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這個行業已經4個多月了,
回想剛進去的時候,上課2天教的,
什麼是祖先牌位,這名詞對我來說既陌生又不陌生,雖說我家人都是基督教的信仰,但因為上課接觸其他同學,才知信仰分很多種類。
上課內容對我來說很新穎,什麼是公塔,什麼是私塔,差異性在哪,哪我們做這個的服務性質是為什麼,何謂牌位,牌位的由來,牌位的區分,牌位的三魂,牌位的寫法,牌位的內牌外牌,什麼是作七,為何要作七,什麼是對年合爐,什麼是殯,什麼是葬,什麼是雙姓祖先,要怎麼擺放香爐,誰可以進內牌,又是誰不能進內牌,座方,天干地支,偶爾會穿插一些看八字,或者殯葬禮儀的內容,這些內容讓我開啟了新的不一樣的工作環境。
牌位跟塔位說一樣,但又不太一樣。
是因為牌位不是每個家中會有的,而牌位都只會在家中祭拜。
那塔位是因為現代社會都是火化,以前的土葬已經不太會有了,而靈骨甕是沒辦法放在家中,只能放在塔位,除非有家族墓,否則都一律放在塔裡。
然而我做的工作是在幫民眾處理祖先牌位的安置問題!
為什麼會這樣說?
上課有說到,目前在大台北地區需要把祖先牌位移至公塔私塔放置的,可以說是供不應求。
為什麼會這樣說,是因為現在的年輕輩,工作忙碌,生活作息不同,生育率降低,不婚,獨女等種種因素,導致家中沒辦法在祭拜牌位。才必須移至公私塔區。
說的重點了,那麼多人需要,但好像都找不到需要的人😭
有去過路上發傳單(但疫情嚴重,根本沒人敢拿),投信箱📪(至今尚未接到任何電話)
社區大樓放DM(也無聲無息)陌生開發,呵等於0,好像找不到對的人。
曾經有人對我說過,做這個工作服務,必須是不可以強迫別人買,一切都要隨緣。好吧!我給自己也是這樣的期許,就放長線吧!但公司這裡又不一樣了,有做過業務的應該都知道這樣的感覺吧!
以上就是我目前在這間公司的心得分享。
seatree wrote:
有個雲端空間讓後代去懷念就夠了。
其實90年前的相簿
到後來就變成這種功能了
當事人的日常生活不僅是當時的歷史,也是當事人的生活記錄
但隨著相本中的一代人一個個離世,最後也變成懷念用途
隨著影音發達日後應該會越來越多
還有一種是FB這類,像我同學往生後,變成忌日會到他fb上留言
內文搜尋

X