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本田新專利,可變汽門將導入至150 cc 排氣量引擎?

小弟最近在Webike 逛網頁,看見到該站的記者在越南本田發布的新型專利,是本田技研引以為傲的可變汽門系統(VTEC) 。隨著排氣法規日漸嚴苛的情況下,各家車廠又會怎麼應對呢?沒想到今天碰到可變汽門系統!

越南本田新專利,可變汽門將導入至150 cc 排氣量引擎?

這些新專利圖主要是來自下一世代的SH 150 車款。

越南本田新專利,可變汽門將導入至150 cc 排氣量引擎?
上圖,側面的引擎裝載情況。

從SH 150 引擎裝在方式自下吊架改成上吊架、排氣管前段的彎曲與汽門數來看雖不保證確定量產,但Honda 將來的可變進氣系統肯定是Yamaha 車系N-MAX、AEROX等速克達的強勁對手。

越南本田新專利,可變汽門將導入至150 cc 排氣量引擎?
上圖,為搭載可變汽門系統,SH 150 引擎汽門自二汽門(2V) 擴展至四汽門(4V) 。

Yamaha YZF-R15 導入VVA 已經這麼久了,還有PCX Hybird 油電混合車,可以看得出來本田一直都在小排氣量速克達尋找更多可能,總算是看見本田看家本領可變進氣系統拿出來了!本田印尼(PT Astra Honda) 新推出的ADV150 與未來的PCX 相信都會搭載可變進氣系統。

以上圖片轉自台灣Webike 網站,而全文請見這裡
2019-09-29 9:43 發佈
小排量的可變汽門

感受一直沒有大排量或是汽車上來的明顯,R15的VVA感覺得出來嗎?是可以啦
但是會比小阿魯爽嗎?(單純引擎),好像又沒有~

感覺不是一個殺手級的機構,而且複雜化就是增加故障的風險~
不意外的話應該會有人說...
你看人家越南機車都這麼進步了..台灣還在原地踏步.
台灣真是......島..
一兵勤務 wrote:
小排量的可變汽門感受...(恕刪)


R15的VVA是單凸輪 如果是雙凸性能應該會比小阿魯好

VVA 最大好處應該不是性能 而是平順性跟省油

即使做偏高轉取向的引擎 低轉速也有足夠的扭力

也不用像小阿魯7-8000轉速上來才爆發 而是線性的給多少 跑多少

省油更不用說 一樣的騎法 小阿魯平均一公升騎30公里 R15可以騎到40公里
9543 wrote:
不意外的話應該會有人...(恕刪)


真的很多這種人....就算做出來了還是要被酸
機車怠速熄火,無刷馬達在東南亞上的時候也是這樣,沒做出來說人家都有這個了,台廠在幹嘛

台灣終於做出來了之後又有人在那說怠速熄火搞自己,或是說台灣都抄人的啦QQ
ビッグブリッヂの死闘 wrote:
小弟最近在Webike...
可變汽門????
動力都被變速皮帶來回吃掉了
有什麼鬼用???
"好像"就是"好像" 台灣"假大陸人"只會講"貌似" 貌似個鬼啦...... "立馬"... 馬上就是馬上 立什麼馬....
k9027210 wrote:
R15的VVA是單凸...(恕刪)

其實從30幾年前NSR的RC閥來看
本田開發一堆類似這種機構的目的一直都跟馬力沒關係...
Kurumi_Rina wrote:
真的很多這種人......(恕刪)

但這是事實,不可否認。

不過市場規模有差異,人家東協整個市場可能是台灣的10幾倍大,競爭激烈下當然會想端出更好的東西
去年有個全取代的廠商
有辦個體驗活動

我有去現場
體驗G6-150的VVCS還有VACS有開跟沒開的感受
現場剛好有實車而且有分這兩套系統
而試乘完後在體感上是有感受是有差異的

雖然皮帶流失掉不少動力
但還是感受的到的

國產真的沒有嗎???
就看有沒有留意到而已
可以推就推,不可以推就閃,閃不過就躲,躲不過就拖,好過背黑鍋。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