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在警界,要分發之前,填志願有個規矩,就是按照在校成績,而非警察特考的考試成績分發,因此很多警校生都對在校成績斤斤計較,深怕幾分之差沒辦法填到自己理想中的志願
而我倒是沒這個困擾,主要是因為不管按哪種成績分發,我應該都有機會選到自己想去的單位,但那時候真正想報到的,絕對不是資訊單位!
為什麼這樣說呢...?一來是因為資訊這個領域,當時在警界並非重點單位(就是冷宮的概念啦XD),二來本人在校所學的專業科目也非資訊相關,頂多就是基礎必修有計算機概論而已,這樣的程度,壓根兒不會去選個資訊單位來折磨自己...
----------
針對上述分析,一開始我確實並非分發在資訊單位,而且我起初還是位在一個重點勤務單位,承辦的業務是要跟國安單位往來的,那時感覺自己就像在做特警勤務,很自豪

無奈好景不常,我才剛安於當時的現狀三個月,馬上收到上面通知,說什麼我的國安業務要整併,就憑一紙公文,直接把幾個與資訊有點關聯的業務,併到資訊單位去,我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心中只冒出一句對白「出來跑,遲早要還的」
原本我有個同學因為成績排在後面,被丟到資訊單位,我還天天去探望他(先聲明,絕不是幸災樂禍心態),看他很忙、很累的樣子,我曾暗自慶幸,還好本人聰明,選對單位了> <
不料,我被整併之後,資訊單位一時間容不下那麼多人,直接把他抽離到別的單位支援,而我竟然以整併空降之姿,填補了他的缺
這下子時空完全逆轉,之後的幾年,變成那位同學經常來探望我,而我就是呈現他當時又忙又累的狀態...
----------
現在回顧以前的狀態,其實最初就是在做MIS的事,根本也沒什麼國安成份,每天例行性的工作就是進機房巡視伺服器燈號、接電話跑修個人電腦、修正軟體錯誤或協助辦公軟體使用之類的,事情既多且雜
但這些事情對於我非本科的人來說,既是一大挑戰也是一個全新領域,為了能儘快對IT事務上手,我假日就進辦公室閱讀前案,或者照著操作手冊上機實作,有空還會報名資訊課程加強不足的,雖說過程的確很累人,但我心裡卻相當踏實
做著做著,我發現,自己在IT這方面的領悟力,好像比同儕來得高一點,例如和我一起去進修資訊課程的學長或學弟,聽完都表示一頭霧水,而我非但收穫滿滿,下課之後還迫不及待地想要實作看看
就以這種天生領悟力及興趣的差異,和我前後期進資訊單位的同仁們,實力相差越來越懸殊,到後來我要離開剛畢業的那個資訊單位時,已經能獨當一面規劃整個大型系統的建置,並且串聯其他系統做資料的回歸與校正了

----------
其實當個公務員,即便身在資訊單位,也可以完全不懂或不管資訊的,怎麼說呢?因為凡事都有廠商在,廠商是萬能的,廠商也能協助應付上級交辦的事
但我的個性偏偏不是那種,凡事都能放心交給別人去執行的人,倒不是不信任廠商,而是一旦系統有狀況,或專案上陳到長官那裡,首當其衝的肯定是承辦人,臨時要找廠商是不可能馬上獲得回覆的
因此,與其什麼事都要等廠商來救我,不如我自己就先掌握概念或全貌,被上級質疑的時候,我還能先應付幾個有邏輯的回答,也顯得比較專業
大概就是這種不服輸的思維,儘管我身處前面所提不受重視的資訊單位,竟然才畢業沒幾年,就被挖角到中央去協助更大型的資訊專案建置
當然,我憑著非本科又在非重點單位的新人之姿,一下子被往中央挖角,又接手上千萬的系統建置案,在專案完成後竟也獲得拔擢,升遷速度不比其他在重點勤務單位的那些同學慢

----------
我看過太多公部門管資訊系統或辦資訊業務的承辦人,大概只會寫寫簡單的公文,其他涉及技術核心的大小事,全部委託給廠商
導致系統或網路一出事,就等著挨罵或把責任推給廠商(這些我在當乙方的時候都經歷過>''<),然後要做POC問個系統規格或網路用量,全部一問三不知...
我無法理解怎麼能讓自己處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又不去設法改變或精進的心態是從何而來的,但卻有不少公務員心態就是這麼消極;更嚴重的還有,機關都送他們去上課了,到結訓考試的那一刻,還刻意讓自己考不過,原因是假使考過了,就要再多接那項業務
當然領相同薪水,不想多辦業務的心態我能理解,但同樣的情形換做是我,本人正是那個每場考試都考過,時間到了閃人,還能去到更好工作環境的那位,而且離開警界前,我確實也突破了當時資訊部門的升遷天花板,才會在首發文章說到外界對我一片看好

----------
這裡說了這麼多,倒不是要表達本人有多厲害、多強,真和IT業界那些刻苦又勤奮的前輩相比,我還是望塵莫及的
我想表達一點就是,與其被動等待環境改變,不如主動去創造環境,把工作場域內該懂的摸熟,只要別人都能看出你的與眾不同,自然沒有任何環境能限制你的發展

但要能夠在一個工作崗位上,以創造適合自己的環境為目標去做努力,也和本身是否喜歡、熱愛這份工作有關,因此循著心流找到自己所愛,你將會比別人在工作上更起勁
最後不厭其煩地提醒,如果你有想往IT轉職,並且也和我當時一樣迷惘,想要請益、諮詢或討論的,都歡迎加入我的聯繫方式
人人都期望自己的工作能創造更多價值,不管是金錢上、福利上或升遷上的,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所有工作價值的體現,都在你以工作態度感動到人的那一刻起,它們就會自動送上門,或出現在你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