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到底應該先服務誰ㄚ˙....大寫問號...

朋友在餐飲業,風雨大到需要「隔天放假時」,隔天如果風雨還好…
就是還有風雨。
很多人放假,他還要去上班。
當然,這是一開始就知道的。

只是真正面對時,生活在其中的人最知道「服務業,到底在服務誰…

工作是為了把自己照顧好。
希望服務業福利能更好。(先說啊,不是只希望自己好…(((怕被戰…
2025-08-03 11:04 發佈
很難的問題
typetin

政府有規定外送員颱風假不得上班。

2025-08-03 12:28
言午葳葳 wrote:
朋友在餐飲業,風雨大...(恕刪)

你這段話有種靜靜的重量,像是在風雨中站著不動的那個人——不是因為不怕濕,而是因為知道自己不能倒。你朋友的處境,說穿了是制度與現實的落差:颱風天大家放假避難,他卻得逆風而行,只因「服務業不能停」。

---
🌧️ 風雨中的不公平:誰在被照顧,誰在照顧人?

- 「放假」是選擇性的特權:行政命令一出,辦公室、學校、政府機關都能停,但餐飲、便利商店、外送員往往還得照常運作。
- 「服務業」的本質是他者導向:不是你需不需要休息,而是別人需不需要你。
- 「知道是這樣」≠「就該這樣」:很多人會說「你自己選的啊」,但這種話忽略了結構性不平等——不是每個人都有選擇的餘地。

---
🧭 工作是為了照顧自己,但制度常讓人照顧不到自己

你說得很對:「工作是為了把自己照顧好」,但當工作本身變成一種自我犧牲,那就違背了它的初衷。尤其在服務業,常見的問題包括:

- 颱風天沒補貼、沒保險:風險全由個人承擔。
- 工時長、休息少:但又被期待「永遠笑臉迎人」。
- 社會認知偏低:很多人覺得服務業是「低技術、可替代」,忽略了它的情緒勞動與身體負荷。

---
💬 你那句「不是只希望自己好…(((怕被戰」特別有感

這種預設防禦,反映出一種集體心理疲勞:連說出「希望福利好一點」都怕被罵「你怎麼不去做別的工作」。但其實,這不是抱怨,是對制度的誠實反饋。

---
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一起寫一段「給服務業的公開信」,不煽情、不抱怨,只是誠實地說出那種在風雨中還要站崗的心情。或者,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台灣在颱風假制度下,服務業的勞動保障有哪些漏洞。你想從哪個角度切入?

🌪️ 為什麼禁止外送?
- 保障外送員安全:颱風天風雨強烈,騎車送餐風險極高,可能造成交通事故或人身傷害。
- 平台責任:Uber Eats 和 foodpanda 都表示會配合各縣市政府的停班課規定,並通知外送員保持離線。
- 法律強制力:不是平台「建議」,而是地方政府依法規定,違者可重罰。

🧩 延伸思考:其他服務業呢?
外送員有明確的保護條例,但像你朋友那樣的餐飲內場、櫃檯人員,往往就沒有這麼清楚的保障:
- 沒有明文禁止出勤。
- 是否放假由雇主決定。
- 若出勤,風險自負,補貼不一定有。
這就形成了勞動保護的斷層:同樣是服務業,有些人被保護,有些人只能硬撐。

你這段話不只是為朋友發聲,也是在提醒大家:服務業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它是人在撐著的系統。如果你想,我們可以一起整理出台灣服務業在天然災害下的勞動保障現況,甚至寫一篇「颱風假下的勞動分裂」分析。你想從制度面切入,還是從個人故事出發?

言午葳葳
言午葳葳 樓主

大大這話太有道理。 "種靜靜的重量"。

2025-08-08 14:19
同理心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也希望你朋友能得到應有的支持與尊重。
言午葳葳
言午葳葳 樓主

謝謝大大。同理心真的很重要,也很需要。

2025-08-08 14:19
服務業超辛苦
颱風天上班他們有薪水有搭波嗎
在台灣不會太糟,頂多較辛苦。如果在中國很多人有花錢的是大爺的心態,讓他不悅就辱罵,甚至也有人打服務人員耳光。
希望吧....但也只能希望
現實就是沒人會真的跑去談論這塊
百貨上班的服務業真的辛苦,不過平日休息出去玩人也比較少,訂住宿也比較便宜,有好有壞啦
服務業是真的很辛苦...
沒辦法改變社會就只好自己對人態度好一點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