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大大的太陽天,正好各方面的工作都告一段落
正想著有什麼事情可以做的時候
在臉書上看到KRV的試駕推廣


其實有蠻多朋友都在推坑,要不要換成DRG或KRV其中一台
個人騎完DRG以後除了帥以外,對於迷你車廂還有乘客體驗有點感冒
(好騎歸好騎,但常常要載人跟拿東西就不太方便)
而KRV則是身為一個長期的光陽車主,經驗告訴我就算要買現在還不是時候...
給個2年左右的時間,等到修改的很完整的版本應該會有更好的體驗
不過感覺歸感覺,車子這種東西就是要試過才準確
至少要先體驗一下PTM系統啊!!!

靠著這股衝動
於是就預約了下午14-16的時段,前往車行取車開始了試駕之旅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騎著我的大黃來到車行,淡水能夠預約的試乘車行有三間
官網上面都會寫相關的資料
這次選的是靠近新市鎮的加益車行
理由是附近比較好停機車......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預約的手續蠻方便的,在官網上按個1-2分鐘就能完成
相當的親民
試乘開始之前,會先請試乘人簽一份試乘相關的文件
簽完基本的資料再押上雙證件之後,就能夠跟店家領取試乘車囉
(感覺有點像快速的租車XD)
現在試乘還送KRV的袖套喔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今天試乘的KRV是以太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
感覺KRV好像比雷霆王還要再大上一點?
上網查了一下數據
KRV:1960mm /755mm/1115mm
RCK:1931mm//745mm/1140mm
所以KRV確實是比較大的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跟DRG長得很像的中置避震,上次朋友也借了最新的七期DRG給我玩
但由於時間頗短,所以就沒有比較詳細記錄了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據說是原廠就有的防刮墊
比起以前的車來說這個設計蠻貼心的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這次拿到的車雖然是TCS版,但試乘車是鑰匙的版本
可惜不是keyless,但這個設計對一個長期光陽車主來說相當熟悉
至少不會用錯功能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電門旁邊現在也有駐車燈的選項可以按
一路上都在測試這個按鈕,但直到還車之前還是不太習慣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另一邊的按鈕則是燈的開關,還有TCS的按鈕
感覺按起來的感覺非常像YAMAHA的觸感
握把也一改過往的風格,感覺起來都不太有過往KYMCO的風格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傳說中換空濾(?)的時候要打開的地方
就藏在坐墊底下
自己也騎過不少台速克達,但打開座墊的設計還真是讓人感到很新奇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傳說中看不太清楚的儀表板
不過我個人在今天大太陽持續騎乘的情況下
並沒有感受到這件事情
覺得能見度算是中規中矩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簡單照一下前輪的部分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傳說中的PTM系統,這次想要來試車也是想體驗看看它的回饋感
跟普通的速克達有什麼不一樣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算是蠻好認的尾燈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車廂能夠放下一頂可樂帽
示範組是 ZEUS 3300A
但放了之後貌似就放不下其他東西了......(最多手套?)
如果放小一點的副帽,搭配一件雨衣跟一雙手套是沒問題的
車廂空間大概也是網路上比較沒爭議,完勝DRG的部份
有帽子偏好的人可以去試放一下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看了很久的原廠管,除了警察會不會對這隻管有意見的疑問之外
朋友還說如果洛克人拿到特殊能力的話,這個排氣管應該可以無違和的裝在手上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來山下攔截小弟的複製人 (TWIN Brother)
順便讓他當一下麻豆

