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的同學 wrote:我騎的每一輛機車 ...(恕刪) 很多人很奇怪!嫌進口機車貴,又說國產機車不爭氣,又有關稅保護,那不用新台幣讓國產奸商下架,讓台灣市場有更多好車進來?反正我已經不會買國產車了,希望回到市場機制。
01我最窮 wrote:一樣印尼進口的vario...(恕刪) 一般來說進口機車比產地價高1.7~2倍是合理的(各種稅賦.運費.驗車成本和利潤考慮)超過2倍,比如這台ADV150在印尼賣8萬1,來台灣賣17萬8,表示水貨商想要從想嘗鮮有愛($)的人身上多賺一些如果銷量不錯可持續引進,或買的人不多要促銷,就會降價前者比如MSX125一代,後者比如最近的PCX125HYBRID
這台ADV 150前叉:這種越野設計,竟然只用細細的 31芯?ABS :偷一半,只有前輪,沒有後輪,安全少一半?引擎動力:也不如國產三陽DRG158?根本很弱很平凡PS10年前,台灣山葉勁戰125 前叉都用33芯了進口車?也是要看看,有沒有比較厲害?這種鬼價錢?這種水準?一點都沒有比較厲害。
LU660104 wrote:這台ADV 150...(恕刪) 這車本質就是PCX改ADV外觀,可以回頭去看看PCX是什麼取向的車,還有它的引擎是節能導向引擎。其實你說的大多也對,台灣市場的取向跟國外不太一樣,國內很愛鑽研白牌速克達,賦予白牌很高的功能與性能期待。但在國外這級距的定位,就真的只是省油代步用而已,不是真的給你山道壓車與跑泥巴的,打開日本官方網站,你會發現白牌速克達沒啥性能車但國外本來就是婆婆媽媽與青少年在騎的。國外設計產品分工比較明確,因為他們大排量的車也很便宜,不到十萬台幣或是十萬出頭,就有很多仿賽等更有性能味的車可選了,真要玩車不用去找白牌車來硬改,才會演變成白牌幾乎著重省油代步騎風格。國內市場特殊比較鑽研白牌,但也因此失去了「省油與耐用」,普遍高轉速低珠重的配置也是,國產150油耗有的甚至可媲美本田大重 ,性能有大重的性能嗎?小車原廠就設計緊繃,高磨耗、耗油也就不意外了。至於進口價格樓上也有講到,長年觀察下原產地1.5~2倍算合理,再多就是首批少量試水溫,量少本來成本就高,寶島台灣的驗車難度/成本不低,反覆驗數個月,反覆數次都可能,一次驗車成本就多少了,未來台灣七期,這問題只會更嚴重。進口不弄個幾百台價格很難壓,但試水溫不可能一次進太多,喊要的人多實際拿出錢來的少,少量一百台弄進來都可能滯銷,成本就擺在那裡,嫌貴的,有能力就弄更便宜的進來,造福台灣車迷如何?太多人只會喊但沒能力弄到更便宜,之前還有一個弄沒牌的進來,還說自己很厲害成本多低......這不符合法規的自己低調就好。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國內市場特殊比較鑽研白牌,但也因此失去了「省油與耐用」,普遍高轉速低珠重的配置也是,國產150油耗有的甚至可媲美本田大重恕刪) 你太久沒更新了!三陽DRG 158 可是原廠傳動系統 用 ‘18克’ 的重珠,一級油耗42加速卻又有力!這台ADV 150 引擎,動力不如,油耗成績也不會蠃。誰說進口本田技術一定樣樣都行?
flybo wrote:又又是一個看規格評車的鍵盤車手....(恕刪) 我在1990年,騎Honda NSR150 也是配31芯的細前叉追風135是30芯的細前叉同時期,也騎過沒牌的 本田NSR250SP不知你那時在幹嘛?説我是鍵盤車手?ADV150這種(越野外型)的車,配個31芯細細的前叉配的上這個昂貴價格?
LU660104 wrote:你太久沒更新了!...(恕刪) 也沒太久,DRG是新車,三陽近年進步看得到,也終於有無刷馬達的怠速熄火系統,而且還是水冷的。當年SMAX市區只有一公升28-30,跟本田大重DCT車款居然一樣油耗.....重點是首批車王,修到對國產失去信心ADV的原型PCX150,同族Vario150,油耗可以超過50KM/L,5000公里換機油,馬力不漂亮但是扭力提早,為的就是小油門開度,可以低轉速維持巡航車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