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要提升制動力,不外乎以下幾種。
1. 換煞車來令。這個難度最低,而且成本也不高。很實際的方法。但是提升效果有限..
2. 加大碟盤。此方案的確可以有效的提升制動力。以220mm的碟盤來說(小雲豹常見的改法),跟原廠180mm的碟盤相比,可以提升大約22%左右的制動力(這裡假設兩張碟盤磨擦系數相近)。不過缺點是改裝的碟盤品質不見得好到哪去,而且也不便宜。另外還有改裝的卡鉗座精準度不好的風險。
3. 換更猛的卡鉗。此方案當然也是可以提升制動力,但是缺點是真的很貴.

4. 換總泵。是的,只換總泵也是可以提升制動力。不過這東西可不是買個高檔的總泵就一定會有更大的制動力。選擇總泵時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總泵的活塞口徑。煞車的液壓系統放大手拉拉桿的力量的比例為
(卡鉗單側活塞的總面積/總泵活塞總面積)
也就是話,在卡鉗不更動的情況下,總泵口徑愈小,力量放大的比例愈大。總泵愈小,煞車拉桿的行程相對會變長,因為愈小的總泵,要推出相同的煞車油量到卡鉗時,總泵活塞要移動的距離就比口徑大的活塞來的大。網路上常常會有人問煞車拉起來好硬怎麼辦,然後許多人不明就理的推薦大口徑的總泵。如果你本來就煞車太硬不好拉,換更大口徑的總泵你只會覺得,煞車變得更硬,更煞不住。
再把故事拉回小雲豹身上。小雲豹原廠的配置是碟盤為180mm(直徑),說實在的有夠小。總泵口徑是12.7mm。卡鉗的部份我就沒有量測活塞有多大,不過既然這篇文章是窮人方案,所以換卡鉗這方案就不列入考慮,所以沒有卡鉗的資料沒什麼影響就是了。
以我騎乘的感覺是認為小雲豹的煞車太硬了,所以我選擇換總泵的方案。以更換較小口徑的總泵換取較軟的手感以及更大的力量放大比例。其實如果車主的握力夠強,小雲豹的煞車只要換個好點的來令片其實就很夠力了,不過因為我沒練成大力金鋼爪,所以才覺得煞車不太夠用。
最後我決定把12.7mm的總泵換成11mm的總泵。不要小看這1.7mm的差別,來算算這兩者面積上的差異。兩者的面積比例大約是 (12.7/11) ^ 1 = 1.33左右。這表示,用同樣的力量去拉煞車拉桿,11mm總泵可以產生的制動力為原本的1.33倍,大概就是33%。咋看之下好像不多吧,不過再來算一下數學,你就會覺得33%得來不易。如果採取換碟盤的方式來取得33%的提升,以小雲豹來說大概要換到240mm的碟盤(240/180 = 1.33左右)。換240mm的碟盤成本隨便算一下也是要幾千塊大洋,不符合窮人的需求。
在這裡可能有人覺得既然口徑愈小的總泵愈有力,那怎麼不換更小一點總泵?換小口徑的總泵會帶來煞車拉桿行程變長的結果。如果換成8mm,可能會拉桿都拉到握把了都還煞不了車,所以在口徑的選擇上不要太瘋狂。

總泵選定為11mm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要換哪一顆總泵。既然是窮人方案,改裝品當然就不考慮了。選擇的範圍就限縮在市售車的原廠卡鉗。因為國產機車其實不少零件都是共用的,所以總泵周邊的東西(拉桿,煞開關之類的東西有機會留用,不用換,省錢。
找來找去找到了一個神奇的東西。


其實這是Yamaha CUXI的總泵,它的活塞口徑正好是11mm。眼尖的網友可能會發現,它的長相跟小雲豹的總泵一模一樣!其實在換這個總泵之前也有找過網路上常見的雲豹改法,大部份都是找到換迅光的總泵(口徑也是11mm),然後還要加買FZ的拉桿之類的東西。所以在實際安裝之前,我也不是很確定是不是總泵周邊也要更換。

其實換總泵本身是沒什麼難度,只要會換煞車油就沒問題。比較麻煩的是換煞車燈開關,這東西還得接電線。偏偏小雲豹的開關線還走到油箱下,真要弄起來還挺麻煩的。


這個換總泵提升煞車的窮人方案,總花費就是:
總泵x1 500 (這是副廠的)
剎車油管墊片x2 20 (這東西建議是更換,不過不換新的也不一定會漏煞車油就是了)
煞車油 應該不到100c.c. 手邊沒有去買罐新的也是100多塊就買得到了。
全部加起來不到700元,而且煞車手感以及力道比原本的好太多了! 不過換這個總泵有件事一定要注意,那就是油路內的空氣一定要放乾淨!目前裝完後,煞車拉到底(用吃奶的力氣拉)拉桿離把手距離不到一隻小指頭的厚度。如果油路裡有少量的空氣,有可能在你需要大力煞車時拉桿會碰到把手,那事情就大條了。
小雲豹煞車想要有更軟Q的手感,不要再用無良車行的“放空氣”怪招。這裡的放空氣是把空氣放一點到油路裡.... 少量的空氣的確會該煞車手感變得軟一點,但是會該煞車力道減低許多。而且油路裡的空氣運氣好有可能會跑到總泵裡最後被排回油缸,然後煞車又恢復原有的性能及硬梆梆的手感。
要調整煞車手感,還是得從總泵跟卡鉗的活塞大小比例著手才是正解。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