P.S 複製人兄弟 比例 183CM (穿鞋後186) 體重81KG上下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出發前先把在山下寄放的置物袋送回主人那邊
KRV蠻好的地方就是前踏板放東西蠻寬的
比起現在在家服役的RCK 跟 Fighter 6 都還要寬一些
平常需要小小塞一下的箱子
KRV是完全無壓力滑入放置
對於要載東西的人來說蠻不錯的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接著開始頂著大太陽試駕
先從鄧公路往小坪頂的方向前進,在偏小、有一點坡度、又很多轉彎的山路中
對於測試一台不熟悉的車來說,能得到的資訊會比在平地多一點
但從剛領車回來,到開始進山路之前
兄弟二人已經有一個極大的共識
就是後照鏡的設定與位置不太OK
不知道是不是身高的問題,不管怎麼調整鏡面都會有一些看不到的小死角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來到了環遊郡大橋休息一下
仔細看了看KRV個人覺得蠻好看的
尤其是那一雙眼睛的部份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恩,再說一次,真的是蠻好看的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左上角的部份有一隻老鷹,難得騎上山來還有老鷹飛過頭頂
拿出手機拍的時候為時已晚,只能目送牠翱翔於天地之間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再來又是一段長程的駕駛,紅樹林--->天元宮--->田心子--->忠寮--->緣道觀音廟
--->淡金路康舒科技--->幫試乘車加油--->回車行還車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自助加油把油加滿,讓下一個試乘的人能夠無憂無慮的駕駛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出發時的里程是24公里,但出發沒多久就掉了一格
加油的時候車是62.5公里左右,還車的時候是65
推估上一個人加油的時候應該抓在17-18公里左右
總共加了1.5公升的油
這次的雙載跑山 160公斤的體重下,KRV的油耗約在33左右

KRV試駕1.5小時 與複製人環遊半個淡水篇

平安順利的還車,最後來一張大黃跟KRV的合照

雖然上文中蠻多抱怨的部份
但並不代表KRV是一台不好的車
基本上機車是沒有完美的,尤其原廠的車蠻多的設定
都是為了讓車主能夠去「改造」而特意製作的
只是10年前這樣的主流可能多數存在在勁戰上
現在則是越來越多的車款都朝向這個模式前進

以今天試乘的感受來說,個人的主觀意見如下

缺點:
1.按鍵材質的觸感跟直覺辨識性都不夠好
2.後照鏡放的位置跟大小不方便觀看,雖然大多數的白牌都是這樣...
3.中柱踩的地方有夠後面......,不過很好踩起來
4.初速就算開閉盤調過,也沒有RCK或7期DRG的加速感順暢
5.前叉偏軟

優點:
1.車體穩定性高,傳說中的PTM真的不錯
2.後座的乘坐感舒適,比起對手DRG,有太座的人這點會是相當大的優勢
3.扭力的表現突出,即便加速不如CC數的預期,但在釋放扭力上就很順暢
4.腳踏板空間有夠大,可以放大箱子或是電腦主機之類的,生活上頗實用

無法判斷是優點還是缺點的點:
1.喇叭聲音非常特別,在山裡試按了幾次,每按一次就想笑一次.....?
2.可以非常明確地體會到眾多網友的評論,KRV就是欠改!
騎到某一個程度後之後心裡就會開始想,這真是一台好的素體車啊
P.S:DRG也是一樣
3.應該沒有太多車行會完善的修它
4.現在的車是都沒有人有車廂了嗎...............
5.中速之後感覺車就正常許多了,但小弟平常雖然是騎180,但多數都不會超過80
感覺在初速失分的KRV蠻可惜的啊,在意的車主拿到車的時候建議好好改造一下

小弟並非專業機車相關人員
僅憑曾經擁有的車跟最近試乘的7期DRG做對比
感謝大家的觀看

=========================================
經驗車種
G5 125
RACING 150 (2009)
RACING 150 B卡(2016)
X-HOT 125
ALPHA Max 125
ALPHA Max 125 Naked
TIGRA 125 (2013)
TIGRA 150 (2016、2019)
Fighter 6 150

Racing king 180 ---->感謝網友提醒
昨天晚上打文章到半夜,連自己騎的車都忘了寫
請大家不要見怪,感恩
2021-08-17 23:59 發佈
有趣
X-FROM wrote:
大大的太陽天,正好各方面的工作都告一段落
正想著有什麼事情可以做的時候
在臉書上看到KRV的試駕推廣


