸20多年的市場龍頭被三陽奪走後光陽9.9成以上的操作都是針對三陽你有JET125,我就出RTS135你有JET158,我就搞RTS165你能孤輪,我當然也要大玩孤輪秀諸般操作不勝枚舉...外圍組織的操作更是不遺餘力 >> 01或小老婆等論壇都有光陽的網軍被抓包或被停權腦粉或黑粉的攻擊火力更是一點都不輸給網軍...
沙羅季曼 wrote:促銷這種事,很多都是...(恕刪) 說得很好,這個在很多百貨公司也常看到。很多售貨小姐習慣性地用很多手法來創造業績,但是久了我就不受影響,以前還會覺得這麼愛睜眼說瞎話~現在我都當著她們的面當他們不存在,做生意還是得靠誠信,促銷手法多了消費者總會發現~本來買東西就是圖一個爽,心情愉快多花點錢也沒甚麼~真的要計算優惠甚麼的,我們也是都很會算。甚至有時候我還會稍微的挑戰一下對方的底線,來達成目的~只是現在越來越少這樣做,想說人家出來賺錢也是辛苦,所以越是這樣想,心態也就越來越超然~~這時候再回頭看那些人的嘴臉,反而覺得有種異樣的喜感~出來混口飯吃大家都不容易啊,也就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了....
說到麥當勞,也是很多年沒吃了就只有找不到飲料的時候偶而去買個可樂,一方面真的是因為東西越來越難吃,一方面也是對它們的促銷手法無感~最近去買飲料,發現大杯好像很久以前就不提供了,但是價格一樣是38元,就是中杯直接賣大杯價~然後因為帶了環保杯本來還擔心杯子太小,結果發現中杯的量比我想像的還要小很多,連700的杯子都無法填滿,可見這個飲料縮水了多少~現在都直接自己買大瓶可樂回家喝了~麥當勞只剩下偶而朋友聚會聊天的地方,如果沒得選的話~不然基本上連靠過去都沒興趣~
鬼殞石 wrote:更何況這次只有油耗提升,配備規格都沒變就漲價 8500~9000,然後125定價比150貴。定價邏輯很奇怪,先漲價後折扣 ??這個操作到底是要打誰? 1. 要顧及經銷商還有很多1.0的庫存,所以2.0牌價要定的高高的2. 折價28000是對著「SYM的三陽迪爵 125 推補助最高 25800 元」打,廣告行銷用這樣既能用新車對抗SYM,也能顧及庫存車,很標準的教科書打法,不像GP39800/大地名流58800是爲了衝量用,傷敵三分自損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