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無預警裸辭的這種行為,並非我的做事風格,畢竟我是屬於出手之前會評估好所有可能風險,並且也能承受之後,才會下定決心執行的人
因此當晚直接答應離開,我自己事後想想,這舉動比起當初不幹警察前的種種評估,來得要大膽許多

不過,既然已經那麼做了,我當然也不後悔,一個成年人就是要能夠勇於對自己的決定負責
----------
從失業開始的兩週左右時間內,我陷入了一種因為閒得發慌,又暫時沒任何收入情況下,也不敢讓家人知道而顯得焦慮的狀態
那段時間,我很積極地投遞履歷,並且把履歷修得好看些,看能否爭取到多點面試邀約。說實在,以我從警界轉職IT後,前後加總沒幾年的資歷,臨時要找到像樣的工作,其實有點勉強的...

所幸我選擇走的是資訊安全的領域,而這個產業在政府的推波助瀾之下,長年有人才荒,我想這個現象到以後都還是無解;畢竟少子化,加上這領域有經驗的人才非常有限,至少可以確定不會找不到相關的工作,差別只在薪水高低而已
起初邀請我面試的幾家公司,規模都有點小,對於我開的薪資也望之卻步,所以第一週的失業期,我對於求職遲遲沒有好的開始,有點擔心
但我每天還是讓自己正常作息,覺得心理壓力很大的時候,就會去公園散心,或者上網找看看有沒有暫時打工或SOHO的機會,別讓自己想工作的心閒置太久,否則到最後失去鬥志,恐怕就更難回到正軌
----------
第一週面試了幾家小公司都沒下文後,我開始主動投遞大公司的職缺,包含金融、電信、製造業等等,然後同步尋求多重投履歷的管道,例如企業官網、Line求職、LinkedIn等等
沒想到這樣子多管齊下果然奏效,最後讓我中意的公司有三家,但可能是因為我起薪開得高的緣故,能夠讓我進入第二次面試門檻的僅剩兩家,分別是博弈業及電信業
而這兩家公司的人資部門,後來都通知我錄取了,但面試過程挺有趣,我就特別分享一下...
首先博弈業那家,算是中小企業規模的公司,而且是跨國的陸資企業,他們在內地、台灣和其他國家都有設分點,而經常遭遇的問題就是被駭客攻擊導致服務停擺,面試過程當然問了很多有關資安的技術問題,那些我都回答得算流暢,在此就不贅述
個人認為他們錄取我的決定性因素,是這個提問:「你當過警察,那對於進入我們博弈業,會不會對這樣的工作性質有芥蒂?」
我當下腦筋靈光一閃,做了如是回答「我的個人原則是,規定沒有說不能做的事,我覺得就是可以嘗試;而對於警界那些把規定沒有說可以做的事,就認定完全不能碰的這種觀念,太死板了,也是無法進步的源頭,因此我才會選擇離開」
在場所有面試官聽完我講的,點頭如搗蒜,我看了這狀況,當下直覺就是這家的Offer十拿九穩了;果不其然,他們在三天後就通知我錄取了,還說老闆很喜歡我的個性

----------
至於另外一家電信公司,面試的時候,無論是HR的處事情境題,或資安主管的技術拷問,我都應付得還不錯,在最終場面試的尾聲,我聽到主管直接和我確認道「如果HR打電話和你確認意願,你有確定的話,就要趕快給他能上班的日期」
我聽到這樣的提醒,心裡也是直覺Offer是穩穩到手,而這兩次的直覺都沒失準,第二家公司也是在兩天後通知我上班
最後我選擇的是第二家,原因有二:第一、以工作氛圍來說,肯定第一家比較自在且活潑,但以長遠發展性的話,要走規模大的企業,對於之後累積資歷比較有幫助;第二、我身邊有不少入職博弈業的朋友,起薪都很高沒錯,但卻沒辦法領得太久,至於原因有很多種,只是大多並非個人因素造成
最後我選了電信公司入職,博弈那家還跟我做了一次確認,問的是第二家是什麼產業別?給我的起薪有超過他們給的嗎?
經過那次短暫失業兩週的恐慌期與積極的求職經驗後,我發現到,其實我在IT業界還是有某種程度的價值,根本不用擔心會長期失業,自此之後,我在轉職這條路上的自信心,逐漸強大起來,而薪資的成長更是有目共睹

----------
這篇文章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無論多麼厲害的人,他肯定也是從很渺小的時候,開始默默發跡、紮實累積
我很喜歡「厚積薄發」這個成語,相信只要平時好好練功,要用上的時候,結果肯定不會讓人失望,即使不如意,也和成功差不了多遠的

最後同樣帶出工商服務,如果你有想往IT轉職,並且也和我當時一樣迷惘,想要請益、諮詢或討論的,都歡迎加入我的聯繫方式
所有在求職過程或職場上遭遇的不如意,若能把它視為變強大的養分不斷消化、吸收,一旦工作經驗多了、面試臨場反應穩了,幾乎可以像我文中提到的面試後直覺一般,理想中的工作都是手到擒來
希望大家在找工作都能心想事成,不要害怕改變,因為當今這個世道,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