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

延遲退休
【警世文】65歲單親媽媽的血淚人生:為何她們一生都不能退休?

在台灣,65歲是一個應該好好安享天倫的年紀。許多人這時候正準備退休,開始領退休金,和家人一起過著悠閒的生活。然而,有一群人,卻在這樣的年紀依舊背著沉重的工作壓力,日復一日地站在第一線,只為了能繼續養活自己。

今天要講的,是一位65歲單親媽媽的故事。

沒有選擇的青春:早婚、早育、早被拋棄

她國中畢業後,就急著出來工作。那個年代,家境貧寒的孩子幾乎沒有什麼選擇,升學是奢侈,工作才是現實。年紀輕輕的她,懷著對婚姻的美好想像,早早結了婚,期待能與丈夫攜手共度一生。

延遲退休

現實卻狠狠擊碎了她的夢。丈夫沒有擔當,沒有責任,當家裡出現壓力時,他選擇了最輕鬆的方式——轉身離去。留下她和三個年幼的女兒,從此消失無蹤。

從那天開始,她就不再是單純的女人,而是被迫同時扮演父親與母親角色的「單親媽媽」。

血汗換來溫飽:用一生守護三個女兒

沒有高學歷,沒有專業技術,她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的雙手。

早期,她在熱炒店擔任外場,工作時間長達八、九個小時。端盤子、招呼客人、打掃環境,樣樣都要做。最辛苦的是,她連基本的勞健保都沒有,老闆不願意幫她投保,只能讓她自己繳國民年金。

國民年金?對於許多基層勞工來說,那根本是聊勝於無的制度。她每個月辛苦繳,老了卻只能領三千元。三千元,能幹嘛?光是房租、三餐都不夠,更別提醫療費。

她卻從沒抱怨過。只要能讓三個女兒吃飽穿暖,她願意犧牲自己。她不曾給自己買過奢侈品,連補品、保養品都捨不得,卻總是盡力滿足孩子的願望。有人說她傻,但她卻總是微笑:「孩子的笑容,就是我的幸福。」

社會的無情:單親媽媽的隱形痛苦

在那個年代,離婚是恥辱,單親媽媽更是被歧視的對象。鄰居的眼光、親戚的閒言閒語,都像一把把刀,插進她的心。

更殘酷的是,許多單親媽媽因為經濟壓力,不得不選擇進入八大行業,用自己的身體換錢養孩子。那並不是她們心甘情願的選擇,而是社會給予的「逼迫」。

這樣的處境,讓人不禁問:為什麼要用異樣眼光看待努力撐起家庭的母親?為什麼失責的男人可以全身而退,而女人卻要背負所有的羞辱?

65歲的現實:延遲退休,無法退休的人生

多年來,她依舊靠著勞力生活。如今65歲,頭髮早已斑白,臉上刻滿歲月的痕跡。

她來到一家擁有五百多名員工的大飯店,繼續做基層的工作。雖然記不太住複雜的菜單細節,但她學得快,待客親切,總是主動與客人攀談,讓人感覺溫暖。客人很喜歡她,主管也稱讚她認真。

但她心裡明白,她不是因為熱愛工作才繼續做,而是因為——不能不做。

三千元的國民年金,怎麼養活自己?沒有退休金、沒有房產,她只能靠日復一日的打工維生。

她最大的心願,不是旅遊,不是養老,而是「不要成為女兒的負擔」。

幸運與無奈:女兒的翻身

她的努力不是沒有回報。三個女兒從小看著母親含辛茹苦,立志靠讀書翻身。如今,她們在大企業工作,雖然不是富貴人家,但至少能安穩過日子。

她們每個月固定給母親幾千元孝親費,希望能減輕媽媽的壓力。但在媽媽眼裡,那是女兒辛苦錢,她怎麼忍心拿?她寧願繼續工作,把自己養好,才不會拖累孩子。

這就是母親的心——即使自己再苦,也不願孩子受一點委屈。

敲響台灣現實的警鐘

這個真實人生不只是她一個人的悲劇,而是台灣社會中數十萬基層家庭的縮影。

1. 男人的無責任,女人的犧牲
太多台灣家庭裡,當婚姻破裂,男人拍拍屁股走人,女人卻要獨自承擔所有責任。

2. 低薪高物價,讓人無法安老
薪水多年不漲,物價卻年年攀升。許多基層勞工即便工作一輩子,也存不到足夠的退休金。

3. 社會保障不足,國民年金淪為笑話
每月三千元的年金,根本無法養活一個老人。這讓許多老人即便年過花甲,依舊無法退休。

4. 歧視與壓力,壓垮了單親媽媽
在傳統社會的異樣眼光下,單親媽媽被當作「失敗者」,卻沒有人看見她們的偉大與堅強。

給年輕世代的警醒

為什麼現代年輕人不婚、不生,甚至晚婚率高?原因就在這些故事裡。

年輕人害怕結婚後重蹈覆轍,擔心遇上不負責任的伴侶。年輕人看見父母一輩子的辛苦,明白結婚生子不再是「保障」,反而可能是「風險」。錙銖必較,計算過收入與物價,知道自己無法同時養活父母與孩子。

這並不是自私,而是現實。

誰來守護這些苦命母親?

