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2017 年發表的主題,那時大家討論了三年 41 頁,
前文發表至今將近七年,我還是依然在大陸工作,
只不過從台幹變成了陸幹,沒錯,上一篇的我也沒想到這點

即便我有一定的閱歷了,但依然沒有能夠讓所有人看得都滿意的本事,
也完全沒有說服誰或是要同溫層共鳴的想法,
本文是給「正在中國」、「想去中國」、「想回台灣」這三種人建議與心得交流。
1. 為何可以接受大陸公司?為何可以讓大陸人管理自己?
這是身邊台灣親友最常感到疑問的問題,
或是一時之間對方不知道如何反應我這個選擇,
但我可以從他們的表情看到他們心中有這樣的問題,
其實對我來說是滿自然的,
離開前一份工作後,我有短暫的回台灣休息,
再到中國後就是想換個城市並且繼續找台灣企業(或日本企業)工作,
所以我是在中國找工作,不是常見的在台灣找到後再來中國,
現在這間公司與我之前服務的台灣企業屬於同行,
在中國的招聘平台看到我求職後主動跟我聯繫的,
雖然我沒有簽敬業(禁業)條款,但我自己本身還是有顧慮,
初期我是拒絕的,直到現在的老闆親自到我所在城市拜訪遊說我,
我對這樣的行動力感到尊重,條件也還可以,就很自然地加入了這間公司,
當然還有我也不確定拒絕後下一個機會要多久這個因素。
(這段也是在告訴大家,大陸雖大,但工作還是要潔身自愛,
尤其是像我這種在第一線拋頭露面的業務主管,
對方是對我做過一些傳言調查的,也很容易問的到,
我目前 4X 歲,與我同世代與前一世代目前 5X 歲的台幹,
確實有不少不是髒就是色,超難看的台幹)
所以就搬了家,到現在這地方上班,
到中國本土公司上班也幾年了。
2. 在大陸企業上班有什麼感覺?
我是覺得在哪邊上班還是企業文化與管理方式比較重要,
既然對方想找外籍人士,自然會對外籍人士的不同做好準備,
而我早就排除了那不應該存在的優越感,加上我在陸時間夠長,
在這產業也有點知名度、有客戶,所以我與公司都沒有水土不服的問題,
但至於福利待遇這就肯定有好有壞,
我在台灣公司派駐中國,當然是享有台灣勞健保,
但在大陸就不會有所謂的社保,也就是五險一金這些本地勞工權益,
現在是反過來,我有了中國社保,台灣勞健保我就要自己想辦法,
最猛的缺點當然就是少了每年幾張的返台機票以及租屋補貼這種的,
這玩意自理的話還真是有被爆擊的感受,就看你的薪資成長是否足夠,
或是長遠來看投資報酬率的問題,我自己本身是還 ok。
就感覺而言沒有什麼不同,
而且之前在台灣企業當台幹,同事還是以中國人為多,
其他的部分老實說:
台灣人幫助台灣人的機率 遠低於 台灣人傷害台灣人的機率,
而在極低機率互相幫助的情況下,台灣人彼此勾心鬥角的機率依然是 100%
也就是台灣人 100% 會見不得另一個台灣人好 = 即便幫助你也不希望你好,
所以沒有其他台灣人反而感到一種莫名的安全感?

3. 給大陸人管?你難道沒有一點原則嗎?
我曾經某個晚上跟一些台灣朋友吃飯,
七點左右還說我這決定很好,十點喝多了就說到大陸公司上班簡直犯X,
說至少要自己目前薪水兩倍以上才有辦法接受,
雖然我很想說你這種酒量跟印堂發黑還不快去照照鏡子,
但我覺得每個人都有各自堅持也是相當不錯,
不過到了這把年紀,自己的本事與產業的現況還是重點客觀因素,
一份工作穩定就不錯了,1.3 倍我就覺得超讚了,
兩倍以上?靠北你把自己砍掉重練兩次都不會有,
當然有的人可能能辦得到(兩倍以上),既然如此就比誰長遠吧。
我個人的主觀因素就是哪裡能發揮所長、哪裡需要我為第一點,
「尊重我的專業就是尊重我」,公司會尊重人這點則是核心,
以專業做為公司的文化與管理基礎就能打動我。
4. 中國現況如何?
疫情以後百業維艱,簡單來說就是這樣,
沒有什麼我覺得特別好的,當然我所知也很有限,
也不太能用股市或是世界情勢與熱門產業來看來判斷中國發展,
然後像是 AI 或新能源很夯這種話題,夯也有夯的苦,夯也輪不到你XD
5. 中國人同事/客戶相處如何?
這種問題還是沒來過中國的人比較常問,
你覺得跟台灣同事與客戶相處如何?其實差不多,
但文化的差異就是中國人表面上和善與婉轉一些,
台灣那種稍微有點身份就屌到突破天際那種78樣比較少一點,
中國人比較重視門面表面功夫,對於管理者比較尊崇,
姿態相對柔軟,不會有那種明明是自己助理卻像你欠他錢一樣的整人劇場,
以前在台灣跑經銷商與平台,那種領三四萬的垃圾小主管都能開場讓你等一小時,
在這裡還是會「你好啊X總,歡迎來指導工作」先禮後兵,
而且 "兵" 的部分也比較婉轉,刻意爆氣拍桌或什麼鬼內心戲至今沒看過,
剛開始來中國我也有一些台灣客戶,或是想開發看看,
告訴各位基本沒遇到什麼同胞加成,永遠一副屌樣,
所以解決辦法就是我只好比你還屌,我封鎖你,
你要買什麼爛貨你家的事情,中國客戶那麼多我看你臉色幹嘛。
同事的話,我從上一篇就認為中國同事相處上較不用太防範,
當然這因為我永遠是「異鄉人」所以威脅很低的原因,
但台灣年輕人在沒有經濟壓力的情況下服從意願畢竟是世界最低,
所以一定經驗後出發到中國做管理,只要你能尊重同事的專業,
尊重每個人本身,你的組織也明確科學,就不會有太多管理上的困擾,
這是一種比例而已,而優秀的話都看人,行為素質也看人,
沒有地圖炮說哪裡一定比較好,然後我沒有管理工廠,都是從辦公室來結論。
7. 不好的地方
上班時沒有同事能一起討論台灣時事這當然還是有點寂寞的,
不過我老婆也是在陸很久的台灣人,所以這回家慢慢聊沒關係,
還有大陸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其中廣州相對親民)的物價是比台灣更高的,
只有買車比較便宜,買台灣也同樣有引進的進口車也比台灣便宜,
但一線城市上牌需要另外費用到好幾萬人民幣(汽油車牌)
我完全不想了解清楚我就直接不選擇本地車牌了,
但隨即帶來的麻煩是外地車牌本地限行,所以我有些高架路段上班時間不能去,
另外以前有病會回台灣看(不要說幹嘛回台灣,我健保費又不是你繳的)
現在我還是有繳健保費,但因為機票自理所以我只好在這裡 "先" 看,
所以我就必須接受大陸基礎醫院那品質較低的醫療成果,
不然就是花大錢去台灣醫院或日本醫院,這就是台灣十倍費用,
不誇張我在某台灣資金醫院補個牙齒自費近 2000 人民幣。
雖然大陸一些地方能上看國際一線水準甚至超越的等級,
但基礎醫療品質與便利程度這點還是遠遜於台灣。
---
以上是一些心得的更新,
有經驗者大家一起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