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參加"美安 大會"後的心得,你的消費會產生利潤,但誰拿走淨利潤的大頭?

=======產品方面=======
銷售的商品分成2大部分,一是美安的自有品牌,二是透過美安當銷售渠道的台灣廠商。

因為產品種類太多,包含化妝品、首飾、健康食品、一般零食..........
我這邊就挑他們最喜歡強調的健康食品來說好了,
相關資訊看似很多,產品成分都寫給你看,但其實對內行人來說相當沒有說服力。

在台灣的官網上找不到關於療效的數據,必須從其它國家的shop.com才能查到資料 ,
例如:香港、global.........
理由是台灣規定『食字號』不得強調療效,合理。
在我隨機抽看了50~60篇後,本來還有一絲期待能發現甚麼厲害的研究論文,
結果沒看到半篇在權威級機構上發表的文獻,
絕大部分是其它商業網站的介紹文,或是某機構對某種成份的介紹文,
但就是沒有美安產品的實際臨床測試數據。

看不懂我在說啥是嗎?
舉個例,大家都知道葉黃素很好,到處都有文章介紹葉黃素,
但市面上的葉黃素商品有上百種,各家的吸收效果、保存技術、人體影響、毒性等級都一樣嗎?

或許是我抽看的文章不夠多,又或者是我運氣不好都沒看到有用的,
希望有人能提供我一些該網站上真正有價值的引用文獻。

開門見山地說,
美安如果認為她的自有品牌的營養食品有競爭力,就應該直接拿出有權威機構背書的臨床實驗數據,
而不是到處引用沾到邊的文獻。

另外,相同的原物料,只要掛上不同的廠牌就會賣不同的價錢,相信知道這一點的人很多;
如果有人"邀請(誘騙)"你變成她的下線,你真的該好好想一下這個事實,
以及這些產品的價錢和價值是否劃上等號。


======= 理念方面 =======
美安打著"利用消費來賺錢"的噱頭,乍看之下很合理又有吸引力,
但這些會員比較過美安賣的產品的真實價值嗎?
是否想過先故意提高售價,再分少量利潤給會員的伎倆?

經過本人與資深會員的一番接觸,我發現美安的部分團隊的熱衷手法是"鼓勵會員消費",
利用鼓吹、哄騙、危機感、虛榮心而產生各種非必需的額外消費,
沒有需求也強迫自己產生需求,為了消費而消費。

絕大多數傳銷公司的產品為了怕會員拿去和傳統實體通路的商品做比較,
都會花心思搞很多手段,像是『過度宣揚好處、刻意掩蓋有效成分的%數、不提供臨床實驗數據,只提供消費者使用心得........』。

為的就是怕你知道『其實花一樣的錢,你可以在傳統實體通路上買到更優惠或更有效的產品。』

我那沒腦子的媽,正是被這傳類銷公司洗腦後的傻子,
每個月都要在某傳銷公司的平台上花數千元以維持她的帳號的有效性,
不管家裡是否有真實需要,不管家人是否喜歡,她就是會亂買一堆又貴又沒人要用的垃圾回來。
甚至即使她知道家樂福、全聯賣得更便宜,她也寧願多花一點錢、多花時間等待宅配地在該平台購買。

=======分潤制度方面=======
羊毛出在羊身上,錢不會無故產生,
你能分得的利潤愈多,就表示產品的淨利潤愈高,也同時代表產品的製造成本極低,
低到你會驚訝的地步。

(有待過製藥工廠的人應該知道一顆沒有專利的常用藥丸或學名藥,其製造成本有多低。)

美安設計的制度,下線業績可以往上"無限代"累積計算,
1筆消費的利潤不單是回饋給花錢的人,
還必須分給該名消費者的諸多上線,我認為還包含美安的經營層。

我用一個理想模型來告訴你們真實的分潤情況與總%數:
參加"美安 大會"後的心得,你的消費會產生利潤,但誰拿走淨利潤的大頭?
1 BV 大致等於消費50元台幣,以下皆以此為基礎堆算。
[1]當你的左邊下線、 右邊下線各消費滿6萬元時,總計12萬元,
你會獲得9500元,這9500元佔12萬元的8%。

[2]你的第一層上線會獲得你100%的BV,
若第一層上線另一個分支同樣貢獻1200BV(12萬元),
牠獲得的9500元中有一半是從你的下線貢獻而來的,也就是12萬元的4%。

[3]你的第2層上線也會獲得你100%的BV,
若第2層上線另一個分支同樣貢獻1200BV(12萬元),
牠獲得的9500元中有1/4是從你的下線貢獻而來的,也就是12萬元的2%。

[4]你的第3層上線也會獲得你100%的BV,
若第3層上線另一個分支同樣貢獻1200BV(12萬元),
牠獲得的9500元中有1/8是從你的下線貢獻而來的,也就是12萬元的1%。

累績至此已有8+4+2+1= 15%,(再往上推10代,累計%數約為17%)

問題是商品的淨利潤是幾%?
據我的經驗,這些美安自有品牌的商品的淨利潤範圍很可能是30~60%,
拿低的30%來說,30-17=13%, 這13%由誰不勞而獲的取走了?