65歲的她,仍然站在收銀機後,微笑著迎接客人。沒有人知道,她的腰酸背痛需要多少藥油按摩才能入眠;也沒有人知道,她其實很希望有一天,能夠安心坐在家裡,不再為三餐煩惱。

她不是一個人,她是無數台灣「隱形阿信」的縮影。

我們不能再讓社會只依靠單親媽媽的犧牲來維繫。這不只是家庭的責任問題,更是制度的缺陷。當一個社會讓女人一輩子苦命才能換來基本尊嚴,那就是所有人的警鐘。

願有一天,台灣的母親不必用血汗換尊嚴,年老時能夠放心退休;願我們不再聽見「65歲的她,依舊無法停下腳步」這樣令人心酸的故事。
https://ace0156.pixnet.net
2025-08-26 18:56 發佈
此延退非彼延退,同樣是延退,為何有人就光采一生。
假設這個例子是真的,
有問題的不是國民年金,
而是她工作這麼多年竟然沒有勞保,
有勞保的話,滿65歲,無論她要一次領或月月領,金額一定超過國民年金!
ace0156bbb wrote:
延遲退休

准奏



IT'S UP TO YOU.
危險的偶像 wrote:
假設這個例子是真的,...(恕刪)

學歷低無法應徵到大公司
加上單親媽媽養家活口身份
委曲求全
只想有個工作餵飽三個女兒
輕忽到退休金保障的重要性
所以大家要保勞健保
https://ace0156.pixnet.net
kao_king

所以大家要保勞健保;這是基本常識;可以的話她也願意加入

2025-08-28 0:31
看了真的很心酸 在現在社會上不知道有多少個像這樣的案例...
台灣女性平均壽命為83.74 歲,65歲退休本來就不切實際,那是人均60多歲時的規劃。

就算男人沒跑,在低薪化的現代社會,要求男人養全家也是不切實際。

至少案例有生三個小孩,屆時出了任何問題,三個人平均分攤會比較可行
ace0156bbb wrote:
願有一天,台灣的母親不必用血汗換尊嚴,年老時能夠放心退休;願我們不再聽見「65歲的她,依舊無法停下腳步」這樣令人心酸的故事。



願有一天?
在台灣,你也只能靠祈禱了
Lisa_Hsu wrote:
台灣女性平均壽命為83...(恕刪)

📝「不斷更新的自己:中高齡在職場的溫暖進行曲」📚

隨著年歲增長,我們累積了豐厚的經驗與專業,但同時也面臨著產業快速變遷、數位浪潮襲來的挑戰。許多人會問:「我還能跟上嗎?」其實答案很簡單:能,因為「學習」與「成長」並不受年齡限制。🌈🌈
中高齡在職場與時俱進,首先要抱持「持續學習」的心態。選擇與工作、生活緊密相關的技能來提升。無論是熟悉一個新軟體工具,或是理解ESG、AI等當代趨勢,都能看見未來的發展方向。

🚀🚀其次,是發揮「經驗的溫度」。年輕同事可能在數位操作上敏捷迅速,但中高齡員工在判斷、溝通與關係經營上的深度,是不可取代的。當我們把學到的新工具與多年累積的經驗結合起來,就能成為團隊裡的重要橋樑。

最後,要相信「自我價值」的力量。與時俱進,不代表要放棄原有的一切去迎合新潮流,而是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或是善用自己在壓力管理、問題解決上的成熟,讓組織在轉型過程中更穩健。❤️🔥❤️🔥

🏄♀️🏄♀️🏄♀️ 與時俱進,是一段持續更新自己的旅程。對中高齡而言,它不僅是為了職場生存,更是一種溫暖的自我肯定:在任何年齡,都能選擇不斷學習、不斷前行。
https://ace0156.pixnet.net
還好我高工時在校外實習時有加入勞保,雖然僅僅一天被辭退。
但畢竟有一個月的勞保年資。
畢業後有幸接受介紹進入聯勤兵工廠上班,也有勞保。
直到退休時已經累積了44年的勞保年資。
最可恨的是在高雄市電光牌大廠振吉電化廠做小工幾個月都沒報勞保。
那是民國55年代的事。當時台糖及軍方工廠都有勞保。

Lisa_Hsu

電光牌很大,很多公家機關廁所都採用,沒想到這麼黑

2025-08-30 20:48
typetin

當時民營工廠沒勞保的很多吧?我去左營煉油廠做外包的工人,做幾個月老板也沒幫辦勞保。這都是我沒服役前的事。

2025-08-30 22: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