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前麥卡貝製片的朋友,這次他幫忙華南拍了女性經濟力的宣傳片,看完影片後我覺得這支影片的議題和拍攝手法很有趣、也很創新,所以跟導演請教了一番,從中得到了一些蠻獨特的見解,感覺可以來跟各位分享與討論。
首先這是一個模仿「Discovery」拍攝手法的影片,用了動物的種種習性與特徵、旁白配音,結合女性經濟力的議題來呈現,這類型的扣合在業界來說不是非常常見,但卻十分切題,物種乃是人類之母,以此比擬現今社會的各種人類,藉此傳達女性經濟力的方式在適合不過了。
再來討論一下為何會選阿拉伯狒狒、企鵝母雞、獅群,這三種類型的物種作為此次的主角。
阿拉伯狒狒:
在阿拉伯狒狒的族群中,雌性的地位屬於次等的,任何職位都是雄性優先,不管雌性多麼認真、有能力,依然會因為雄性而被冷落,精準打中現今某些產業中女性有職場天花板的情況,升遷不易正是這是所要討論的議題。
企鵝和母雞:
在企鵝和雞群的社會中有許多的差異,其中最嚴重的就是企鵝屬於雄雌共同養育下一代,而雞群只會交由雌性養育,這種男主外女主內的情況在現今雖然有大幅改善,但是卻不是根深蒂固的存在著,直至今日,確實還是有老一輩甚至中年人認為女性就應該在家好好做個家庭主婦,而導演在其中也使用了一些幽默的方式做出兩物種的對比,呈現了獨特的個人風格。
獅群:
在獅子的社會中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定,傳統上都是雌獅要去狩獵並且都需要第一時間帶回巢穴上繳給雄獅享用,而雄獅多半時間只需要四處看家,等待美味的食物回家即可,雖然看家這種事在現今社會中幾乎不復存在,男性地位也不會像傳統社會一樣重要,但這也可以反映在社會上其實有許多的工作都有類似的狀況,男性員工不需要太過努力,卻可以比女性員工領更多的薪水,和擁有更好的頭銜。
在如此沉重的議題之下,導演因為不想讓影片呈現過多的凝重,選擇了讓演員戴上動物頭套演出了些許片段,可以讓整體形式充滿荒謬感,減少議題的沉重感,增加影片亮點,這些是在撰寫腳本時的心路歷程。
接下來他說在處理演員這方面比較痛苦,因為演員眾多(無論是主演或是臨演),總共加起來快要40位,光是一開始演員試鏡就花費長達1週時間,每日都從早上11點一路試鏡到下午6點,屬實累人,再來就是演員需要篩選和通知聯絡,然後拍片當天人員調度繁雜,也是一大問題,可能有些演員臨時遲到,亦或是演技和之前徵選時有些出入,都是需要現場臨時應變的。
最後導演要好心提醒各位,不管是未來想做導演還是目前就是的,都辛苦了哈哈哈~要導出一部好的影片真的不容易,光鮮亮麗的作品背後,都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史。
各位看完文章的來幫我朋友衝衝觀看次數吧!辛苦製作的影片也是需要被肯定的哈哈哈~希望下面的留言都可以理性討論,畢竟現在這社會已經夠辛苦了,留言就輕鬆點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