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原廠搭載NVH 不OVER (小雲豹)

  諸位大大真的很有毅力,我剛剛從某篇連過來拜神。

  請問Iron大大,我曾看過氣冷車也看過水冷車的汽缸。為什麼氣冷車汽缸的油道遠比水冷車的水道少而且小?

  我前兩台機車,酷龍與勁暴的汽缸我都看過,油道只有那在天柱附近的兩個直徑不過一公分的小通道。但是水冷車如RV系列的水道卻在汽缸周圍有一堆又一堆巨大的水道。

  接觸面越大,吸熱、散熱效果越佳大家都知道,但是為什麼水冷車需要這麼多又大的水道,氣冷車的水道又那麼小且少呢?

  難道機油的吸熱能力如此強大?那小小的管子就可以把所有傳導到汽缸的熱全吸走?而水和水箱精的吸熱能力就那麼差?需要那麼多的水道來把汽缸產生的熱全面吸走?

  既然如此,為何水冷車不全部加機油進水箱,而要加效果較差的水和水箱精呢?機油的散熱能力既然比水和水箱精強那麼多,為什麼車廠不縮小水冷的體積,改加機油?這樣既可以降低製造成本(用料少),也可以降低整車重量。再來,這些用於冷卻的機油根本不需要潤滑機件,所以不用怕溫度過高導致潤滑能力衰竭的事情。

  以上幾個問題,還請大大為小弟解惑。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本人不擔保其正確性、即時性或完整性,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

山中聽海 wrote:
  諸位大大真的很有...(恕刪)


那主要是用來推機油到汽缸頭,潤滑凸輪與汽門以及內鏈.

太大的話會失去油壓,機油壓力會太小,做小小的,潤滑度夠,機油也推的動
就這樣做下去了~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chouu wrote:
我的媽啊.....大...(恕刪)

最令人無言的是01管理員還會砍文勒
搞不好新手就會誤認被砍的就是錯誤觀念
比較懂得就會認為01管理員不分青紅皂白
這也是為何這邊素質一直低落的關係
到底是應該砍自以為對的人的文章 還是觀念正確的人的文章勒

山中聽海 wrote:
  諸位大大真的很有...(恕刪)

這些問題我也早就過問他了啦
結果一樣 避重就輕 視而不見 又扯說我"喇"很多
自己的論調一堆問題進而衍生出更多矛盾點 說人"喇"很多...
不管機油能幫助多少散熱
強制氣冷吹驅軸箱......沒有一台車氣冷車是吹汽缸的 這句話就夠笑死人了
還有一堆怪異用詞 什麼 "溫探" "匯流排" "驅軸箱"(驅曲傻傻分不清) 真不知道是哪個年代的用法?
  樓上兩位看不出來我是在酸他嗎?還是我真的問得太正經了點?

  早就看透他這種避重就輕只回自己能掰得通的本性,所以才問他這些問題的,不過我想他應該直接無視我了。

  就讓他繼續去冷卻「驅軸箱」吧。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本人不擔保其正確性、即時性或完整性,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
Iron_oxide wrote:
所以純空冷車改延生機油匯流排.....沒有意義嗎
另掛導冷風風扇路徑對原廠來說並不貴並不難.....卻沒有廠牌使用.而用吹過驅軸電盤的熱風

很難 因為會增加成本....效益也不高..
題外話
現在已經進入電噴時代 發電機功率也有些微的提升(目的只是維持噴射系統工作)
照您的說法....機車導風形狀會變得很大
不如直用曲軸風扇動能 來強制散熱
發電機(電盤)也需要稍微散熱..

Iron_oxide wrote:
汽缸處要另導冷風風扇路徑並不難不用什麼成本.而且涼多了
如果吹氣缸能有效降溫那有太多太多的方式可以比水冷的成本還低

Iron兄 不好意思能舉例嗎 小的沒有印象可以比水冷成本來低散熱.穩熱效果還優的解決方案

Iron_oxide wrote:
實際上根本沒有人在改裝加強汽缸外體散熱.因為主要的熱不在那

之前有打算風冷車改成水冷 後來放棄 要包水道汽缸缸頭..花費太高 改用另一種方案
唉...一介大廠如此小鼻子小眼睛...

YouTube的回報機制也不完善,這麼人畜無害的影片怎麼會被歸類到18禁,只有某公司的人士看到才會心生惶恐吧-.-
我想樓主證明的事情就是這不過是廣告效果,廣告嗎?看看就好了.
大家也不用吵來吵去.不然197-8年野狼的廣告,
你還真信沒人騎乘能在山野中跑來跑去喔!!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