其實有蠻多朋友都在推坑,要不要換成DRG或KRV其中一台
個人騎完DRG以後除了帥以外,對於迷你車廂還有乘客體驗有點感冒
(好騎歸好騎,但常常要載人跟拿東西就不太方便)
而KRV則是身為一個長期的光陽車主,經驗告訴我就算要買現在還不是時候...
給個2年左右的時間,等到修改的很完整的版本應該會有更好的體驗
不過感覺歸感覺,車子這種東西就是要試過才準確
至少要先體驗一下PTM系統啊!!!

靠著這股衝動
於是就預約了下午14-16的時段,前往車行取車開始了試駕之旅



騎著我的大黃來到車行,淡水能夠預約的試乘車行有三間
官網上面都會寫相關的資料
這次選的是靠近新市鎮的加益車行
理由是附近比較好停機車......



預約的手續蠻方便的,在官網上按個1-2分鐘就能完成
相當的親民
試乘開始之前,會先請試乘人簽一份試乘相關的文件
簽完基本的資料再押上雙證件之後,就能夠跟店家領取試乘車囉
(感覺有點像快速的租車XD)
現在試乘還送KRV的袖套喔



今天試乘的KRV是以太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
感覺KRV好像比雷霆王還要再大上一點?
上網查了一下數據
KRV:1960mm /755mm/1115mm
RCK:1931mm//745mm/1140mm
所以KRV確實是比較大的




跟DRG長得很像的中置避震,上次朋友也借了最新的七期DRG給我玩
但由於時間頗短,所以就沒有比較詳細記錄了



據說是原廠就有的防刮墊
比起以前的車來說這個設計蠻貼心的



這次拿到的車雖然是TCS版,但試乘車是鑰匙的版本
可惜不是keyless,但這個設計對一個長期光陽車主來說相當熟悉
至少不會用錯功能



電門旁邊現在也有駐車燈的選項可以按
一路上都在測試這個按鈕,但直到還車之前還是不太習慣



另一邊的按鈕則是燈的開關,還有TCS的按鈕
感覺按起來的感覺非常像YAMAHA的觸感
握把也一改過往的風格,感覺起來都不太有過往KYMCO的風格



傳說中換空濾(?)的時候要打開的地方
就藏在坐墊底下
自己也騎過不少台速克達,但打開座墊的設計還真是讓人感到很新奇




傳說中看不太清楚的儀表板
不過我個人在今天大太陽持續騎乘的情況下
並沒有感受到這件事情
覺得能見度算是中規中矩



簡單照一下前輪的部分




傳說中的PTM系統,這次想要來試車也是想體驗看看它的回饋感
跟普通的速克達有什麼不一樣



算是蠻好認的尾燈



車廂能夠放下一頂可樂帽
示範組是 ZEUS 3300A
但放了之後貌似就放不下其他東西了......(最多手套?)
如果放小一點的副帽,搭配一件雨衣跟一雙手套是沒問題的
車廂空間大概也是網路上比較沒爭議,完勝DRG的部份
有帽子偏好的人可以去試放一下




看了很久的原廠管,除了警察會不會對這隻管有意見的疑問之外
朋友還說如果洛克人拿到特殊能力的話,這個排氣管應該可以無違和的裝在手上




來山下攔截小弟的複製人 (TWIN Brother)
順便讓他當一下麻豆

P.S 複製人兄弟 比例 183CM (穿鞋後186) 體重81KG上下




出發前先把在山下寄放的置物袋送回主人那邊
KRV蠻好的地方就是前踏板放東西蠻寬的
比起現在在家服役的RCK 跟 Fighter 6 都還要寬一些
平常需要小小塞一下的箱子
KRV是完全無壓力滑入放置
對於要載東西的人來說蠻不錯的