另外,你的左右下線不可能正好各貢獻6.0萬, 一定會有超過的部分,
這部分就不去細究了,因為怎麼算都知道利潤被誰拿走。

再來2個常見的情況,
[1]若你的上線一直達不到左右下線都業績達標的情況,
這部分的抽傭也是被美安的經營層拿走;換言之,17%已是會員們能取得的最高分潤%數。
[2] 若你的上線的左右下線一直呈現業績超標的情況,每週均頂到天花板,
這溢出來的業績的分成也是歸美安的經營層。

管理獎金 19500元 (想一下獎金的錢從哪裡來? ):
領取條件: 左線、右線 該月皆有人完成有一個BV週期,
也就是達成5000(右線)+5000(左線)BV,共約值50萬台幣。
這點錢相對於 50萬台幣來說,僅3.9%;
而且達成的難度相當高,通常底下要有近200名下線才比較容易達到。
2022-11-15 0:54 發佈
=======會員制度方面=======
規定會員每個月要有基本的消費額,也就是給上線提供業績。
後臺網站管理費,目前漲到 670元/月!
我就想知道這伺服器是啥等級的? 需要處理多少資料?
還是這網站的加密等級、防駭技術高深到啥程度? 有10多層實體防火牆?

如果以線上遊戲來說,若不加計遊戲內容的開發費用,單單計算伺服器的硬體折舊、人事成本、電費、網路費,每個玩家均攤到的成本多介於數元至數十元之間。
你們想一想,
線上遊戲的伺服器 一分鐘要處理你的多少封包? 一個小時要處理你幾MB的封包量?
而這個下訂單用的傳銷網站,僅僅是輸入電話、住址、姓名、訂購內容,一個月能佔用幾KB?

兩者的伺服器負擔可以輕易差距幾十萬倍。

==================
2022大會上一堆人在那邊因為JR的死而哭哭啼啼,歌功頌德他怎樣偉大,
如果你明白上述分潤的關係,此時你會怎麼想呢?

參加個傳銷大會還要自掏腰包花4796元買門票,現場號稱2萬人,
大家算一算總金額會是多少,以及這張票是否值得?

==========每個月的重新消費===========
3000元在一個月的生活費中並不多,
但賺得愈少的人,錢愈需要花在刀口上,
看看SHOP.COM上的商品,有多少東西是你的生活中是真的必須的?
又有多少產品是符合你的要求標準的?

生活基本開銷愈高的人,這 3000元當然是愈無足輕重,
但對於尚未在美安賺到錢,正職工作又僅能糊口的會員來說,
這 3000元的重新消費帶來的壓力可不小。

連正餐的餐費都要錙銖必較的人,你叫他額外去花3000元吃營養食品?
為了省那個十元,每餐被迫去吃"爛油、劣質油"做的食物,然後再去吃保健食品清毒素,
本末倒置了吧?!!
(我在這次大會裡還真就發現一些這樣的人,尤其是大學生或剛畢業的。)
走好市多模式比較單純 就是買賣

走健保模式 當醫生賺錢 沒看病還要繳錢

滿意度近九成,虧損卻恐超過700億!健保改革為何勢在必行?
2021年3月12日
現在還有人玩這個歐…..
十億先拿走五億 wrote:
走好市多模式比較單純 就是買賣


我記得好市多是賺取進貨價的15%當毛利潤,淨利潤剩多少不知道,也不知現在是不是有改%數?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4388?

SHOP.COM上的東西有便宜嗎?
很明顯的並不便宜,那總該拿出誠意,給出足額的回饋金給辛苦銷售、努力消費的會員吧。
淨利潤到底是多少? 每樣商品的暴利到啥程度? 總該拿出點資料讓會員相信吧。


我對好市多是『高度相信』,雖然它的商品的售價愈來愈不優惠了;
但是對於美安,我是『絕對懷疑』。

據我的觀察,美安的會員都被『BV可以100%、無限代往上傳遞』給蒙了眼,
我還沒遇過有會員知道真實的分潤模型是長甚麼樣子。

如果真的依照我所推估出來的分潤%數走,
最終肥的都是美安的"幕後經營層",而非實際在消費、售貨的會員。

在會員方面(年收入破百萬的高級會員都在此列之中),
根據這個分潤模型,
75%以上的美安會員都是韭菜,這些韭菜犧牲了時間、友情和親情,卻換不到應有的報酬;
20%左右的會員在要死不活中掙扎,賺的錢和普通上班族相差無幾,左右下線何時棄坑、中斷供給都不知道;
能賺到發家致富,且下線多到可以長年穩定供應財源的,只有1~2%。
直銷一直以來是如此,不是嗎?
白雪壞媽媽 wrote:
直銷一直以來是如此,...(恕刪)


我就不懂為啥這些會員不會想去了解真實的分潤模式的全貌?
是腦子不好?
還是有人刻意誤導他們,讓他們思考範圍只限縮在某個區塊?
業務的嘴 騙人的鬼😂😂😂
遇到這種,我都直呼老鼠會,沒在客氣的。這些鼠仔,見到我就逃竄,與溝鼠無異,笑死。
葡眾還是比較好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