接著開始頂著大太陽試駕
先從鄧公路往小坪頂的方向前進,在偏小、有一點坡度、又很多轉彎的山路中
對於測試一台不熟悉的車來說,能得到的資訊會比在平地多一點
但從剛領車回來,到開始進山路之前
兄弟二人已經有一個極大的共識
就是後照鏡的設定與位置不太OK
不知道是不是身高的問題,不管怎麼調整鏡面都會有一些看不到的小死角



來到了環遊郡大橋休息一下
仔細看了看KRV個人覺得蠻好看的
尤其是那一雙眼睛的部份




恩,再說一次,真的是蠻好看的



左上角的部份有一隻老鷹,難得騎上山來還有老鷹飛過頭頂
拿出手機拍的時候為時已晚,只能目送牠翱翔於天地之間




再來又是一段長程的駕駛,紅樹林--->天元宮--->田心子--->忠寮--->緣道觀音廟
--->淡金路康舒科技--->幫試乘車加油--->回車行還車





自助加油把油加滿,讓下一個試乘的人能夠無憂無慮的駕駛




出發時的里程是24公里,但出發沒多久就掉了一格
加油的時候車是62.5公里左右,還車的時候是65
推估上一個人加油的時候應該抓在17-18公里左右
總共加了1.5公升的油
這次的雙載跑山 160公斤的體重下,KRV的油耗約在33左右



平安順利的還車,最後來一張大黃跟KRV的合照

雖然上文中蠻多抱怨的部份
但並不代表KRV是一台不好的車
基本上機車是沒有完美的,尤其原廠的車蠻多的設定
都是為了讓車主能夠去「改造」而特意製作的
只是10年前這樣的主流可能多數存在在勁戰上
現在則是越來越多的車款都朝向這個模式前進

以今天試乘的感受來說,個人的主觀意見如下

缺點:
1.按鍵材質的觸感跟直覺辨識性都不夠好
2.後照鏡放的位置跟大小不方便觀看,雖然大多數的白牌都是這樣...
3.中柱踩的地方有夠後面......,不過很好踩起來
4.初速就算開閉盤調過,也沒有RCK或7期DRG的加速感順暢
5.前叉偏軟

優點:
1.車體穩定性高,傳說中的PTM真的不錯
2.後座的乘坐感舒適,比起對手DRG,有太座的人這點會是相當大的優勢
3.扭力的表現突出,即便加速不如CC數的預期,但在釋放扭力上就很順暢
4.腳踏板空間有夠大,可以放大箱子或是電腦主機之類的,生活上頗實用

無法判斷是優點還是缺點的點:
1.喇叭聲音非常特別,在山裡試按了幾次,每按一次就想笑一次.....?
2.可以非常明確地體會到眾多網友的評論,KRV就是欠改!
騎到某一個程度後之後心裡就會開始想,這真是一台好的素體車啊
P.S:DRG也是一樣
3.應該沒有太多車行會完善的修它
4.現在的車是都沒有人有車廂了嗎...............
5.中速之後感覺車就正常許多了,但小弟平常雖然是騎180,但多數都不會超過80
感覺在初速失分的KRV蠻可惜的啊,在意的車主拿到車的時候建議好好改造一下

小弟並非專業機車相關人員
僅憑曾經擁有的車跟最近試乘的7期DRG做對比
感謝大家的觀看

=========================================
經驗車種
G5 125
RACING 150 (2009)
RACING 150 B卡(2016)
X-HOT 125
ALPHA Max 125
ALPHA Max 125 Naked
TIGRA 125 (2013)
TIGRA 150 (2016、2019)
Fighter 6 150
時西北齊,立紅竿賀甯蒙鴻察,吹西北嵐風。查曉理奇稀,歸稽齊紅柑。
X-FROM
X-FROM 樓主

感謝提醒,已補上大黃,文章打到連自己現在在騎的都忘記了.....讓您見笑了

2021-08-18 18: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